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市级纸媒融合发展的方向把握与路径选择

2016-02-14王卫华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北襄阳441000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融合

□王卫华(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襄阳 441000)



地市级纸媒融合发展的方向把握与路径选择

□王卫华
(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湖北襄阳441000)

实行媒体融合逐步成为了现代媒体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地市级纸媒在融合发展过程的方向把握与路径选择上,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内容生产,应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先

互联网商业环境,倒逼纸媒正视用户需求。移动互联时代,智能手机大行其道,人们也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如果人们认为你提供的新闻没有价值,不愿打开阅读、点赞,我们传统纸媒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向物联网学习。所谓的物联网其实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如淘宝、一号店、京东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他们以消费者为“上帝”,放下身段,用户能想到的问题,他们总是设法解答、满足。

以调查、数据的方式,发现媒体用户的核心需求。地市级纸媒大多没有互联网后台的大数据,要稳住一线读者,争取更多读者,开拓经营市场,该怎么办?以下想法可供参考。

传统的办法。可利用群众来信,开座谈会,收集社会“意见领袖”的意见。

利用报纸及其自办新媒体进行互动。可设计用户需求问卷,开展有奖问卷调查;这些问卷调查,可与专业的调查部门如城市调查队、统计局合作,借用专业人员的外脑。

寻找本地有影响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全国性的“双微”大号,进行资源互换,扩大信息收集渠道。与本地建立用户管理系统的商家,通过商业合作,获取用户资源。

报社可建立专门的数据收集、分析部门(也可利用不少报社现有的新闻、广告策划中心,设定新的工作要求),向内了解各个编辑部、经营部门、新媒体部门的诉求,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外联商家、调查部门、咨询公司,找到有效的收集渠道,分类收集市场人群的各类需求,为办报、经营活动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支撑。

可向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购卖商业数据。

转型媒体要用原创采编做好新闻和服务

其一,认清媒体融合时代转型媒体的生态圈。

1997年迄今,媒体融合大体上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媒介融合也有两个层次:一是“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浅层次融合;二是“你我统一,系统作战”的深层次融合。

目前,我国传统媒体大多已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正在从第一个层次浅层融合向第二个层次深度融合转型。在此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经由“锦上添花”为传统媒体增强竞争力,转变为事关传统媒体生死存亡的战略大计。

针对进入第三阶段的传统媒体,他们有个认知标签——转型媒体:特指从传统媒体形态,改造为新媒体形态或新旧媒体形态混合的媒体。

以纸媒、广播、电视为基础的转型媒体,大多拥有包括手机客户端、网站、手机网页版、微信集群、微博集群在内的新媒体平台。转型媒体的生产流程、产品形态、组织结构都发生改变,但媒体的组织基因、产品基因未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二,地方纸媒要用原创采编做好本地新闻和服务。

上海报业集团打造的APP产品澎湃新闻,主打时政类和思想类的深度移动阅读产品,可以说是一个转型媒体新媒体平台的样本。

澎湃新闻APP把《东方早报》原有49个微信公众号孵化成49个栏目,产生了26个新闻版块主编。在此基础上,进行采编流程再造:《东方早报》原有的200多名记者——“平面媒体内容团队以完整建制”进入新媒体平台,由“澎湃新闻”的总编辑和26名主编指挥记者,进行新闻原创采编工作。新媒体平台向《东方早报》供稿,《东方早报》作为纸媒平台,只保留编辑,对新媒体平台提供的稿件进行编辑出版。澎湃新闻旗下的多个“双微”公众号,转发其原创新闻,并与APP联动。其APP还利用移动平台的互动性,开设读者点采、问吧等版块,捕抓民情舆情、为采编提供指导和热点关注反馈。

新旧媒体平台共同造势,加之专业的内容,让澎湃新闻APP上线一年多来,下载量过2000万,经营年收入过7000万元。

澎湃新闻的产品路径不具可复制性,但它的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具有可复制性,其制作新闻产品的局限选择意识,对地市级纸媒新媒体矩阵的建设也有参考意义。

媒体融合需要纸媒人直面创新的现实

未来几年,会有大量转型媒体涌现,急剧冲击中国传播格局。百万媒体人中,相当一部分人会服务于转型媒体。

真心学习,破除思想障碍。低下头颅,放下身段,实现“四个转变”——即变做媒体为做平台,变做节目为做产品,变服务读者为服务用户,变事业单位为产品公司。

媒体融合时代,媒体从业人员的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应是一种组织行为,纸媒在鼓励从业人员自主学习新媒介知识的同时,更应把老师请进来,把学生送出去,用组织行为推动学习进程。必须提倡“人人学习,终身学习”。

再造采编流程,多元互动推广。在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打破纸媒、网媒、移动媒体之间的壁垒界限,建立全媒体数字化采编中心,进行采编流程的全面再造,形成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级放大、多渠道融合、多平台互动的新型采编及发布流程。体现本土特色,依托现在传统媒体已形成的多业态、全媒体传播格局,形成良性互动。

构建APP用户池,将用户转化为生产力。新媒体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形成“用户池”,即稳定的用户群才能支撑稳定的商业模式。广泛而稳定的用户是媒体实现传播力和话语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成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的基础。

地市纸媒要建成自己的APP平台,以市民为主体,依托纸媒品牌和采编优势,将之打造成一个服务本地市民的生活、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乐于一体的本地资讯为主导的“新闻+服务”型客户端;利用纸媒的公信力,打通水电气交费、交通违单查询交费、票务采购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入口,实现线上支付,通过聚合效应构建高黏度的用户池。争取将这些用户变成实现新媒体盈利过程中的一个有用环节。

傍“巨头”“大款”,“借船出海”促发展。2012年,腾讯公司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建立大申网;2013年,百度与上海报业集团合作运营百度新闻上海频道;2014年,BAT的最后一家——阿里巴巴开始与上海电视媒体合作创新;2015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在全国范围内开馆。

对于有购物网站的地市级媒体,还可联手淘宝,在线上搭建当地的特色中国地方馆,整合当地特产资源,打通线下特产供应链,用一套人马干两件事。

地市纸媒还应下大力气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切实加强与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大小商家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线上、线下开发与服务,努力做到“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个产品;一个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个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转型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