高职通识课程文化建构探索
——以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西文明趣谈”为例
2016-02-14叶锋
叶 锋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通识课程文化建构探索
——以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西文明趣谈”为例
叶 锋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通识课程“中西文明趣谈”以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通识教育相关教学改革实验已经两年有余。“中西文明趣谈”教改团队从探究“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的原初涵义入手,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习得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以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通识课程体系和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建构起了独特的课程文化。同时,针对高职通识教育教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团队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高职通识;课程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建构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培养既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要求广大高职院校“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完善人格修养,培育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工贸”)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高职通识教育改革已有5年多的时间。全新开发的高职通识教育系列课程下有“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三大课程群。作为“人文素质”类的核心课程,“中西文明趣谈”正是浙工贸以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建构其独特课程文化的尝试。
一、“通识教育”、“课程”和“文化”的词义学解释
“通识教育”由英文“general education”转译而来。最早由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在1829年提出:“学院应该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学。”“gener⁃al”来自拉丁语“generalis”,意为“普遍的,大体的”。其和“通识教育”相关的主要有两个解释:一为“影响所有或大多数的人、地点或事物”,对应的汉语解释为“普遍的、总体的”;二为“包含事物最重要的方面,但并不精确和详细”,对应的汉语解释为“大体的,概括性的”。从这两个解释出发,就高等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大学生,并与传统“精确,详细”的专业教育有所不同。“educa⁃tion”则来自拉丁语“educo”,意为“养育,教导”。它的含义比较明确,指的是“为改善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教导、训练和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中小学或大学”。由于英语单词对应汉语释义的丰富性,“gen⁃eral education”早期又被译成“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全人教育”和“综合教育”等多种,但能真正准确表达其内涵,还是以“通识教育”为最佳。
中国古代学者同样有对“通”、“识”的精辟见解。清代的章学诚释“通”为“达”,“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唐代的刘知几释“识”为孔子所言“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择善”之功。因此,“通识”既要求学问广博、贯通,又要求个人有对自我及自我与社会、环境等各种关系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器识与能力。《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于“通”和“识”的解释与其大同小异。简单来说,“通”为“通达事理”,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识”为“学识广博”,是实现这个目的过程。因此,“通”与“识”与“general”的含义最为相通。这既符合中国人崇“通”尚“识”的结果,又能表达大学推行通识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
中西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都曾对“课程”和“文化”进行过界定,尚无学界普遍认同的统一说法。为了化繁为简,本文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究。Curriculum(课程)源自拉丁文currurri、currere,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名词,原意为“跑道”。对应的英文单词为course(跑道、进展),于是便有了“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之意。因此,西方通常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进程或在学校被教授的科目”[2]415。Culture(文化)源自拉丁文cultura,原意为耕种,后逐渐引申为“雕琢、培养、教化”的意思,最终归于“文化”。因而,所谓的“文化”有时虽然也包含物质,但一般用来特指人类用精神、意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形成的“国家或群体的风俗、信仰、艺术、生活方式及社会组织”[2]412。
虽然能分别从“课程”与“文化”的词源入手进行概念探究,但“课程文化”却并不是“课程”与“文化”简单叠加的含义粘合。它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体现“课程”与“文化”内在的共同本质,是在课程规划、实施和习得环节中获得的物化成果及包含课程观念、课程组织方式等内容的精神财富。
二、融通与建构实践
课程是依据培养目标、以科目和教学活动为表形式而进行的规划、实施和习得的过程和结果。根据课程的基本事实,相应地,“中西文明趣谈”融通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文化建构的探索也将从规划、实施和习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规划
在培养目标上,浙工贸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为先”与“学有专精,技能为核”相结合,培养既能在学识、能力和品格方面都有全面、均衡发展,高素质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又有较强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生产实践方面独当一面的、优秀的“职业人”。为此,学校将通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人文类核心课程“中西文明趣谈”在规划之初,便被赋予了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
教师教研团队建设方面,由历史学、文学和教育学5名博士、硕士组成的浙工贸青年教师教研团队通过课题招标的形式进行本校“中西文明趣谈”的通识教改研究和教学实践,已历时两年。关于该课程,教研团队成员在建设伊始就取得多项共识:1.创设平等、和谐、自由、开放的氛围,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亦师亦友;2.“中西文明趣谈”要采取多种方式,让绝大多数学生真心喜爱并终身受益;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中西文明趣谈”,用史实和分析说话,促使学生在思考、感悟后认同。[3]64
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上,教研团队成员也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按学校的总体规划,与其他通识课程一样,“中西文明趣谈”也须在一学期讲完,总共有16次课。因此,传统的、注重系统性、完整性的教材编纂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打破藩篱,进行重新构建。该课教材主要采用专题化的形式来编写,主体涵盖中西文明史(文化史)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7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两个对比强烈的专题。例如,论述文明起源,教材设置了两个专题:河的赐予——中华文明的滥觞、海的养育——西方文明的曙光。虽然以史实展示为主,辅之以教师分析,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探讨富强和民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实现富强、民主的策略和途径。论述中西方思想,对应的两个专题为:克己复礼——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传统、柳暗花明——思想解放运动与西方近代社会,内蕴了自由、平等以及公正、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同时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实现这四条基本要求的策略和途径。对应课时要求,教材以导论开始,重在深入浅出解释东西、西方以及文明、文化等概念,强调文明以及和谐的重要性;教材的最后一个专题:各有千秋——中西文明漫谈,对中西文明进行通俗地总结,得出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千秋的结论。
尽管是选修课,但“中西文明趣谈”的教室却是固定的。教室靠近讲台的前墙上方是本课程的宗旨:“开放、平等”和目标:“感悟、认同”,侧墙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6词的基本要求,后墙的黑板报则作为作业安排给选课的学生,刊出与话题相关的内容。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每次上课都能进入预设的情境,感受相应的文化氛围。
(二)课程实施
浙工贸的高职通识教育改革采取的是实验项目的方式,故“中西文明趣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很难一开始就做到完善,所以采取了“边实验、边修正、便补充”的方式。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中西文明趣谈”的课堂教学借鉴了时下流行的“脱口秀”方式。“脱口秀”指广播、电视中主持人或嘉宾以现场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第一次导论课之后,教师给出下次课的话题,让学生搜集材料、简单总结自己的阅看材料时的收获,并指定某一组学生就相关话题将参与下次的课堂讨论。在“中西文明趣谈”课上,教师扮演类似主持人的角色,用幽默的话语和生动的史实,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围绕特定话题展开讨论,并掌控节奏、把握方向。事先有准备的几位学生则类似于嘉宾,积极就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用事例论证观点,使之更有说服力。其他的学生与观众类同,认真听取讨论,并可随时举手发言。小结时,教师再将讨论引导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上来。通过故事、史实和分析,让学生真切体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必要性,思考有效的实现途径,从而避免了学生所厌烦的直接说教式教学。
高职学生普遍对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练习、作业有畏难情绪,动手操作能力强。因此“中西文明趣谈”的练习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一是针对课堂讨论的不同话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刊出相关内容的黑板报;二是在课上、课后,指导学生观看诸如《大国崛起》、《中华文明五千年》、《世界历史》以及《新丝绸之路》等纪录片,结合能搜集到的材料,将观后感做成PPT文件,在课程微信群、QQ群中与同学分享。实践证明,学生做了这些之后,对相关话题的理解更深了,也促发了很多学生的深入思考。
(三)课程习得
学生在“中西文明趣谈”的文化环境中,通过讨论、练习等多种手段,获得和建立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课程强调“内化”,即学生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也就是要学生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
“中西文明趣谈”摒弃对学生知识性的考查,依照“认知——理解——思考——感悟——认同”的模式,鼓励学生就相关话题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心声,直接指向学生的灵魂。教师教研团队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正是在平时作业、讨论和期末考查中,学生有无“言己心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否做到了在“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发自内心真正“认同”,能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人和弘扬者。[4]179
三、问题与思考
“中西文明趣谈”在浙工贸开课以来,取得不错的成效,在师生中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在文化建构方面,“中西文明趣谈”也收获颇丰。随着改革实验的深入,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小部分高职学生对文化素质类课程的认识有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国家强调“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培养方案,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1]众多高职院校也已经在认真贯彻、积极实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深受社会“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对此类课程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没有必要,是增添他们的学习负担。这些学生选修文化素质课程的目的便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而非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些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从课堂表现到学习效果等诸多方面都难尽如人意。要真正改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恐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采取校内宣传、发动等种种措施,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提高文化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二)课程的“高职”味道不足,“高职化”程度低
“中西文明(文化)比较”之类的课程,很多本科院校都在开。为了适应高职需要,体现高职特色,“中西文明趣谈”教研团队成员也做了不少努力。无论从课程名称的确定,还是教材的创新编排以及教学活动方式地精心选择,都体现了他们在课程“高职化”道路上的有益尝试。虽说如此,团队成员仍普遍感觉课程的“高职”味道不足,课程与学校特色、学生专业的结合也不够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
(三)师生关系的“开放”程度不易把握
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但同时有部分学生“尊师重道”的观念比较淡薄。实践教学中,“中西文明趣谈”的部分班级出现了情况: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教师往往用幽默的语言列举生动的史实,并联系现实进行精辟的点睛式分析。这样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但也会出现几个学生开心过后却忘乎所以,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随意打断教师的授课和同学的发言,甚至哗众取宠的现象。这无疑给教师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加强管理,对这几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课堂秩序虽能立刻好转,但大多数学生包括教师的情绪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授课、听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开放”?“开放”到何种程度?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浙工贸宽松、自由的创新发展氛围中,高职通识课程“中西文明趣谈”在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课程文化建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该课程经历了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的确定,并在研制、开发、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课程文化,强调的是文化在对比基础上的鉴赏、批评、反思和生成。[5]147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征求意见稿)》的通知[EB/OL].(2015-09-09) [2016-08-0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48/201509/t20150909_206879.html.
[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K].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5,412.
[3]周建松.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64.
[4]王琦,陈云涛,等.文化自觉: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79.
[5]周建松.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47.
(责任编辑:邱开金)
An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Curriculum Cultur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Lecture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based on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YE Feng
(Institute of General Education,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325003,China)
A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Lecture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takes Socialism Core Values as the goal,carrying out teaching reforms and experiments for over two years in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The teaching reform team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on original meanings of“general education”,“curriculum”and“culture”.In curriculum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acquisition,values leading knowledge education,basic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m Core Values and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ing in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view of the world,life and value and construct the distinctive curriculum culture are all focused on.Simultaneously,team members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s and experiments.
gene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curriculum culture;Socialism Core Values;integrate;construct
G712
A
1672-0105(2016)04-0012-04
10.3969/j.issn.1672-0105.2016.04.003
2016-10-15
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2015年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YGK2015-11)
叶锋,历史学博士,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通识教育、教育史、英语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