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独具特色的政治史研究专著
——吴汉全3卷本《中国现代政治史》评介

2016-02-13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专著评价

胡 倩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



一部独具特色的政治史研究专著
——吴汉全3卷本《中国现代政治史》评介

胡倩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00)

摘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汉全3卷本《中国现代政治史》展示了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宏大场景。该书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在大政治视域中呈现现代中国政治演变的历程;二是对现代中国的政治演变规律作出创造性的解读;三是以独特的诠释理念与范式对待相关的史料;四是将国共关系置于现代中国政治演进的关键位置;五是注重现代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格局关系的揭示。吴汉全的这一著作,将中国现代政治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为中国现代政治史建成一门学科打下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中国现代政治史;专著;评价

吴汉全教授所著3卷本、120万字的《中国现代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的集大成著作。该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大政治史框架下系统地描述了现代中国政治演进的历程,展示了这一时段宏大的历程场景,为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该著鸿篇巨制,整体通贯,阐微求圆,尤其是在政治现象的描述、政治现象规律的揭示、史料的创造性诠释、社会史的研究理念、中外政治的对接等方面,显现出作者的独特之处。细致阅读这部著作,觉得该著有这样几个重要的特色。

一是在大政治视域中呈现现代中国政治演变的历程。研究政治史首要的在于能够梳理政治现象的演进历程,然后才能进到对政治演进规律的研究,因而政治现象演进历程的叙述仍然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问题是,何为政治现象?换言之,政治现象的边界如何?这直接关系到对政治现象的呈现。在既有的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研究中,大致有两种解读模式:一种认为政治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主的演进,其理由是现代政治的核心是民主战胜专制,故而将政治史叙述为民主演进史;一种认为政治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的变迁,其理由是政治的内容虽然极为广泛,但最终皆落实到政治制度上,并以政治制度来规范社会上的政治生活,故而将政治史解读为政治制度史。吴汉全的这部《中国现代政治史》著作,是以“大政治”来解读政治现象,认为举凡政党活动、阶级力量变化、政权交替、政治制度变迁、政治思想演进以及战争及外交等活动,皆为政治现象演进的具体表征,故而该著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民主演进的政治史,也不是政治制度变迁的政治史,而是现代中国的众多政治现象具体呈现并发生交互作用的政治史。正是基于“大政治”的研究视域,该著提出了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的分支学科问题,认为有“关于中国现代政治变迁的一般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阶级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政党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治国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外交问题的研究”“关于现代中国军事问题的研究”等八个分支学科[1]2-5。该著基于“大政治”的研究理念,将现代中国的政治现象的相关问题,分别置于该著的各章之中,从而形成了24章的著述构架。这24章是,第一章“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社会”,第二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三章“军阀的混战和政治争斗”,第四章“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启”,第五章“国民革命高潮的掀起”,第六章“北京政变与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第七章“北伐战争的凯歌行进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第八章“国民革命的失败”,第九章“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的局面”,第十章“苏维埃革命的开始”,第十一章“国民党军阀的混战及中间政派的活动”,第十二章“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第十三章“九一八事变发生及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第十四章“国民党统治的法西斯化和官僚资本的形成”,第十五章“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与蒋介石的对日外交”,第十六章“曲折中的苏区革命及红军长征”,第十七章“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国内和平的实现”,第十八章“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第十九章“相持阶段的中国抗战”,第二十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第二十一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二十二章“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局面”,第二十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第二十四章“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该著底蕴丰厚,气势恢弘,体例严密,构架有致,既反映了现代中国政治现象的基本内涵,又描述了政治现象变迁的轨迹,立体地呈现了现代中国政治衍化的整体态势,可谓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政治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二是对现代中国的政治演变规律作出创造性的解读。任何学问只有进到规律的研究,才能上升到科学的层面,这对于政治史的研究也是一样。换言之,研究现代中国的政治史不仅需要描述政治现象演变的历程,而且需要将研究工作更进一步,上升到对现代中国政治演变规律的研究,这乃是学术研究的终极追求。吴汉全的这部《中国现代政治史》在描述现代中国政治现象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将现代中国政治演进规律的研究作为目标,力图在政治现象的演进中梳理出趋势性的方面,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譬如,该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具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基础。其依据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与国内新式教育的兴起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领袖群体”;二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创建提供了指导思想”;三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与五四运动的政治实践为中共的创建准备了干部条件”;四是“中国工人阶级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成长起来奠定了中共创建的阶级基础”;五是“近代中共民族危亡的形势及政治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中共创建的政治条件”[1]137-153。又譬如,该著认为中共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公信力,其表现:一是“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中共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二是“中国的中间派人士增加了对中共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全国人民对中共领导抗战的期望值空前提高”[2]994-998。该著以大量的事实说明,现代中国政治的演变有着其基本的规律,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乃是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诚如该著所说:“现代中国的政治生态是在特殊的条件下不断变动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崛起和新民主主义政权在全国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的面貌。这是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论,这是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途径的必然选择。”[2]1190这就将研究工作提升到对现代中国政治演变规律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该著对于现代中国政治演进规律的研究,既有宏观上的整体探索,同时也有微观上的细致分析,从而将规律性的研究推进到具体的层面。譬如,该著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连续犯“左”倾错误,有着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思想认识根源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就社会历史根源而言,有三点原因:一是由于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延续两千多年的国家,从1840年起又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由于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愤怒;三是由于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严重不满。就阶级根源而言,有两点原因:一是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经济上“农业占主要地位”、阶级结构上小资产阶级及其广大的国家;二是中共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占大多数,即使在工人群众和工人党员中,小资产阶级的影响也相当深。就思想认识根源而言,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在建党过程中理论准备不足,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不高,缺乏辨别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二是由于那时的中共还处于幼年时期,一些党的领导人还不善于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是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是苏联和西欧的经验;三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缺乏党内斗争的经验,在批判党内错误思想时没有在思想上解决问题,而是过于追究个人责任,着眼于组织处理,实行惩办主义;四是因为党内骄傲情绪的滋长。此外,共产国际指导上的错误对中共党内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也是有影响的,如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内“左”倾错误估计不足,依然坚持右倾是各国党的主要危险的观点,而共产国际在1931-1934年间更是向中共党内发出许多“左”倾错误的指示[3]525-527。又譬如,该著认为国民党在抗战相持阶段走向腐败也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四:“第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性所决定的”;“第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特别是抗战相持阶段所采取的积极反共的政策,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第三,国民党的政治独裁体制,权力高度集中,缺乏应有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这就使得权力高度膨胀,其后果必然是走向腐败”;“第四,官僚资本的膨胀,大批官员大发国难财,经济的恶化又促进其政治的腐败”[2]928-929。再譬如,该著认为解放战争时期中间人士所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即中间道路)的破产,也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该著指出,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民主局面,而国共两党政治上的对立,更给了各民主党派发展的机会。但在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在国共两党处于军事大决战的情况下,此时企图在国共两党之间谋取政治发展的空间也就不现实了,中间路线的破灭也是历史的必然。其原因就在:第一,“中间道路为帝国主义所不容”;第二,“中间道路也为社会主义所不容”;第三,“中间道路也为国民党政府所反对”;第四,“中共对中间道路也是不能接受的”[2]1101-1102。可以说,该著正是在规律问题上有着具体入微的探索,才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三是以独特的诠释理念与诠释范式对待相关的史料。政治史研究属于史学的专门史范围,需要按照史学的要求来处理和运用相关的史料,才能在对政治现象作出新的诠释的基础上呈现政治演进的历程,并进而探寻政治演进的规律。吴汉全的这部《中国现代政治史》著作,广泛搜罗史料,不仅征引了彭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及其他相关的学术资料,而且对于新近出版的26卷本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加以充分地使用,同时又参考《蒋介石日记》中的一些材料,对有关史实加以细致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该著十分重视对相关史料的诠释,在诠释中加以使用材料,显示出娴熟的史料处理技能。譬如,该著对于《蒋介石日记》的使用,就有着独特的诠释范式,使蒋介石的政治态度及相关政策得以细致地呈现出来。由于1927年4月2日的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会议在“四·一二”政变酝酿中有着的特殊位置,因而也就需要将这次会议的情形弄清楚,才能具体地说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过程。但既有的研究,因为缺乏档案文献,也只是一带而过,并未深究此次会议的细节。该著在叙述“四·一二”政变酝酿过程时,力图将4月2日的会议情形说清楚,遂征引了蒋介石在1927年4月2日的日记:“讨论共产党事,为本党计,非与之分裂不可也。晚开中央监察委员会,弹劾武汉党部与政府。”接着,该著又使用蒋介石1956年所著《苏俄在中国》一书关于清党一事的记述:“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业于四月二日在上海召开全体紧急会议,由蔡元培先生主席。吴敬恒先生提出共党谋叛证据案,出席各委员亦报告共党在湘鄂赣浙皖及上海各地,受共产国际指使,破坏革命,扰乱社会的违法事实。会议乃一致决议,咨请中央执行委员会,采取非常紧急处置,将各地共党首要危险分子,就近知照治安机关,分别看管,制止活动。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随即决议清党。”[1]324-325正是因为征引了蒋介石日记中的相关内容,并与蒋介石所著《苏俄在中国》中材料的互相印证,有关1927年4月2日会议的情形才得以显现出来,从而又说明了“四·一二”政变是经过密谋策划出来的反共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的重要步骤,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的蒋介石有着如何的反应呢?该著征引了蒋介石1931年9月19日的日记:“昨晚倭寇无故攻击我沈阳兵工厂,并占领我营房。刻接报已占领我沈阳与长春,并有占领牛庄消息,是其欲乘粤逆叛变之时,内部分裂,而侵略东省矣!内乱不止,叛逆毫无悔祸之心,国民亦无爱国之心,社会无组织,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以理论,决无存在于今日世界之道,而况天灾匪祸相逼而来之时乎!余所持者,惟一片爱国心。此时明知危亡在即,亦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同时又征引了蒋介石9月20日的日记:“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以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作者在征引了蒋介石这两则日记后给予了分析,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第一,“蒋介石表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第二,“蒋介石将日寇侵略东北的责任归咎于‘粤逆’”;第三,“蒋介石对自己过去在内政外交上政策有了一定的反省”;第四,“蒋介石没有武装抵抗的想法”[3]537-538。接着,该著又征引蒋介石9月21日的日记:“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及9月23日的日记所记载的与张学良代表万福麟的谈话:“与其单独交涉而签丧土辱国之约,急求速了,不如委之国际仲裁,尚有根本胜利之望。”该著征引蒋介石的这两则日记,进一步说明蒋介石此时的“公理之战胜”思想业已占了主导地位,遂把解决东北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国联的“国际仲裁”。关于上海的“和平统一会议”情况,是国民党政治历史中的一个关键之点,该著使用蒋介石日记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虽然蒋介石在表面上表示支持上海召开的“和平统一会议”,但实际上这次会议并非是蒋介石所期待的,尤其是想到自己即将下野感到很是不快。蒋介石在会议召开这一天即1931年10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当此国难,决心负责到底,任何诽谤,在所不计。”蒋介石说自己“决心负责到底”,并且表示不怕“任何诽谤”,这是说他不打算下野。1931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又写道:“吾人惟有忍辱负重,以尽职责,虽举世非之,而亦不能动摇我坚定之志。完成革命,挽救危亡,惟在此一片坚决之心耳。”这表明蒋介石对于上海“和平统一会议”无论有怎样的结果,而自己是决定又不引退了。该著还利用蒋介石日记,进而分析了蒋介石在上海“和平统一会议”期间对胡汉民的态度。该著指出,在上海召开“和平统一会议”期间,蒋介石在日记中对于粤方做过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形成宁粤对峙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粤方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胡汉民之捣乱不法”的缘故。这反映蒋介石对胡汉民的不满情绪有了进一步的增长。1931年10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胡汉民之捣乱不法,阴谋行动,不特使余个人置于死地,且必欲毁坏党国,将总理革命至今所有革命之历史毁灭无余。小人不可与同群,信乎!”显然,在蒋介石的心目中,胡汉民是“小人”,故而“不可与同群”,流露出对胡汉民极度怨恨的心情。蒋介石算是比较重视自我反省的人,但他在宁粤对峙问题上,将主要责任归咎于胡汉民。这可见蒋介石对自己并不作认真的反思,也不检讨自己的责任与问题。蒋介石由于将宁粤之争的责任全算在胡汉民的头上,因而在考虑如何使胡汉民“就范”之策,并预定给其“叛乱革命”的罪名。蒋介石在1931年10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粤方全为胡汉民一人所阻碍,而汪、孙则愿来合作,以不愿与胡破脸,故不敢明白表示,当使之有迂回余地。对粤应决定方针:一、如其愿就范,不破裂,则暂维统一之局面,固于对外有益也;二、如其不愿就范,必欲破裂,则避免内部纠纷,使之回粤自扰。胡汉民已成过去,而其过去历史,为阻碍总理,反抗总理,今则欲灭亡本党,叛乱革命,无足计较也。”该著正是基于对蒋介石日记的解读,得出这样的结论:“蒋介石的分析也有很大的不到位之处,汪精卫、孙科纯然是因为利益问题而与胡汉民结成反蒋同盟,并非‘不愿与胡破脸’而没有走到蒋介石一条路上。不难看出,蒋介石始终把宁粤之争看成是他与胡汉民争政治地位之争,说明他把胡汉民始终看作是政治上的敌人。”[3]553-554吴汉全的《中国现代政治史》不仅在广阔的视域中征引史料,而且对于史料的征引是很有特色的,限于篇幅,这里仅就该著征引蒋介石日记的情形予以举例说明。

四是将国共关系置于现代中国政治演进的关键位置。政党在现代政治演进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这在中外近现代政治史研究中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吴汉全的《中国现代政治史》是以大政治视域阐述现代中国政治演进的历程,突出了政党在政治变迁中的主导地位。该著指出:“政党是阶级的先锋队,是阶级在整体上自觉之后集成的政治组织,担负着领导本阶级的政治使命,但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这也说明传统社会中阶级的自觉不够。现代政治是政党主导下的政治,现代政治变迁主要地表现为政党与政治生活关系的变迁。现代中国的政党主要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此外还有不少民主党派,这对现代中国政治变迁起着主导性作用,因而需要专门就现代中国政党独立地进行研究。”[1]3又指出:“中国现代政治演变是在政党主导下推进的,这强化了中国现代政治演进的现代性特征。研究政治特别是现代政治的演变,不能不考虑到政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判别社会中一种政治是否是现代政治,固然可以从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以及社会中是否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等方面来分析,但极为关键的还是要看是否有政党活动及政党在政治变迁所起的作用。因为,就现代政治发展的一般情形而言,所谓的现代政治大体上都是在政党作用的政治,故而不可离开了政党的活动。更进一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或者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识。具体到现代中国政治而言,共产党、国民党以及民主党派对现代中国政治的演变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并且在政党相互关系的历史中贯穿着民主与独裁、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2]1189基于政党在现代政治变迁中的主导地位,又联系到现代中国政党的实际状况,吴汉全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中不仅将政党活动作为主要的方面,而且将国共关系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譬如,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问题,该著不仅叙述了国民党改组的过程,而且也以相当的篇幅说明中共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该著指出,在苏俄、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共合作处于酝酿之中,并以国民党改组工作的进行作为显著标志,这之中有几个关键性环节,一是中共西湖特别会议,二是《孙越宣言》的发表,三是中共“三大”的召开,四是国民党改组工作的开始。该著认为,中共西湖会议作出的“党内合作”的决议是正确的,是“中共关于国共合作形式问题的重大决策”;而中共“三大”确定的以党内合作形式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推动了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促进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为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必要的准备”[1]192-194。又譬如,关于中共与国民革命的关系,该著认为国民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积极组织之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国民党这个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和实现的”,因而“离开了中国共产党这支新生的政治力量,要有效地开展国民革命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个结论,该著从四个方面予以论证:“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根据历史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基本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在组织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并帮助国民党整顿和建立了各组织”;“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起来的”;“在军事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组织和努力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当然,该著也基于历史事实认为中共在国民革命中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当时还处在幼年时期,同时也由于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主要是在军队和政权问题上,因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中国共产党没有能够认真积极地去争取领导权。特别是到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错误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终于失败。”[1]355再譬如,该著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以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为研究个案,并基于国共关系演进和各自的政治策略来分析,得出了三点重要结论:第一,“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被迫向中共让步,主动表示要缓和国共双方的紧张局势,说明蒋介石在抗战时期对中共的政治策略,基本上还是用政治手段解决中共问题,主要的不是武力进攻”;第二,“中国共产党对于蒋介石及其国民党的政治策略,采取的是维持与国民党的合作,尽最大的可能将国民党团结在抗日的阵营中”;第三,“中国共产党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不仅制止了时局的逆转,使得蒋介石、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而且在国内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共的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公信力空前提升”[2]882-883。该著正是在“政党主线”之中叙述国共两党的历史,充分考察国共两党的政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现代中国的政治表现出政党活动的显著特色。

五是注重现代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格局关系的揭示。现代中国政治与传统中国政治不同,不是在相对隔绝的状态下发生,而是在世界现代政治格局之下演进的,故而中外交往关系也就成为中国现代政治变迁的大环境。吴汉全的《中国现代政治史》立足于现代中国社会,但也十分注重世界政治格局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并在中国与世界的交互关系中叙述现代中国的政治现象。譬如,该著认为北伐战争之所以进军神速并取得重大胜利,除了“北伐战略部署和战略方针之正确”“北伐军各路互相配合,英勇善战”“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持”“敌人内部不统一”外,还因为得到“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由于此时的“帝国主义未能直接地大规模地干涉”[1]298-299。又譬如,抗战时期中美关系对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于国民党政府的内政外交乃至对于共产党的政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该著就“开罗会议与中国大国地位的承认”“1944年6月华莱士访华”“美国军事观察组赴延安”“罗斯福的‘紧急建议’与史迪威事件”“赫尔利‘调解’国共关系”等相关事实予以梳理,认为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对华采取了两面政策:“一方面,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独占中国的侵略战争,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威胁到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赞助和支援中国抗战,给国民党政府以贷款和军援,企图借中国拖住并消弱日本,以保持其在中国和远东的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在宣布‘完全中立’的基本国策同时,又大量供给日本战略物资。此间,美国还与英国一起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实行‘绥靖’政策,以牺牲中国的利益,而换取与日本的妥协,并企图把战火引向苏联。”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又采取了新的两面政策:“一方面,它与中国结盟,向国民党提供物资和武器,支援中国抗战,利用中国的力量能够拖住日军的主力;另一方面,又利用盟国的关系,加紧控制中国,以便在战后取代日本并进一步独占中国。”美国在抗战时期的对华政策,中共问题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所不同:“大致说来,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其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对中共的打压政策,以确立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欲利用中共这支抗日力量来对付日本侵略者,以减少美国在太平洋及远东地区作战的损失,因而表示与中共合作抗日,并阴谋在合作中软化和控制中共。当遭到中共拒绝后,美国则公开同蒋介石合作,赤裸裸地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997该著对于美国在抗战时期对华政策进行分析,说明了美国对于现代中国政治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再譬如,关于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的前景问题,该著认为战后国际斗争的新格局及美苏的对华政策起着很大的作用。战后国际斗争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帝国主义力量大为削弱,殖民主义体系瓦解;二是美国是唯一的在战争中本土没有遭到破坏的国家;三是社会主义苏联和世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日益强大。基于这样的认识,该著提出这样的判断:“战后世界上形成了美苏对立的基本格局,但最现实、最尖锐的矛盾并不直接表现在美苏之间,而是存在于美苏之外的广大中间地带。这是战后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正是有这样的判断,该著进一步认为美苏对中国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该著说:“美国和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国,它们的对华政策在当时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在亚洲首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希望中国能够在战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并且是亲英美的政府,妄图变中国为它的附庸和称霸世界的战略基地,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伙伴。因此,此时的中国也就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苏联也十分注意中国在国际斗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其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远东和平与苏联东部边界的安全,为了获得在《雅尔塔协定》里的权益,也必须采取拉拢国民党的政策。美苏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所制定的对华政策,都严重影响着当时的中国政局。”[2]1001就全书来看,作者将国际政治格局与中国政治演变联系起来,揭示了世界政治变动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从而使该著关于中国政治的研究鲜明地具有世界政治变动的眼光。

吴汉全教授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撰写这部3卷本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著作,以其广阔的研究视域、求实创新的理念和勤勉的治学风格成就了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中共党史研究名家张静如先生在该著的“序”中评价:“吴汉全的这部《中国现代政治史》著作,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现代中国政治变迁史的成果中,很有分量的一部学术专著,将中国现代政治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为中国现代政治史建成一门学科打下了很好的研究基础。”笔者认为,吴汉全的这部《中国现代政治史》专著是开展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性著作,并相信该著的学术价值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吴汉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吴汉全.中国现代政治史: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吴汉全.中国现代政治史: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校:白丽娟)

A Unique Monograph on Political History Research: A Comment onModernChinesePoliticalHistory(3 Volumes) by Wu Hanquan

HU Qian

(Institute of Marxism,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China)

Abstract: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3 volumes), produced by Professor Wu Hanquan and published b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shows the grand scene of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book has the following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firstly,the book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evolution for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 secondly, it interprets the rules of the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evolution in a new light, thirdly, it treats related historical data with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fourthly, it pla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in the key posi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evolution, and lastly, it lays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dern China’s politics and the world political situation. This work will promote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history to a new stage, and lay a solid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the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history.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monograph; review

作者简介:胡倩(1989-),女,江苏大丰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016)02-0021-06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6.02.005

猜你喜欢

专著评价
专著《众神狂欢》节选(评论)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专著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专著推介
一部体现新理念与新实践的音乐教育专著——评《走进音乐课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