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与全媒体传播——以《徐州日报》为例
2016-02-14乔淑晨徐州日报社江苏徐州221002
□乔淑晨(徐州日报社,江苏 徐州 221002)
重大主题报道与全媒体传播——以《徐州日报》为例
□乔淑晨
(徐州日报社,江苏徐州221002)
重大主题报道,主要是指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时代主题所进行的报道。在引导舆论方面,重大主题报道是一个重要抓手;在反映成就方面,重大主题报道是一种重要体裁;在锻炼队伍方面,重大主题报道是一个重要载体;在新闻精品方面,重大主题报道是一个富矿。开展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报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是“党报姓党”的具体体现。新的传播格局下,如何认知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要性、如何提升重大主题报道水平,是关系到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卓有成效地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给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重大主题报道具有题材重大、篇幅较大、影响广大的鲜明特点。题材重大是说这一类报道紧贴中央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聚焦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它既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又具有理论的高度或者理性的力度。篇幅较大,通常是说这一类报道成系列、成规模,具有相当的高度、深度。影响广大,是指这一类的作品能够产生广泛深入而持久的影响,为各方面受众所关注,对舆论起到正向的引导,对激发信心、凝心聚力产生积极的推动。
开展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出精品带队伍的好方法
近年来,徐州日报社高度重视重大主题报道,每年年初都会根据市委全会和市两会对全年工作的安排,找准切入点,找到落脚点,策划实施重大主题报道。2015年,徐州市按照省委部署,积极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徐州日报》针对市委的中心工作,自觉聚焦“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这一主题,沿着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这一主线,创新载体方法,发挥媒体融合之后的集群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十二五”收官、“创建进行时”、“三重一大我在现场”、“大事早闻”等重点栏目,及时传递党和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全面反映徐州经济、社会、民生、生态和党的建设的时代进程,浓墨重彩地讲好中国梦背景下的徐州百姓故事。
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实施,有力地提高了我们的新闻精品生产水平。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推出的《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来自睢宁县的调查报告》荣获一等奖,开创了徐州新闻界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的新纪录。在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报送的《锻造严管干部的新常态》,获得三等奖,并同时获得当年江苏新闻最高奖——江苏新闻奖。
努力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社会效果,徐州日报社的做法是:一要聚焦准。紧扣全市中心工作不偏离,确保配合有力;二要载体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既保证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又增强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三要方法多。既注重运用现场特写、新闻综述等体裁,又采用社论、评论、公益广告等手段,形成立体化宣传、多平台传播的格局;四要队伍强。通过不间断地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有效地锻炼出了一支富有“忠诚、敬业、创新、爱心”的报业团队,深化了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效果,提升了报业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开展好重大主题报道,要善于实现五个突破
做好2016年的宣传工作,徐州日报社将继续发扬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开拓思路,对准焦距,丰富载体,创新方法,为徐州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全面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做好2016年的重大主题报道,我们将围绕“五个突破”展开,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确保重大主题报道有新作为,新成效。
一是明大势上求突破。重大主题报道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吃透中央、省市精神,做到大局明、大势明;立地,就是从基层出发,从实际出发,以基层的生动实践来体现中央、省市精神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我们既有理论上的先知,又有实践上的认知,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重大主题报道深刻、生动,从而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贴近性。
二是聚大智上求突破。为进一步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权威性、前瞻性,2016年我们特别成立了党报智库工作室,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智力资源,定期就重大主题报道进行磋商研讨,不断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公信力。
三是出大作上求突破。这两年,《徐州日报》连续获得一批省及国家级新闻精品奖和综合荣誉: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徐州日报》获得一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在第2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徐州日报》获得一个三等奖。这些获奖作品,无一不是在重大主题报道上精心谋划、精细采写、精致编辑的精彩作品。2015年,《徐州日报》还获评中国百强报,是江苏省唯一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地市级党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通过持续、创新的重大主题报道,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迅速提升了新闻精品生产能力和媒体集群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2016年,将进一步强化新闻精品意识,在评论上下功夫,在深度上下功夫,力争涌现更多的精品,力求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四是在集大成上求突破。经过几年的努力,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在提升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方面迈出了巨大的步伐。目前,集团新兴媒体共拥有200多万粉丝。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发挥各媒体之所长,使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电子阅报屏和传统媒体一道形成宣传合力,打造全媒体、全时空、全天候的传播格局,更好地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开展。
五是在成大器上求突破。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这一时代主题,沿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条主线,我们已经分解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在企业、精准扶贫等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因题施策,因时而动,做到既反映宏观进程,又突出微观重点,以新闻手法书写好中国梦的徐州篇章。
开展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促进媒体融合的练兵场
不断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水平,对于媒体影响力、传播力和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水平,也对媒体集群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多的新要求。近年来,徐州日报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大胆探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2014年11月,对《徐州日报》和中国徐州网实施了全方位的整合。重新构置机构、人员、平台、渠道等资源,紧紧围绕受众群体,强化“用户、需求、产品”三个导向,在体制机制上实行全面创新。在推进过程中,明确“一个目标”,即通过对徐州日报、中国徐州网两大媒体资源的战略重组,坚持用户导向,研发全媒体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平台价值,提升党报媒体集群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构建移动互联时代的竞争新优势。
重组后的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运营着包括《徐州日报》、中国徐州网、今日徐州手机客户端、徐州数字报、电子阅报屏和徐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徐州发布”官方微博微信。目前,全媒体传播的格局已经初步建立,适应新的传播格局的内容生产、审核、传播、反馈流程顺畅运转。截至2016年1月底,《徐州日报》除拥有10万传统意义上的读者之外,新媒体阵容下集聚了96万粉丝,初步建立起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力、影响力体系。
开展好重大主题报道,需防范三大弊病
选题上的自以为是。偏离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远离社会关注的热点,脱离市民百姓聚焦的光点,造成服务中心工作不贴切、服务人民群众不贴近。
方法上的自说自话。官话多,迷恋传统的、封闭的话语体系,以稿件当文件,颐指气使,瞎指挥,不能随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应用新思维、新语系;套话多,新八股,不接地气,表面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表面滔滔不绝,实则不堪一读;废话多,炒剩饭,不鲜活,空对空,不切实际,不入基层,不入群众心不入受众脑。
效果上的自娱自乐。沾沾自喜、孤芳自赏于自己的作品,自我想象效果的良好和影响的广泛,实际上却是党和政府不满意、人民群众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