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控专业选择性教学项目开发探析

2016-02-13杨月明

职教通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能中职

杨月明

中职数控专业选择性教学项目开发探析

杨月明

阐述了目前中职学校项目教学课改的背景和现状,提出在中职教育内涵建设阶段开发适合当前国情的选择性教学项目势在必行。就目前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优秀的选择性教学项目需具备的要素,以“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为例,探讨中职数控专业选择性教学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项目开发;选择性;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

一、项目教学课改背景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自身的要求,开发适宜职业教育的课程迫在眉睫。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项目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通过教学项目开发与教学设计创新,使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1]

二、项目教学课改现状

现阶段中职项目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2007年起,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控专业就全程参与了浙江省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纵观全省中职数控专业的项目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感觉到寻找项目很困难,找不准项目或找不到项目。大部分教师虽然主观上想尝试运用项目教学,但在运用项目教学理念来开发项目课程时,感到无所适从。对项目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时,有些教师会觉得,某一课程开头的项目任务几乎用到该课程的大部分知识,这种知识布局会使得该项目由于知识内容过多而陷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从而体现不出项目教学的特点。或者觉得某一课程前面的许多理论铺垫必须先讲,教师受过去教学惯性的影响,跳不出“学科体系”和“传统授受式”的惯性思考模式。

2.教师转换角色自我定位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当主角,而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于被动地听教师的吩咐。项目教学模式下的教师除了应具有传统教师的业务技能外,还需具备做一个综合性项目的能力。以数控专业为例,专业教师往往会钳工的就不太熟练数控加工技能,或者会数车技能的教师,并不太熟悉加工中心的技能操作,等等。再加上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对项目在“时间、质量、成本”等方面严格要求的意识,因此,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虽然充当配角,但是,仍然需要有双重能力的积淀,才能自如地上好项目教学课程。

(二)教材方面

1.教材缺乏指向岗位群需求,大多数教材按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编排。项目课程基本上设定为是单一课程的内容,从内容设计上基本局限在本课程内,甚至有的教材项目教学几乎等同于技能训练,比如考级教材。由于项目教学与技能训练在许多方面比较相似,有的项目教材常常把一个简单的技能训练当成一个项目来实施。这就使项目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所学的全部内容,不能科学地处理好不同学科间的关系,也违背了项目教学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运用的特点,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材在反映知识综合运用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材项目选择脱离生产并与地方经济脱轨。我们在技能教学中所采用的项目一般都脱离了生产实际而属于艺术性强于实用性的产品。在选择项目时,没有充分听取企业专家特别是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选择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在我国,各地的产业结构大不一样,区域经济特色千差万别,然而,现行的课程全国或全省基本一样,缺乏当地特色,与本地生产实际相脱离。项目课程没有注意与当地经济接轨。

3.教材不利于学生阅读学习。教材理论知识编写的语言风格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有一定差距。教材的案例和习题较少。教材立体化不足,其表达方式局限于文字,只有少量是图像与文字相配合。三维教学资料(图像、声音、文字、视频资料)开发不够,不利于当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要解决上述一些问题,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选择优秀的教学项目,开发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材是关键。教材是教学的保证,合适的教材是广大师生完成课改的理论依据。在目前教师还普遍依赖教材进行教学的状况下,基于学校实训条件,采用真实可操作的项目教材对学校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因而编写项目教材是整个课改的一项基础工程。而选择一个合理的项目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本文将以“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为例,探讨中职数控专业选择性教学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三、“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项目开发与实施

(一)项目概况

“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项目紧扣《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所提出的要求,探索在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与创新,加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践性教学,大胆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等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践探索“专业教学小班化、技能训练小组化”,努力促进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训的有机融合。该项目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学生必修(选修)的课程。其课程对应的是加工制造业钳、车、铣、装配、检验及工艺等岗位的内容。通过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相对应岗位的工作方法,提高中职学生的首岗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具备一个优秀教学项目选定的七大原则。

1.完整性和覆盖性。从设计到加工、装配、包装,它具备一个完整的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起点有终点。该项目的制作几乎涉及到了中职数控专业的全部专业知识,包括机械基础、机械识图、机械工程材料、机床原理、数控编程、机械制造工艺、钳工、车工、铣工等学科的教学知识点,学生能亲手设计制造一个产品,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后最终有一个物化的成果,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的设计加工,可分不同的难度系数,零件数越多难度系数越高,以便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这些项目,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完成。

3.衔接性。项目能适应CAD绘图员、车工、钳工、数车操作工、数铣操作工等机械类各工种的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要求。

4.拓展性。项目能适应动态变化。因为一线企业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项目任务必须及时不断地引入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项目是由若干个机械零件装配而成,企业的新技术可以很自然地引入到该项目中来。

5.渐进性。在完成项目的顺序安排上,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再逐步深化的教学规律。项目各零部件比较丰富,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先从简单的零件设计加工开始,然后逐步深入。

6.嵌入性。对于跨多门学科的综合度较高的项目,设计制作该项目的工作过程打破了传统数控教学的学科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通过实践性问题,能够非常自如地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从而很好地将理论知识(陈述性知识)嵌入到所设的项目中。这些项目能够解决好技术的实用性与知识的系统性这一矛盾。

7.选择性。各项目教学的学习载体既可单独成为技能教学实训任务书,具备相关专业(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单个选修之需;又可复合成册,成为主体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用书。初级项目教学的学习载体包括学习和训练钳工、普车、普铣、钻床、磨床、简单测量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会初级技能。中级项目教学学习载体包括学习和训练数车、数铣、加工中心、铣雕机、线切割、电火花及中级测量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会中级技能。

(二)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根据不同学校的实训条件,可以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

1.教学主线一: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最常用的信息、计划、决策、实施、监控、评价六个步骤。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与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工作能力。各个环节之间相辅相承,信息、计划、决策三个阶段是基础,实施、监控阶段是重点,评价阶段是项目的总结和提升,各阶段的教学时间安排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定。该项目教学可以通过“说出你的意见,帮助小组做决定”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既竞争又协作的实践过程,促使学生提升方法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2]表1所示为“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项目设计与职业核心能力目标分析。

表1 “机械加工项目教学载体”项目设计与职业核心能力目标分析

2.教学主线二:按照零件加工的主线。各项目教学学习载体既可单独成为技能教学实训任务书,具备相关专业(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单个选修之需;又可复合成册,成为主体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用书。

4个项目35个任务,每个任务按企业要求制定了机械加工工艺卡。(1)具备与企业要求技能相符的学习内容;(2)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趣味性;(3)适合中职学生工作场景需要;(4)根据企业岗位具有相应的项目教学学习载体;(5)各项目教学载体可根据需求进行组合搭配,学习载体训练难度逐步提升,各部分的知识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体现知识服务于技能。

以项目三手冲的制作为例。

(1)项目目标。学会判断零件加工使用的设备;会操作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会编写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程序;会编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会计算数控机床的切削用量。

(2)制作靠板。任务目标(图纸):在数控铣床上完成靠板的加工,如图1所示。会编写数控铣床程序;会操作数控铣床。

图1 靠板的加工

(3)任务实施。按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执行,如图2所示。

图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4)任务评价。按技术检验卡片执行,如图3所示。

(5)制作后反思。该项目打破了传统知识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制作项目的教学目标,阐述了“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避免了长篇叙述,使理论与实训有机综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训无界化。从知识体系来讲,单个任务是不完整的,但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数控专业所包含的知识点基本都讲清楚了,解决了项目的实用性与知识的系统性这一矛盾。教材中所有项目全部取材于生产实践,对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均配有图形,图文对照,最大限度地简化了文字叙述。并且在技能操作部分均配有实际加工视频,这样学习以后效果非常明显,学生能够直接体验到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图3 技术检验卡片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盛艳]

杨月明,男,浙江省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6)36-0017-05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技能中职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耗优化方法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飞机结构铆接装配中机械加工件的公差确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