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图书馆流动服务
——以西丰县图书馆为例

2016-02-13田野

图书馆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丰县流动站分馆

田野

(西丰县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400)



再议图书馆流动服务
——以西丰县图书馆为例

田野

(西丰县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400)

[摘要]图书馆流动服务已开展多年,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很多弊端。以西丰县图书馆开展的流动服务为例,列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提出要引入第三方机制。

[关键词]图书馆流动服务第三方

流动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图书馆传播文化、获取知识、教育学习的重要职能,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图书馆不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图书馆阵地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图书馆发展潜在读者的有效方法。流动服务有效地延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覆盖范围,消除了由于地域差别所造成的信息鸿沟,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可以更好地为读者、为社会服务。

1 流动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流动服务是指为远离图书馆或不便于到馆的读者及潜在读者提供馆外文献信息服务的服务模式。其意义和价值不容小视。

1.1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

图书馆具有五大基本社会职能:社会文献整序;传递文献信息;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1]。图书馆的五大职能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整体,是图书馆实现社会价值的保障。通过开展流动服务,可以满足更多人群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与作用。

1.2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

公民的阅读权利作为图书馆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法律范畴。公民的阅读权利是指人们可以自由、平等、合理、合法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而图书馆也应具备保障公民利用图书馆权利的义务[2]。通过开展各种流动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保证了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

1.3提升社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社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文化软实力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只有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才能让一个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阅读是增加社会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一个社会的形象是依靠文化来渲染的,文化描绘了社会的发展与未来。文化是社会的地标和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气息和书香氛围,使社会由内向外散发出文明高贵的气质。通过开展流动服务,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1.4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

阅读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品位,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腹有诗书气质华。阅读是提高全民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很多人无法享受到阅读的快乐,特别是那些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享受阅读的人群,流动服务满足了人们阅读的需求,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有普遍性、均等性和针对性。

1.5发展潜在读者群

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可分为固定读者群体、不稳定读者群体、潜在读者群体和边缘读者群体。第一、二类读者群体有阅读需求或经常到图书馆阅读,边缘读者群体基本没有阅读需求。潜在读者群体是指没有办理图书馆的借阅证、也没有和图书馆建立阅读关系,但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可以在一定契机下诱发其阅读需求,转化为图书馆的前两类读者群体[3]。通过开展流动服务可以吸引潜在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心理上潜移默化的变化,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久而久之,把阅读当成了习惯,逐步转化为图书馆的固定读者群体。

2 流动服务存在的问题

西丰县图书馆为加强服务的辐射能力,发挥本地区中心馆的地位和作用,分别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医院、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农村等处建立了17个图书流动站;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在西丰县城区建立了9个社区分馆;将电子图书借阅机定期到各个单位流动;每年开展两次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从实践来看,这些流动服务运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目前仍存在着很多弊端。

2.1藏书结构不合理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去阅读;阅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一种习惯,是发自内心享受阅读的快乐。图书流动站、社区分馆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藏书结构要多元化。但有些流动站或分馆只选择了一部分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书籍,种类单一,无法真正满足各类群体的阅读需要。比如:西丰日报建立的图书流动站,根据需要选择了一些与新闻和采访有关的书籍,虽然解决了流动服务针对性的问题,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需要各种文化及知识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相得益彰,所以要克服流动站及分馆书籍种类过于单一的问题,真正满足人们阅读的需求。

2.2状态不可持续性

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应带有功利性的色彩。从西丰县图书馆开展流动服务开始,有不少单位与图书馆联系筹建图书流动站,西丰县图书馆也积极响应对方的需求,并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建立图书流动站或社区分馆。流动站、分馆建成后,相关单位再无消息,经多方询问,原因是建立图书流动站或社区分馆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流动站或分馆成为一种摆设和晋级的筹码,并不是真正地考虑员工或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这种现象也是共性问题。很多流动站或分馆等领导视察结束后就关闭,不再为员工和居民开放,影响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方为了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突击开展流动服务,没有真正考虑阅读群体的阅读需要,只是为了完成和应付上级交待的任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性不强,只做表面文章,照几张照片,走走过场,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3服务意识弱

不管是图书馆还是图书流动站、社区分馆都是为用户服务的机构。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图书馆要保证流动服务工作的精准性。近年来,西丰县图书馆开展的流动服务水平不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还很薄弱。没有主动服务意识,没有真正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流动站建成后,很少主动到实地去了解群众真正的阅读需求,导致流动服务的信息不对称。另外,流动站和分馆的服务意识淡薄。由于建有流动站、分馆的单位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紧张,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认为这是额外工作,存有报怨心理。在有些分馆,当有居民来借还图书时,工作人员才会开馆,但心理不舒服,脸子难看,认为读者给自己添了麻烦,造成“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长此以往失去了流动服务的作用和意义。

2.4无专业管理人员

西丰县图书馆在全县范围内共建立了17个图书流动站、9个社区分馆。经核实,只有的4个街道社区分馆有专人管理,其他都无专人管理,更谈不上专业管理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会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因为其所提供的是知识服务,服务方向的正确性至关重要。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很多图书流动站或社区分馆形同虚设。员工或社区居民有阅读的需要,但找不到工作人员,流动站大门紧锁,四处碰壁,或工作人员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对称,久而久之,人们的阅读热情就会被这种消极因素冲淡,也不再愿意去流动站或分馆,流动站或分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2.5读者粘性不大

所谓读者粘性就是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图书馆的吸引力强,读者的粘性就强,反之读者粘性就弱一些。

2.5.1从西丰县图书馆几年来开展的流动服务看,读者的粘性不强。比如:为社区分馆、图书流动站配送图书时,没有对读者群体做阅读倾向分析,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图书,特别是经常把一些过时陈旧的图书配送到社区分馆。每年的科技、文化下乡,没有事先做调查研究,只是根据老经验、老方法开展服务,没有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造成读者对图书馆的粘性不强。

2.5.2图书馆、图书流动站、社区图书馆服务模式单一,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流动站和分馆没有开展读书活动和导读工作,以单纯的借还图书作为唯一一项工作,流动站和分馆对读者没有吸引力,工作不接地气,读者粘性不强。

4 存在问题的原因

4.1管理理念落后

图书馆服务要遵循“开放、公益、平等、创新、满意”的原则,图书馆的流动服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但有些工作人员的观念落后,服务意识差,工作没有创新,没有真正考虑用户的需求。

4.2缺乏相关配套支持

流动服务的责任主体是图书馆、相关单位、各社区、农村基层组织等。流动服务要积极协作、各方配合,多方联动、统筹兼顾,才能发挥流动服务的最大效益,避免出现“短板效应”,影响整体效果。但有些单位、社区、农村基层组织没有认识到流动服务的重要性,最基本的人员都难以保障,财力、物力更是无从谈起,图书馆只能唱独角戏。

5 图书馆流动服务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加强工作人员及读者的教育引导

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服务意识,引导其坚持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工作踏实,不摆花架子;工作以人为本,不急功近利;工作有创新,不画地为牢。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把流动服务向偏远地区、阅读障碍群体、农村地区延伸。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化

的信息服务,并保证阅读导向的正确性。加强读者培训,让其了解流动服务的内容,熟悉流动服务的相关规定,同时还要让其了解自身应享有的权益。

5.2引入第三方机制

引入第三方机制,组建考评小组。加强对图书馆、图书流动站、社区图书馆、信息下乡的监管。对图书馆向流动站、分馆、信息下乡提供的资料及服务进行监管,对社区分馆整体分布是否合理进行监管,对流动站、分馆工作人员工作状态进行监管。可以采用明察暗访的方式,对不按岗位职责履行责任的要进行督导,以确保流动服务顺利、有效、有序、可持续发展。引入第三方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对考评结果进行分级评估,建立能进能退的机制,对那些流动服务不达标者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者予以取缔。

5.3开展多元化服务

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用户。流动服务不只局限于借还图书,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用户喜欢的服务。

5.3.1开展导读工作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流动服务中重要的一环。导读主要是对阅读理念的培养与引导,阅读技能方法的培养与指导,图书馆知识与检索方法的学习,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导读工作可以引导用户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

5.3.2开展宣传工作

对流动服务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宣传。比如:图书馆信息下乡要事先在农村进行宣传,让农民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事中宣传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事后宣传是对信息下乡经验教训的总结,以便下次更好地开展流动服务。如对图书流动站、社区分馆的宣传,让附近的用户知道身边就有图书馆,可以就近阅读。通过宣传工作,让用户了解流动服务,使流动服务对用户具有吸引力,增加读者对图书馆的粘性。

6 结束语

图书馆的流动服务意义深远,但很多图书馆开展的流动服务只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没有把群众对阅读的渴望挂在心上。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需要图书馆界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各界的配合与监督。社会需要图书馆开展流动服务,流动服务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有效形式,应该花大力气进行谋划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文昌.读者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2]程亚男.走向权利的时代:读者权利百年演变[J].图书馆,2014(3):241-242.

[3]王志军.潜在读者转化:培育读者群体的核心和关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4):63-64.

田野1973年出生,副研究馆员,馆长。研究方向:读者活动。

[分类号]G252.5

收稿日期:(2016-02-2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西丰县流动站分馆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中国鹿乡梅花鹿人工繁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鹿乡梅花鹿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中国鹿乡提高西丰梅花鹿鹿茸产量方法之我见
浅析高校党员工作流动站的作用及意义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制度架构与可行性分析
关于独立院校党建流动站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探讨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网络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