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016-06-20珊,杨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力经管类普通高校

陈 珊,杨 春

(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陈珊,杨春

(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构建了高校教改五力模型,基于该模型剖析了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层症结,同时按照该模型所揭示的力量结构,提出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经管类本科专业;困境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软着陆”的情况下,国内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具体到地方普通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如何改革?本文试图将这两个问题联立起来分析,并对后者改革的出路进行重点探讨。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有近1 200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55所(不含民办和跨地区学院),超过80%的普通本科院校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1]。在这种“校校办财经”的格局下,许多学者和教师探索了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这些研究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先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再提出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如马翡玉从课程教学环节入手,基于目前教学环节存在的六大类问题,提出了根据学科培养目标确定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教学改革方案[2];伍星华剖析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学习效果评价、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等五方面设计了教改方案[3];赵艳等分析了经管类专业改革的社会需要和必要性,提出了实践教学考核改革的概念,并从考核体系、考核模式两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4]。另一类则是主要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新颖的和可操作的教改办法。如彭晓英等提出了以导师制为支撑,以就业为目标,基于创新特征的双动力机制和基于渐进式培养模式的传动机制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并通过效率评价机制对目标系统、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进行评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教改管理系统[5];闫娜借鉴生物学中生态链及生态系统的思想,从自然界中的食物链类推到人才生态链,模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和注重“教”与“学”之间生态链节点的经管类本科专业教学模式[6];张鼎针对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难教难学的现状,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采用分层教学和慕课、微课等现代教育技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7]。

虽然相关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但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方面是对涉及实施这些教改办法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未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经管类专业之间的区别。本文则试图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体制约束,探讨地方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改出路和办法。

三、高校教改五力模型

为了研究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教改的动力,本文借鉴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在分析高校管理层、学生、教师、政府和社会等利益各方的主要目标及各方都能接受的目标重叠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改五力模型,以描述高校教改五种激励力量,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教改五力模型

第一种力量是高校管理层实现事业发展的期望。高校管理层是决定高校发展战略方向和具体行动措施的最重要的力量。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的竞争基本是以科研学术水平为主(如各类高校排行榜的排名指标),但高校管理层仍然不会忽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因为人才培养毕竟是高校的首要任务。

第二种力量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目前高校教师呈现明显的双重压力。一是职称和考核的压力,要求他们必须有科研成果;二是教学的压力,起码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使他们不得不认真备课和讲课。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职称评定、奖励或考核等制度偏重于科研,这使得一些教师将教学放在底线位置,而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涵义中包含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教师成为教改的动力,是希望通过教改获得个人最大价值的实现。

第三种力量是学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获得的信息广,权利意识强,但“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淡化。从许多网上论坛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等各方面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一方面,许多学生“翘课”,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图书馆和自习教室“爆棚”。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群体蕴藏着追求自我成长的巨大力量,他们是最希望教改的一个群体。

第四种力量是社会需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供职于各类用人单位。但是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学非所用”,基础知识薄弱,“硬”技能和技术缺乏,而且沟通能力和工作态度也难以满足职场工作的要求。这与高校的培养方式和课程体系多年不变不无关系。缩小社会需求与高校培养模式之间的差距,也是促进高校教改的一个重要动力。

第五种力量是政府对高校进行资源分配、评审和考核的各类政策。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和教育改革,在各类政策文件中反复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和高校特色化发展,并加大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和其他激励力度。政府对推动高校教改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五力模型揭示:高校真正意义上的教改应该基于五方都能接受的利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规则。按此模型,可行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四个原则:①低成本;②能形成创新成果;③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生的就业;④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但应说明的是,目前国内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这五种力量对其作用较为均衡,这些高校的学生素质高,自我成长能力强,就业质量较好,所以问题尚不突出,因此上述五力模型更适用于地方普通高校。

四、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改的思路与办法

上述五力模型中社会需求和政府政策这两种力量,对地方普通高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作用力区别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及其经管类本科专业在另外三种力量方面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学生的特点。地方普通高校多为二本院校,受高考录取分数的影响,二本院校学生与一本院校学生相比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方面,二本院校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较弱,对以概念、模型和理论为主的学科知识兴趣不大;另一方面,二本院校学生,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看得见摸得着、有直接用途的具体事物和技能更有兴趣,也更善于掌握。他们在实践类活动、集体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表现得更为积极。此外,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更迫切希望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助于就业的“硬”技能。

高校管理层的特点。首先,地方普通高校在国内高校生态中处于颇为尴尬的地位,因为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得不到高质量的生源,政府的拨款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相对不足。在这种生态下,地方普通高校只能通过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等方式努力提升学校等级与排名,而在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上明显缺乏动力。其次,为了应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各类评估,保证招生规模稳定(也是教育经费的一个主要来源),高校管理层必然不会忽视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和改革,尤其重视形成创新性的教改成果。再次,由于经管类专业办学成本“较低”,高校管理层一般很重视这类专业的招生,也由于这些专业在许多地方高校大多较新,办学经验不足,所以管理层也愿意投入必要的资源支持这类专业在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教师的特点。由于地方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多是在短期内快速建立起来的,此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为应急之需引进的,因此这样的师资队伍有三个特点:一是教师数量不足,教学经验不足;二是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为青年教师,且教学工作量大;三是缺乏顶尖人才和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难以形成科研团队,加上学校品牌效应低,所以不易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综合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应该集中在如下两个方向:

(1)营造环境,设计制度。要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高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系统研究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对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中长期规划,分期分专业制定教改项目。以教改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整合教师和学生的力量,调动校内校外各方资源。完善教师参与和实施教改的激励制度和办法,将教改成果列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此外,对教师实施分类管理,也不失为一种兼顾激励教改和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例如,常州大学于2014年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研究型三类,学校针对不同类别的岗位,设计了不同的绩效标准,较科学地设置了教学、科研学术、荣誉称号、学生指导等因素的权重,教学科研上从要求“多而全”改为“高和精”,为“偏才”和“怪才”提供了机会。

(2)大力建设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教学、科研基础平台。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经管类专业的教改应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对于地方普通高校经管专业教师而言,取得有特色的科研成果的基本出路是与地方经济和行业紧密结合,在研究方法上以实地研究为主。地方高校经管类院系可将原有的学生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训基地进行整合,加强联系,丰富合作项目,逐渐形成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坚实平台。依托此平台,可以重点开展六项工作:一是每学期派遣数名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二是组织教师和学生编写管理案例,实行以理论为辅、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三是通过培训、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是与企业联合申报、研究各类科研课题;五是组织学生实习和社会调查;六是定期邀请企业家到学校授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2]马翡玉.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4(3):104-105.

[3]伍星华.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140-142.

[4]赵艳,韩丽萍,余娟.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改革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6):119-121.

[5]彭晓英,张庆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改革的研究[J].经济师,2011(4):134-135.

[6]闫娜.基于“生态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1(6):118-119.

[7]张鼎.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法探究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17):43.

(责任编校:李秀荣)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Disciplin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CHEN Shan, YANG Chun

(School of Business, 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establish a five-force model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universities, then , based on it, analyz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blems and las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undergraduate disciplin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 and teaching reform;undergraduate disciplin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陈珊(1981-),女,河南信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016)02-0106-03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6.02.023

猜你喜欢

五力经管类普通高校
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的思考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国滑雪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五力模型分析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波特五力模型在研判公司价值规避投资风险方面的应用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