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

2016-02-13张承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刘半农新诗诗歌

张承志,刘 钊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

张承志,刘钊

(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 ,吉林长春13003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刘半农生平与创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杂文与小说风格的探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表明,作为新文学运动的骁将,刘半农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历久弥新,使其研究呈现出继续挖掘、拓展与深化的态势,为重新评价五四新文学提供了个案研究的范例。

刘半农;文学创作;综述

1918年著名的“双簧信”事件使刘半农在新文学的文坛上崭露头角。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面手——集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文物考古学者于一身。现代实验语言学的创建开启了实验语音学的里程碑;“她”字的创造彰显了“女性角色”在社会生活和文学文本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文法通论》推动了中国语法体系的改革和建立;语言标点符号的大力倡导突破了迂晦陈腐山林文学的封锁;特别是他收集歌谣、创作新诗,极力倡导和实践白话诗的创作,又积极译介外国散文诗,第一个使用“散文诗”[1]文体概念,使他在五四新诗史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足以囊括刘半农为新文学所做出的全部贡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呈现更加开放的发展态势,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全面认识刘半农的文学成就,亦有益于进一步理清民初文学与新文学发生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刘半农生平与创作的史料整理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刘半农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始终占有一定的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对刘半农的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和整理。鲍晶《刘半农研究资料》[2]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较早收集、研究刘半农的汇编资料。作者从刘半农生平资料、文学主张及著作自述、研究论文、著译年表、著译目录五个方面进行了收集、整理。继鲍晶之后,徐瑞岳先后编辑出版了《刘半农研究》[3]和《刘半农评传》[4],进一步补充了资料内容和增强了理论评析。新世纪又出版了朱洪的《刘半农传》[5]和刘小蕙的《我的父亲刘半农》[6],这些传记作品对刘半农上海卖文为生、与蝴蝶鸳鸯派的渊源、执教北大、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欧洲留学、献身教育、“语丝”时期的文坛论战等人生经历做了详尽的呈现,使刘半农的文学生涯得以多角度、更全面地展示。近期,郭长海先生的《刘半农前期研究》出版,将刘半农民国初期的小说文本进行了整理,收录翻译小说70篇、创作小说34篇,[7]为刘半农小说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弥补了以往重视刘半农的新文学研究而忽视他的民初文学成就在资料上的不足。从新时期以来的刘半农生平与创作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来看,刘半农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是历久弥新,刘半农研究呈现出继续挖掘、拓展与深化的发展态势。

二、刘半农新诗创作的研究

刘半农在新诗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方面功不可没。他主张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内容上、韵律上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正如朱自清所言,新诗形式运动的观念,刘半农氏早就有。[8]因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刘半农的研究仍以他的新诗为重点,其主要特征为刘半农新诗艺术、内容、理论的探讨与分析。如1991年,孙玉石的《论刘半农诗艺现实主义的丰富性》[9]一文,从三方面对刘半农的诗歌进行了剖析:一、诗歌观念的扫描;二、诗歌创作的剖析;三、审美情绪的探寻。作者认为刘半农注意诗歌观念和文学的现代性变革,他以开阔的眼光注视着时代、社会、世界的变化,追求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追求诗歌内涵含蓄深邃与文字的清晰表达相结合。1995年,黄钢《刘半农对新诗艺术的贡献》[10]一文,从刘半农对新诗艺术形式、诗歌理论、新诗语言三个方面的贡献进行了分析论述。文章既有新诗发生的回顾,又有新诗理论的总结。条缕清晰,逻辑性强。1995年许霆发表《刘半农:新诗理论建设先驱者》[11]一文,由诗歌的真实观念、推进诗歌的形式革新、研究诗歌的民族方向三方面入手,考察了刘半农对新诗理论建设的贡献。1996年,郭长海先生的《试论中国近代的译诗》一文,认为刘半农是二十世纪早期重要的翻译家,是 “现代诗歌翻译的先行者”。[12]总体看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关于刘半农的新诗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深入,因此并没有形成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二十一世纪以降,关于刘半农的新诗研究开始呈现井喷式的高涨,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堪称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刘半农诗歌民间立场的研究。2001年,刘锡诚在《刘半农:歌谣运动的首倡者》一文中认为:“刘半农作为中国现代歌谣运动的倡导者、开拓者和研究者,如同他作为当年新文学运动的斗士一样,对中国现代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起了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13]2002年,乌尔沁发表了《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14]一文。作者从民歌方言的研究成果、民歌的用韵讲求、民歌艺术的技术处理、中国民歌内容的解析四个方面总结出了刘半农对中国民歌的贡献。2003年,胡慧翼发表了《论“五四”知识分子先驱对民间歌谣的发现——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为中心》一文。作者分析了刘半农之所以发现和倡导民谣主要在于“诗人对于诗歌的自觉爱好和个人趣味”。[15]该文进一步就歌谣的言辞自然、声调自然、情感抒发自然的特点与刘半农天生的诗人气质相融合进行论述,明确地指出刘半农发现了歌谣的艺术美。从文中四个方面可以看出刘半农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民间立场,如民间语言入诗所产生的感染力、韵律自由的抒发、感情和内容的真实表达等等。这些方面都反应了刘半农对民歌本质一种深刻的理性认识。王光东于2004年发表的《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16]一文。他从审美意义角度研究了刘半农诗歌民间语言的自觉性,指出刘半农对“民间”的价值认同是在“民间语言”的审美自觉中探究的。2008年,曹薇的硕士论文《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17]对刘半农的“民间立场”的研究视角有所突破,主要体现在:“民间立场”的现代价值与局限上。从文学审美的坚守、个性追求与民间文化的契合、对民间本身自由渴望三部分挖掘,全新地论述了刘半农诗歌创作的特点。作者客观的剖析了刘半农对“诗之为诗”因素的注重,并带着审美的坚守以及个性追求来进行民歌的创作,达到了与民歌的契合。但因为过于喜欢和溺爱民歌,因此民歌本身的审美价值往往被夸大了,这也成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刘半农曾说过:“我并不说凡是歌谣都是好的,但歌谣就是真能与我的情感相互牵引的,把最自然的情感发抒出来。它的好处,在于能用最自然的言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抒发出来。”[18]由此可见关于刘半农诗歌本身的审美价值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其二,对刘半农新诗理论研究的再深入。二十一世纪以降,关于刘半农的新诗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诗的内容、形式、语言、民间表达等方面。2009年,姚涵的博士论文《从“半侬”到“半农”——刘半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19]第三章全面地论述了刘半农(1917-1925)新诗学观的确立、民间语言与民歌体裁的审美认同、民间生活与诗意情感的真实呈现。该部分分别从“诗歌历史”“诗歌理论”及“诗歌研究方法”的角度对刘半农的新诗进行大视角的宏观考察。该论文资料丰富,各章既有相关学科理论的历史回顾与总结,又有细密、深刻的诗歌理论分析。2010年,张瑾的硕士论文《刘半农新诗理论探析》[20]第一章就“率意言情的真诗观”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该部分就诗歌内容的真实、自由的传达方式、明白质朴的审美效果、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方言入诗五个方面特点进行了概述,较全面地阐述了刘半农的新诗理论创作不仅有主观的真实,还有客观的真实;而情感的表达上则流露自然,不事雕琢,不受格律的束缚;诗歌的审美效果则体现了用明晰语言表达内在的情思,形式上主倡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方言入诗。随着刘半农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新诗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种新的动向,这将有助于把握刘半农诗歌的整体发展脉络。

其三,刘半农的翻译体诗歌为新诗的创造提供了营养。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曾指出了近代诗歌翻译的特点:“带有鲜明的目的性;译诗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21]2007年,闫文君发表《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刘半农诗歌》一文。认为:“散文诗这一新的文体是刘半农最先从西方移植入中国的,他为此做了许多的努力与实践。在增多诗体方面,刘半农从翻译作品中移出散文体并自造了多种新诗体,并且在中国最早尝试创作散文诗。”[22]2011年,李砷发表 《刘半农译诗活动对于五四新诗的影响》[23]一文。作者选取了两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在内容上”刘半农的译诗为初期新诗探索在观念层面提供了迥异于旧诗的模本;“在形式上”可以说是音乐美与翻译的充分融合。该文以形式与内容为突破口,对于刘半农“译诗”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的作用、巩固新诗地位所做的贡献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2014年,蒋芬发表《刘半农的译诗与“五四”前的诗歌翻译规范》[24]一文。她从翻译规范角度入手,就刘半农采取可接受的翻译策略、增多诗体的翻译目的两方面进行阐述。这两方面是刘半农对新文学的开拓式的探索,对新文学的发展意义重大。陈美娇于2014年发表《刘半农诗歌翻译及其翻译方法的探索》[25]一文。她从刘半农诗歌翻译手法出发,着力阐发了刘半农诗歌的直译思想是将西方更多的形式因子引入中国文化,并成为民歌借鉴的重要素材。这种方法不仅扩大了诗歌题材的范围,而且实现了增多诗体的目的,对新诗的发展起了一定有益的作用。韩露于2014年发表《五四前期刘半农先生的翻译成就与创新》[26]一文。她以开拓与创新的角度指出刘半农翻译了 “无韵之诗”,创造了新的翻译体,及“她”字的引入是对现代文学的一大贡献。在诗歌的翻译中,采取以翻译的方式或手段,打破中西方的界限,最终实现两种文化融合的目的。由于刘半农的翻译及倡导,散文诗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重要意义,为新诗的发展作了铺垫。

三、刘半农杂文和小说创作的研究

刘半农的文学观念和新文学主张大多集中体现在他的杂文创作中,如《我之文学改良观》《应用文之教授》《奉答王敬轩先生》等,这些杂文创作体现了刘半农反对旧文学,倡导新文学的思想,在创作风格上也自成一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对刘半农杂文研究成果不多,且对其杂文的研究大多围绕在语言幽默犀利、感情真挚、幽默嘲讽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徐瑞岳经过艰辛的搜集与整理,最终出版了《刘半农研究》一书,它成为刘半农研究一份重要资料。作者认为:“刘半农的杂文艺术风格上自然、豪爽、幽默、泼辣。清淡时,有如行云流水,气爽神清的文字,举重若轻,尽得自然之妙;浓重时,恰似暴风狂风,汪洋恣肆的篇章,嬉笑怒骂,竭尽嘲讽能事。”[27]2011年郗程的硕士论文 《没有落伍的 “落伍”斗士——游离于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刘半农》[28],从刘半农杂文的内容、形式、语言、文风、“真”的特点入手,论述了刘半农杂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时而诙谐滑稽,时而犀利辛辣、幽默嘲讽别具一格、以及对真实事件的具体反映的特点。笔者认为刘半农杂文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语言自然、感情真挚、幽默活泼、讽刺辛辣。然而关于他的政治立场、反对剽窃的文学观念、对文学审美的探索、学校教育体制的弊端、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都鲜有涉及,因此刘半农的杂文研究有待更加深入的开拓和研究。

相比较而言,刘半农小说的研究相对较弱,其原因与他 “五四”以后偏重于诗歌创作和理论探讨有关,而他的小说创作又是集中于民国初期,易被忽略。当然,他当时初入文界,文笔稚嫩、影响不及后来新诗创作,因而没有形成小说研究的格局。刘半农民初时期的小说创作包括原创小说和翻译小说两部分。迄今为止,学界有关刘半农小说的研究还是寥若星辰。2001年,黄丽珍的《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29]一文,就刘半农的翻译小说的种类、内容、语言风格、细节刻画、翻译形式、翻译手法作了梳理。2011年,陈华的《论叶圣陶、刘半农、张天翼的早期通俗文学创作》[30],从刘半农通俗小说的社会功用和语言的应用入手,认为刘半农小说有针贬时弊、启迪民智的政治启蒙作用。在语言应用方面,刘半农的小说文言多于白话,这与时代的背景有关,但其文言都浅显易懂、自然流畅、极少雕饰。笔者认为刘半农小说的创作思想与鸳鸯蝴蝶派小说陈词滥调、红男绿女、缠缠绵绵的创作思想迥然不同。其翻译作品中这种启蒙思想和传递新知的特点表现尤为显著。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促使民众开阔视野、展望世界是刘半农与时俱进思想的表现。2010年,姚涵发表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刘半农通俗小说理论和创作(1913-1917)》[31]一文以民初小说的大背景为前提,该文论述了刘半农早期的文学观念是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重视小说的道德力量和价值。他的理论关注点在“人”本身之上。具体来说,小说的知识性和认识价值是他早期文学核心观念、强调小说对世道人心的有益影响是其创作的特点。刘半农这种创作理念是在通俗小说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早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对后来的通俗文学的改良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就刘半农文学功用观与通俗小说特点归纳了两点:一是强调小说的知识性和认识价值;二是对世道人心产生有益的影响。就小说艺术品格的提升方面作者总结了三点:一、重视下等社会的生活经验;二、重视小说情感的自由表达;三、文体审美形式的变革。文章结尾对刘半农小说理论是如何保持传统的问题给予了希冀。笔者认为刘半农小说的创作离不开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获取,在此基础上刘半农小说情感表达才更加地真挚感人。纵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学界对刘半农小说的研究都是从刘半农通俗小说和翻译小说的反映社会现实、针贬时弊、启迪民智、理论贡献、翻译技巧等方面着手,然而刘半农小说中体现的雅俗观念、新旧观念、人性观念、创作视角、对善良人性的讴歌、对自由恋爱的婚姻观念等等都没有涉及,因此刘半农小说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四、结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刘半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是从民间立场、对外国翻译体的借鉴、新诗理论的再深入三个方面进行;对其杂文研究多是围绕内容、形式、语言风格的幽默、讽刺、泼辣、豪爽展开;对其小说的研究则是注重小说的创作理论、小说的社会功用等方面探讨。本文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的研究作以梳理总结,可以看出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使刘半农的研究呈现出不一样的时代特色,因此刘半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尽管有些部分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但是总体上刘半农的研究还是呈现出前进发展的态势。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闯将,刘半农的研究在新世纪必将更加引人注目。

[1]蒋登科.散文诗文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72.

[2]鲍晶.刘半农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3]徐瑞岳.刘半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4]徐瑞岳.刘半农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5]朱洪.刘半农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6]刘小蕙.我的父亲刘半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郭长海.刘半农前期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4.

[8]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A]//朱自清全集(四).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72-373.

[9]孙玉石.论刘半农诗艺现实主义的丰富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10]黄钢.刘半农对新诗艺术的贡献[J].新疆大学学报,1995(4).

[11]许霆.刘半农:新诗理论建设先驱者[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3).

[12]郭长海.试论中国近代的译诗[J].社会科学战线,1996.177.

[13]刘锡诚.刘半农:歌谣运动的首倡者[J].民间文化,2001(1).

[14]乌尔沁.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2(4).

[15]胡慧翼.论“五四”知识分子先驱对民间歌谣的发现——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为中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3).

[16]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J].文艺争鸣,2004(1).

[17]曹薇.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8]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J].语丝,1927.127.

[19]姚涵.从“半侬”到“半农”——刘半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0]张瑾.刘半农新诗理论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79-103.

[22]闫文君.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刘半农诗歌[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3]李砷.刘半农译诗活动对十五四新诗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学报,2011(9).

[24]蒋芬.刘半农的译诗与“五四”前的诗歌翻译规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4(31).

[25]陈美娇.刘半农诗歌翻译及其翻译方法的探索[J].兰台世界,2014(34).

[26]韩露.五四前期刘半农先生的翻译成就与创新[J].兰台世界,2014(10).

[27]徐瑞岳.刘半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46.

[28]郗程.没有落伍的“落伍”斗士——游离于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刘半农[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9]黄丽珍.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J].岱宗学刊,2001(4).

[30]陈华.论叶圣陶、刘半农、张天翼的早期通俗文学创作[D].苏州:苏州大学,2011.

[31]姚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刘半农的通俗小说理论和创作(1913-1917)[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

(责任编辑:章永林)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9.016

I206.6

A

1008—7974(2016)05—0078—04

2016-05-19

张承志,吉林长春人,在读研究生;刘钊,女,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教授。

猜你喜欢

刘半农新诗诗歌
诗歌不除外
刘半农登广告“找骂”
教我如何不想她
新诗之页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诗歌岛·八面来风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