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视域下的汉英移就生成理据审视
2016-02-13宋海鹤
宋海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体验哲学视域下的汉英移就生成理据审视
宋海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移就”是把通常用来描写A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B。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域,主要考察了“移就”这一隐喻形式生成的体验——心理理据。研究发现,移就隐喻涉及的两个认知域之间的转移修饰不是任意的,体现了人类基于自身体验,发掘认知域间相关或相似联系的心理联想能力。
“移就”;体验;心理联想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英中均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转移的修饰语(transferred epithet或hypallage),相当于汉语的修辞格“移就”。在传统修辞学和语言学研究中,它通常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移就”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时也遍及人们的日常语言。仅以英汉语中两个简单的例子为证,如英语on the sleepless bed很显然“sleepless”的不是“bed”而是“people on the bed”。汉语中“忙忙碌碌的人生”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忙忙碌碌的”不是抽象的人生,而是生活着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英汉语中的转移修饰语,除运用得最多的形容词外,还包括副词、介词短语、名词等。如英语中to walk languidly(无精打采地行走),a cryofdespair(绝望的叫喊)等;汉语中“绿色通道、电影盛宴、财务透明”等。从对“移就”的定义来看,简单地说,“移就”就是把通常用来描写A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B。我们不禁要问,描写A的修饰语为什么可以用来描写B?这是任意的吗?
把语言当作一种客观对象来研究的语言学研究无法给人以满意的解释,只有把语言回归人类自身属性的语言研究,才能找到新的解释语言的突破口,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正是具备这样的研究属性。因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出发考察汉英中的移就现象,尝试揭示其蕴涵的人类隐喻性的认知方式。
一、体验哲学
Lakoff与Johnson于1999年两人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开篇强调了人的心智的体验性,提出了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其哲学基础,强调在语言研究中,必须充分考量人自身在语言形成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是其重要的理论出发点。
体验哲学认为,源于人们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语言的体验性,就是要强调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即语言是“人类”的语言,从而扭转了以往就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研究范式。语言不是客观外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
二、“移就”隐喻生成的体验——心理理据解读
(一)“移就”隐喻涉及两个认知域
如果我们把“移就”也视为隐喻认知的话,那么依据Lakoff、Johnson提出的判断隐喻的标准:隐喻涉及的两个概念分属源域与目标域两个不同认知域,隐喻的本质是以一事物去体验和理解另一事物。那么,“移就”隐喻涉及的两个认知域是怎样的呢?
1.He just looked at her with his cryingface.(他只是泪流满面地看着她。)
例1中,人们源于自身生活体验,对crying形成的一般认知是:哭的主体是富有感情的人——crying是用来描述“人”的特定生理、心理状态的描写词;而此句中,crying被用来描述新的认知域face。因而可见,crying是从描写源域“人”的修饰语被移用来描写目标域face。
2.The sailors swarmed into a laughing,cheering ring around the twomen.(水兵们笑着,欢呼着,在这两个大人物周围围成一圈。)
源于人们的生活体验,例2中,laughing、cheering描述的主体生理心理状态也是源于对“人”的认知——人们大笑、欢呼,因而此句中,两修饰词同样是从本描写源域“人”的修饰语被移用来描写目标域ring。
3.Darrowwalked slowlyround the bakingcourt.(达罗绕着那气氛紧张、异常闷热的法庭悠悠地踱着步。)
4.The creeping fear that he would never come back to her grewstrongwithin her.(令她揪心的那种毛骨悚然的恐惧愈来愈强烈——她感到他将永远离她而去。)
例3中,人们对baking的体验认知涉及“烘焙食物”这一始源认知域,而此句中描写源域烹饪方式(烘焙食物)的baking被移用来描述court这一全新目标域。例4中,人们对creeping(缓慢爬动)的体验认知涉及描述源域(人或动物)的运动状态,而此句中被移用来描写新目标域fear。
汉语中,“移就”例子也枚不胜举。如:“怒发冲冠,不知疲倦的闹钟,痛苦的记忆”,均是把描写源域(人类)的“愤怒的,不知疲倦的,痛苦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目标域“头发”“闹钟”“记忆”。又如汉语古典诗词中也有此类佳句:“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描述源域(人)的“洒泪、忧愁”修饰词被分别移来描述目标域“银花、城”]。(刘辰翁《柳梢青》)
(二)“移就”隐喻生成的体验——心理理据
由上文论述可以看到,“移就”隐喻是把本用来描述源域的修饰词移用来描述目标域,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移用是任意的吗?本文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仍以上文例子对“移就”隐喻的生成理据加以详细阐释。
例1中,人们基于对自身的认识,对crying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哭的主体通常是“人”,哭会有眼泪,眼泪从眼睛流出,会流到脸上,因为悲伤或喜悦而哭等。哭泣的人的主要生理特征体现在人的脸上,如痛苦的表情、脸上的泪水等。正是基于“人”与“脸”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客观相关(脸是人体一部分)和对人的注意力焦点的认知(辨别哭泣主要是看脸),实现了crying由描写源域人到描述目标域人脸的转移,体现了人类基于事物间相关联系的心理联想能力。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了联想的心理现实性。联想是建立在人的感知觉(包括听觉、视觉、触觉等的感官)表象、记忆等的基础之上,利用事物相关、相似的原理,去进行事物之间合乎逻辑的想象的一种心理现象。联想也是人类认知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例1中,人们不能用cryinghead,cryinghand等不符人类认知的隐喻投射。由此可见,crying被用来描述目标域face并不是毫无理据的人们任意而为。
同样,例2中基于人们日常经验,句中源域(人)和目标域(ring一圈人)同样由于客观上的相关性认知,这里的“ring一圈人是由人围拢而形成的”,本描述源域(人)的laughing,cheering由于是本由“人”所围拢而成的ring(目标域),因而才被用来描写目标域ring,可见其转移修饰也不是任意的,而是基于两域客观相关性。例3中,人们基于自身对源域烹饪方式baking(烘培食物)的认知,烘培食物食用需要相当的热量,而此例中,源域烹饪方式baking被移用来描述目标域court,表达了Darrow所感知到的法庭气氛(目标域)犹如源域意义(食物在被炙热烘焙)一样,基于两域间心理上的相似性联想,实现了baking的跨域转移修饰。例4中,人们同样运用对creeping描述的源域(人或动物)运动状态的认知来理解目标域fear,基于人们相似性的心理想象,目标域“恐惧”犹如源域意义(人或动物缓慢爬动)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心灵。
又如例5:He rolled a piece of paper into that machine and type,word bypainful word,just the waymother did.(他往那台打字机里卷进一张纸,像妈妈当年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吃力地打着。)此例5中,基于人们的一般认知,painful是用来描写源域(人)的心理状态的修饰语,此例中,被移用来描写目标域word。而人们对目标域word的认知,word由人书写或键盘打字而出。因而可见,本例源域human与目标域word两域间具有一定的客观上的相关性,基于其上的人类心理联想映现了两域间的相关性,使得修饰词的转移修饰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心智的体验性,为解释“移就”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对“移就”的研究也验证了人类语言的体验性。受话者或读者之所以能够理解“移就”也是建立在自身对世界体验的经验之上。因而,“移就”无论看起来怎样新奇,它都无法超越人类的体验和认知。
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域,主要考察了移就生成的体验——心理理据。综上所述,移就隐喻的生成反映了人类以自身体验为基础,在事物间建立相关或相似联系的心理联想能力。因此,“移就”不能被理解为语言系统中的超常规形式,它的形成不是任意的,符合人类认知的特点,反映了语言以人类心智的体验性为基础。
[1]刘瑞琴.英汉移就辞格有悖逻辑的逻辑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3):21-25.
[2]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323-334.
[3]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York:Basic Books,1999.
[4]Lakoff G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H0
A
1673-0046(2016)11-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