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记者时代,更需职业新闻人的担当
2016-02-14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全民记者时代,更需职业新闻人的担当
□本刊编辑部
置身全民记者时代,各路声音在网上此起彼伏,因信息传播不全面、不准确,导致社会情绪极端化、冲动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舆论的嘈杂多元中,更需要职业新闻人的担当和坚守——坚守新闻的专业精神,坚守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先来看近期在网络上发酵、反转的舆情事件——
火了今年整个春节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突然之间发生了逆转——中国江西网报道称,这一网络事件从头到尾均是虚假内容,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不是上海人,而是某省一位有夫之妇,她春节前压根没到过江西,走红网络的帖子则是其发泄情绪所为;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则只是话题的碰瓷者,与发帖者素不相识。
再举一个例子:2015年12月,一则“河南大学生掏鸟窝被判10年零8个月”的消息,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民包括一些大学的法学教授,都认为量刑太重,有的还将其与官员贪污受贿数量的量刑作比,认为司法不公。然而,随着案情的详细公布,舆情从“一边倒”开始转向,平和、理性的声音出现。
谣言总比真理跑得快,“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走遍天下”。最初发出的错误信息、产生的错误情绪一旦先入为主,在信息的洪流中,又有几个网民有耐心愿意回头再梳理详情呢?西澳大学的心理学家及认知精神学家乌尔里希艾克尔在研究误导性的标题是如何影响阅读方式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旦信息印在脑海中,无论后续读到了什么都不会改变原来的看法,而且细微的误导对读者的影响更大。这一方面说明,对因信息传播不规范造成的虚假新闻、谣言等,需要付出更大的纠错和治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醒主流新闻媒体和职业新闻工作者,在“人人都是新闻社”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主流媒体、主流声音“压舱石”“定星盘”的作用,不忘责任和使命,用每一篇真实客观准确的报道,呵护这一职业的神圣。
单就文字功夫来讲,新闻稿件的写作并不难,职业记者有别于大众记者,首先在于其专业精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不一定全部呈现,需要记者以专业精神抽丝剥茧,厘清线索,科学求真,揭示本质。如果只满足于报道表面现象,或者在庞杂的信息面前乱了心神和阵脚,人云亦云,急于为某一事件贴上标签,这样的记者,与急于“站队”的网民没什么区别,只会把最重要的话语权让位给网络上那些不明真相的意见领袖。众声喧哗中需要有思想的坐标系,专业记者的专业品质在于以其专业探究精神,在众说纷纭中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直抵本质。
记者不是单纯的码字工,否则,与现在兴起的“写稿机器人”没多大区别。理性思考,保持敏锐,这是专业记者必备的素养。即使新闻线索无法独家,但思想可以独家,可以说,对信息的分析和解释已成为媒体比高下的杀手锏。有的媒体引领功能之所以弱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主动放弃了媒体的深度思考功能。要么眼睛紧盯市场,甚至把版面当作生意经营;要么放弃独立思考精神,以网民的“标签”替代个人思考。记者是时代的望者,只有自己站在时代的高处,时常沉静下来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才能通过手中的笔,引领主流舆论,对喧嚣芜杂的民间舆论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既已选择了做记者,就当懂得肩上有万斤担,笔下有千钧力。面对社会上诸多的诱惑和单位内部的各种考评机制,利益面前,有的记者少了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少了正气和静气,多了对市场的献媚之心,多了短视行为,日趋浮躁和功利。其实,担当一词并不高深,就是以真诚、严肃、勇敢的心,去采访、写稿,让每一篇稿件挞恶扬善,表达真情,传递思考。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愿我们这些职业新闻人能时常在内心告诫自己:以创新的姿态迎接挑战,用坚实的肩膀扛起责任,为这一职业赢得更多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