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概貌、问题及对策

2016-02-13李锦云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海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问题

李锦云

(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4)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概貌、问题及对策

李锦云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总结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过程,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提高其传播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问题;对策

一、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回溯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创造物,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具体可以划分为宗教信仰文化、民族艺术传承文化、衣食住行生活文化、民族科技工艺文化、礼仪及婚姻家庭文化以及节日文化等6个门类[1]。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软实力”呈现的重要元素,其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而深远。

(一)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早在两汉时期,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开辟了陆路丝绸之路,将汉朝文化传递到西域诸国。唐玄宗时期安西都护府都督高仙芝与大食国的战争中,将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世界,取代了西方的羊皮和纸草,带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2]。在古代民族文化的对外输出过程中,民族文化不断融合。

蒙古人在古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作用显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通过武力扩张版图,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横贯欧亚的强大政权,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统治了整个西域地界,他们将很多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如印刷术、火药、纸币等。另外,在蒙古人西征过程中,很多中国的绘画传入中亚、西亚,其中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的细密画就受到我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元代游历我国西南地区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其著作《马可波罗行记》第二卷中详细记载了其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游览见闻,包括访问建都州(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大理的见闻,也有沿途各民族风情的记述,足以证明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对外国人的强大吸引力。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极盛时期。郑和作为回族优秀的航海家和佛教徒,随着其远航足迹所至,亦将回族文化和我国佛教文化很好的传递到海外。明清时期,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至1773年间,耶稣会先后有约500名传教士来华[3]。这些传教士客观上起到了沟通文化的作用,不但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将我国各民族文化,如歌舞、器乐、礼仪风俗等,传输回本国,满足了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的向往。

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最大特点是作为一种政治附庸,无论是元朝的东奔西突、扩展疆域还是明朝郑和的下西洋,亦或是明清时期传教士的客观传播,其主要目的并非文化交流,而是政治修好与扩大政治版图。此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只作为一种吸引外邦归附华夏中央政权,展示东方奇特魅力的一种政治工具。其传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都仅仅局限在歌舞升平的视觉奇观和艺能方面,并不涉及各个少数民族的精神内核及民族差异性。

(二)近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随着清政府政治、军事上的被动挨打,列强用武力分割中华版图的同时也将魔爪伸向灿烂的中华文明实体,一大批文物古玩、典章古籍被列强劫掠搜刮转移到海外。这些物质文明实体只有少数是通过正常的渠道外流的,而多数则是通过不正常渠道流失的。例如,动乱时期外国探险家的掠夺和收购、战争引发的文化浩劫、列强的巧取豪夺以及文物贩子的走私偷运等。另外,随着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以及跨界民族的产生,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也随之外流。如今,它们或静静的躺在各国的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中,成为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印证,或者随着外迁海外的族群融入异族文化圈中成为海外族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外流实物主要是文献藏品,分为文本文献与口碑文献两类。文本文献“包括书契、经书、方志、谱碟、书法、绘画、碑铭、拓片等纸质和其他不同材质记录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料。如中国苗族与瑶族曾大批迁徙到东南亚及欧美,本民族的神话、史诗等口传文化及相关手抄本就随着迁徙人群进入居住国”[4]。

在近现代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术性海外传播活动。它得益于国门大开后海外传教士以及仰慕中华文明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采风、田野调查等学术活动。这一传播过程持续时间长、传播效果好,成为以上非正常传播的重要补充。这一过程至今仍旧是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1860年,英国人布拉克斯顿(T. Blaekiston)考察了长江上游,其著作《扬子江五月考察记》详述了彝族、苗族的体质与风俗。

在此时期,中国在国际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其文化的海外传播呈现出被动、无奈、无为的状态。清政府政治上的昏聩让传播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难以起到扩大华夏文明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当然,从学术研究以及文明多样性的角度看这段历史,其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化、现代化传播以及搭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平台客观上起到正面效果。

(三)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主权得到确立,外交事业逐步展开,常态化、正规化的文化对外交流活动成为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软实力”的呈现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少数民族文化也成为我国政府全面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7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指出:“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5]。从此,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走向繁荣。

新时期民族文化海外传播呈现出双向互动的趋势。一方面,外国研究者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调研考察活动更加频繁。改革开放之后,学术性传播活动越来越频繁。日本相继出版了大量人类学著作和刊物。“1983年4月,西胁隆夫创办了日本第一家专门介绍、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日文刊物《中国少数民族文学》;1999年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了《亚洲游学第9号特集:少数民族之谜的历史》等等”[6]。此时期的学术性传播不但规模大,而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包括专著、调研报告、期刊、游记、文学作品等),调研地域广泛(包括西南地区、中东南地区、新疆、西藏、台湾等)等特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构想逐步落实,掌握传播主动权的国人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活动,并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开展了多主体、多层面的传播。

二、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渠道单一,传播力量分散,缺乏合力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主要依靠政府渠道的推行,没有整合利用民间的公共外交资源。缺乏进行文化营销的市场主体,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机制,缺乏海外合作、海外代理和文化营销的网络体系。这种情况一方面容易引起海外观众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感,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资金供给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再则,我国的传播平台国际影响力不强。尽管许多民族纪录片、民族电影在国际上获得奖项,但是这些奖项的全球影响力不够。许多海外获奖的作品也是搭载“中国热”或者“中国影展特别单元”推介给海外观众的,真正进入大型院线的作品非常少。

2.民族文化海外传播主题单一,传播内容失衡

目前呈现在海外观众面前的都是一种“被美化的”、“被解构的”和“被想象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过滤掉了“魅力化”的主题,选择服饰、歌舞、景观等符合海外观众心理期待的部分。以民族电影为例,“影片很大程度上是自觉靠拢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语境,满足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尤其是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想象与认知。”[7]再有,民族间的文化传播话语权失衡,多集中在蒙、满、回等民族,而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则鲜有人问津。再次,忽略了对少数民族经典的开发。我国拥有享誉世界的三大民族史诗(《格萨尔》、《玛纳斯》和《江格尔》),还拥有享誉世界的民族文学作品(如《福乐智慧》和《阿凡提的故事》),但以此为题材的影像作品却鲜有呈现。

3.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效果差

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存在明显的单向传播情况,缺乏沟通反馈机制。海外观众在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形成的刻板印象长期难以得到纠偏,传播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也面临困境。另外,在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忽略了受众的文化差异,缺乏国际视野,忽略了不同国度对中华少数民族文化的不同兴趣和需求,这使得民族文化传播缺乏适应性和针对性,难以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和亲和力,甚至会造成文化误读。再则,对于海外出现如《西藏七年》、《困顿》等诋毁污蔑我国民族政策和国家形象的作品,表现出反驳能力差、反应滞后等问题。

4.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专业人才队伍不强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主要依赖官方渠道和政府主体,民间学术团队、企业社团力量式微。在现有传播群体中,缺乏既了解民族文化又熟悉传播规律的人才。而且,东西方文化间、族际文化间巨大的差异也成为制约文化海外传输的障碍。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必须克服文化异质性障碍,音乐歌舞、影像服饰等应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首选媒介。但是,这些媒介远不能承载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表达使命。此外,文化翻译因为能最大程度保持文本的“原滋原味”而成为以上传媒的有力补充,但是目前很多海外少数民族文献以及经典作品的翻译都难以精准表意,较大的“文化折扣”,这势必影响传播效果。

5.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市场化程度低,缺乏产业化运作

由于市场化程度偏低,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尚未形成畅通的渠道和固定的模式。海外少数民族文化推广中心等有固定地点、固定经费来源的机构比较匮乏。而专职承担桥梁、推广民族文化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长效性和常规化运作。

6.对新媒体的开发利用严重滞后

新媒体已然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沿阵地。但是,我国涉民族类网站十分落后,内容和形式,乃至符码使用都缺乏国际化视野;手机媒体的开发使用更是处于空白。并且,相关部门对新的传播载体关注度严重缺乏。

(二)少数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1.培养专职专业的民族文化海外传播团队

相关部门(外交部、国家民委、广电总局、宣传部)应创设一个常态化、正规性的民族文化外宣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质以及海外传播活动的规律,培养定向外宣人才。通过各部门联动,培养既了解各个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态,又熟悉受众心理和翻译规则的专职专业人才。

2.统一传播内容和主体,加强民族性和国际性

各族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宣传应避免“模板化”,要挖掘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注重内容的创新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传播。目前,我国忽略了民族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播。因此,要在保持现有传播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民族文化的差异化特征,展现民族文化独特性,并用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加以展现。

另外,传播主题既要坚持民族性又要兼顾国际性。如影片《季风中的马》,将少数民族地域特性与现代化生活的冲撞以及取舍作为主题,既向海外观众展示了蒙古草原,又能思考城镇化与民族特性保存之间的关系。这样具有“普适性”的话题容易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也易于海外观众接受。

其三,走“国际化形式、民族化内容”之路。例如,2011年全球上映的影片《雪花秘扇》,通过国际化运作来呈现“女书”的魅力。海外文化传播要以满足海外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因此用国际化形式运作和包装民族化内容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3.建设“以官方为主,民间积极参与”的渠道

我国民族文化海外传播的格局基本形成,各种传播形态都初具雏形。但要协调渠道间传播的侧重点以及传播份额。比如,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官方可以主动向民间文化机构、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私募资金甚至有实力的个人、企业法人提供合作意向,共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另外,“我国己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8]。这个已经成熟的平台应加入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阵营中来,通过选派少数民族优秀教员开设民族文化相关课程推广民族文化。

4.加强目标市场调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提升传播效果

地域或国家不同导致语言习惯、接受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要细分市场以调整传播内容和策略。另外,要确立新的传播观念,既保持原有的“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就传播什么”的理念,将民族文化精品推向世界,又要注重对目标受众和市场的调研,树立“你想要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就传播什么”的理念,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以及传统媒体搭建的传播网络,调整后续传播内容及活动。

5.推动民族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民族文化市场竞争力

我国商业性演出交流始于1979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通过和国际上专业的演艺公司、影视公司、出版企业等合作,以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为题材,扩大我国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

6.形成传统媒介、新媒介联动的传播格局

应继续加大传统媒体的规模,提升使用效率,并积极开发新媒介。可以针对不同海外文化市场设计特色网站和手机APP客户端,利用网络的全球互联性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信息资源广泛开发潜在客户,借助新媒介的力量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参考文献:

[1]裴圣愚.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3).

[2]张信刚.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N].中华读书报,2014-04-12.

[3]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49.

[4]梁艳君,张春杰,胡欣.少数民族文化经典海外流传现状调查与影响力分析[J].中国报业,2012,(20).

[5]杨利英.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杂志,2009,(12).

[6]崔莲.近20年来日本有关中国少数民族研究文献简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2).

[7]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艺术,2009,(1).

[8]顾茅.孔子学院走向世界[J].炎黄纵横,2011,(7).

(责任编辑黎帅)(责任校对白俊骞)(英文编辑谢国先)

Profil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versea Propagation of Ethnic Cultures from China

LI Jinyun
(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

Abstract:The oversea propagation of ethnic cultures from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various forms.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process of over-sea propagation of ethnic cultures from China, presents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offers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future propagation.

Key words:ethnic cultures, oversea propag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116-04

收稿日期:2015-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李锦云,女,中南民族大学讲师,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民族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海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问题
从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看东西方文化的认同构建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参考消息》中的中国电影及海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