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2016-02-1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职工关怀管理人员

李 斯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 300350)



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李斯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天津300350)

当今社会竞争形式激烈,在高效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已成为新时代下的科学选择,更符合人们追求个性发展的心里需求。文章在简要阐述人文关怀基本内涵基础上,侧重从以高校教师为例,从人文素养、民主化管理、管理制度等层面探讨了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策略,希望对提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有所帮助。

人文关怀;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主要是和谐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明确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体现人的价值。教育管理就是管理好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包括人力、财力能方面,通过整合内部各种有效资源,高质量的完成教育管理目标的行进过程。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会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中,我们从教育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浅析在高校教职工管理策略上如何更好体现人文关怀。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内涵解析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点突出了“人文关怀”,对人的终极关怀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与人的价值、生存意义及人的发展相连,其主要突出:明确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关心和爱护人,最大限度的保证人的根本利益,发挥每个人不同的风格,尊重人的思想,注重人的生存质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人向前积极健康发展。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更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充分尊重教职工、关心教职工、鼓励教职工、注重教职工、发展教职工,使教职工更完美,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作用。高校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从高校教职工的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尊重教职工、关心教职工、发展教职工,从而得出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内涵和作用。

1.尊重教职工

为使教职工感受到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必须尊重他们。首先,尊重他们的现状,尊重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个性追求。其次,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使教职工能真正将自己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员,发挥他们的作用。

2.关心教职工

要想让教职工感受到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要关心他们。关心教职工主要是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高校教职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更是“复杂人”。每个教职工的需求都不一样,有追求物质方面的,也有追求精神层次的,在满足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后,要不断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作为管理者要看到教职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合理化需求,使教职工得到身心满足,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促进他们更好地向前发展。

3.发展教职工

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决定了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注重教职工的发展。时效性是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强的阶段性。高校管理者要充分把握教师人力资源决策实施时间,保证决策的最大效果。要实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二、人文关怀需要融入到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策略研究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制约高校教师的行为规范,同时要在管理中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尤其是对一些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高度的高校来说,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人文关怀的相互融合起着很大的作用,使这些高校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拥有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对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得推动作用。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出人文关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注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人文素养

高校管理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实行,管理着高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在高校人员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的效果。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就成为高校在管理中推行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

1.加强强化教育管理人员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学校工作的完成效果,这些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用人能力、规划与统整能力等。管理者对教职工实行人文关怀的重要前提是充分了解他们的各方面,包括物质需求、心理状态、精神需求等,只有明确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关怀。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知识。不仅学习高校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还需要拓展学习范围;不仅要熟知学校的管理制度,还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

2.强化职业道德

所有高校管理者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包括爱岗敬业、勤于管理、工作认真、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也应具有这一职业特有的道德内涵和道德习惯。高校管理人员是学校组织决策、各种规章制度等的执行人员;他们所处的系统是一个层级清晰、上下沟通、相互配合密切的大系统;他们是为学校的发展,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维护着高校所有教职工的权益。

上述特点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公正、刚直、诚信、友爱、团结、协作、热情、真诚、忍耐的品质和素养。高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真正做到公平的执行规章制度,凡事真心为教师和学生着想,为教职工创造更大的利益。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提出“多干活,少得利;勤服务,无亲疏”的工作理念,这对现在高校管理者来说同样适用。

3.提升教育管理人员敬业精神,营造融洽的人文环境

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创造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还需要很多的措施。一方面,让管理者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听他们真正爱上自己的职业,心甘情愿为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要想提高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需要领导和其它教职工的配合。行政管理人员和其它教师一样,有着多样性的变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人文关怀对他们来说也很重要。他们的工作希望得到上级肯定,他们的努力过程和个性特点也需要充分被尊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积极乐观的工作环境。

所有教职工在发挥自己个性的同时彼此融洽协调度越高,越能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配合。一个友爱、和谐的大家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热情,激发出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内涵,使他们更好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其它教职工。

(二)推进民主化管理,完善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及时有效沟通,共同参与制定

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改革、废除以及执行过程中,当这些制度涉及到教职工的权利与责任时,需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制度的制定过程,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个整体的构想,利用网络或会议的形式将这些构想传达给教职员工,大家充分讨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最终再由专家参与讨论,在政策试行期间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修正。

2.将教师的建议与意见纳入其中

校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收集教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例如教职工代表大会、电子邮箱等。充分重视他们提出的各种意见与建议,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采纳建设性的意见,不予采纳的也需及时告知原因,做到以理服人,不能草草了事。

3.建立程序性制度

除管理制度实行民主化之外,高校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还需要建立具有关键作用的程序性制度,每项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修改以及废除都需要严格遵守既定的程序,从而才能保障管理制度的正当运行与正确执行。

4.落实民主监督

落实教职员工的民主监督权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开、公正、公平。公开制度内容、公正公平的执行相关程序,教职员工只有享有知情权,才能发挥监督权。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好的制度可以抑制恶人恶性,不好的制度不仅好人无法做事,甚至会令其向坏人发展。如果管理制度切实关注了教师的价值与利益,就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内在潜力,在工作中遵循公平竞争,实行优胜劣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高校现存的问题缺少对教职员工的人文关怀,因此,人文关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完善岗位聘任制

完善岗位聘任制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充分体现,也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体现。在实行岗位聘任制时,应明确岗位聘任原则,即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淡化身份、择优聘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岗位竞争过程中要秉承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岗位责任,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样,校方要根据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上岗应聘条件等。

教职工明确岗位责任和聘任条件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各教职工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得技能应聘上岗,展开良性竞争;二是,为教职工的积极进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岗位的应聘条件虽是硬性规定,但如果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确实突出,也可以破格录取。

(二)完善激励机制,促其发展

1.分析教师个性需求,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

任何一种激励或者奖励机制都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求五层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波特-劳勒模式等都是奖励机制的理论来源。不同于其他行业,与物质奖励相比,高校教师更加注重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心理层面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层面,他们需要学生的尊重和大众的理解。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物质回报,更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学术上有所贡献,实现精神追求。以相关理论为导向,高校的人力部门需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计划薪酬结构,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所得应形成正比;第二,深入了解教职人员的需求。在物质方面,关注他们的生活所需,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精神方面,理解并尊重教师工作,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既有教师的高层次岗位,也有管理的高层次岗位。

高校人力部门不仅要建立健全人事管理政策,全力贯彻相关的政策制度,也要制定激励奖励措施,为表现突出的教职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此外,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奖励教职员工,广泛采纳意见,寻求他们的意愿。只要奖励措施张弛有度,教职员工一定会坚守工作岗位,坚定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从而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

2.科学评优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科学考评

从教学的质和量这两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诸如教学、科研等可以量化的考核项目以分值计算,分值越高,工作表现越优秀。对于那些不能量化的考核项目,如工作态度、教师德行等,采取人员投票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人员由学生及其他教职员工组成。最终将这两种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做出最后评选。

3.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激励教师的个性发展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需要一定环境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高校只有营造有助于教师发展、满足教师需求的校园环境,才能有效的激励教职员工,从而提升教师管理质量和水平。尊师重教是大学校园应有的校园氛围,此外,崇尚学术自由、鼓励个性发展、积极创新、尊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公正、组织信息交流与学术交流、给予不同形式的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人文关怀能将高校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注重教师、学生和其它相关人员的相处情况,主要目标是通过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的重要价值。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的今天,必须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理念上,更体现在切实的管理行动上,实现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1]王晨军.伦理视角下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7):37-39.

[2]黄朝晖.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J].文学教育(中),2014,(01):60-61.

[3]许书颖.浙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文化差异敏感度研究及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280-282.

[4]冯宁,刘倩.双因素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9):48-49.

[5]孔养涛.从传统经验到人文关怀,教师管理理念的时代转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117.

Research on Modern Colleg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ith Humanistic Care

LI Si

(TianjinOpenUniversity,Tianjin,300350)

it has been a scientific choic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ith humanistic care in the new ear,due to the sharp situation in social competition.It meets people’s psychological demands to pursuit personality development.The paper makes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meaning of humanistic care.College teaching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measures to integrate humanistic care into modern colleg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humanistic quality,democratic management,management system.It is hopeful that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of modern college management.

humanistic car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016-07-06

李斯(1983-),男,汉,辽宁人,助理研究员、工程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47

A

1673-582X(2016)10-0047-05

猜你喜欢

教职工关怀管理人员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