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2016-02-13李迎涛
李迎涛
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李迎涛
摘要:随着国家足球发展战略的出台,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并发展校园足球及五人制足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制于各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基础的差异性,各大高校在推行五人制足球运动时,尚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本文采用多种调查统计方法,对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行开展现状加以分析探究,在梳理总结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云南省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现状;措施
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项目是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在国家高度重视足球运动发展,足球体制改革愈演愈烈的当代,高校理应肩负起夯实足球发展根基,丰富高校学生业务生活,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责[1]。因此,探究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发展状况,其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较为深远。
1.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研究
1.1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云南省1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及访谈法,结合各高校体育期刊及论著、云南省高校五人制足球竞赛实践及高校体育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对云南省10所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1.2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文从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教学及竞赛训练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2.1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教学现状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云南省10所普通高校中,仅有2所高校新建了专业的用于教学的五人制足球场,占比20%。但10所普通高校均配备多用或标准足球场,开设专业足球课程及足球选修课程的比例为100%。剩余8所院校在开展五人制足球教学时,主要选用标准足球场或学校篮球场,导致足球教学与篮球教学存在一定的场地冲突。在五人制足球运动教学师资资源配置上,10所高校均未设置专门的五人制足球教学课程,五人制足球运动专业课程在足球运动课程中占比为0%;教学教师主要沿用传统足球教学经验,学生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相关规则及技术动作应有技巧了解不深。
1.2.2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及训练实践情况
①竞赛情况
我国众多企业,如特步,李宁等,现阶段大力赞助校园五人制足球运动,高校五人制足球联赛自2011年起,在大学生体育协会及中国足球协会的扶持下,已具备较为完善的联赛组织及保障。作为云南省普通高校而言,其在云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引领下,每年在各高校内部举办一次五人制足球竞赛,获取云南省高校五人制足球冠军的高校代表队再参与到全面大学生五人制足球竞赛中。
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参赛队数量从2012年度的23支上升到2014年度的27支,参赛队伍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中[2]。其中,涉及到本文调查研究的10所高校中,云南师范大学及楚雄师范学院参与了云南省组织的每届大学生五人制足球竞赛,云南师范大学包揽了多届云南省省内高校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并代表云南省多次参与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竞赛,收获一次季军;昆明理工大学荣获一届云南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亚军;其余的7所高校并未全部参与云南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在全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中未有斩获。由此可见,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中,各高校间在竞赛水平上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除了3所高校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较强,水平较高外,剩余7所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缺乏高水平竞赛的机会及经验。
②训练情况
通过对云南省10所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数据:10所高校中无一进行全年系统训练,比例为0%;有8所高校实施了比赛集训,占比80%,有2所高校全年无训练,比例为20%;10所高校五人制足球专职教练配备率为0%。由此可知,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不够系统规范,训练率较低,构成训练-竞赛的恶性循环。在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教练配备上,专业教练短缺,资金补助较少,制约了训练实施效果。
2.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中的问题及不足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中凸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开展资源配置上,多数高校并未配备专用的五人制足球训练场地,在训练中主要使用标准足球场,既制约了训练质量,又增大了学生受伤几率。在五人制足球运动教学资源上,多数高校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师及足球教练员,一方面其需要承担部分体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其普遍不具备五人制足球运动教学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五人制足球训练质量受损。
2.2多数高校在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上不高,导致高校内部的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时间,训练经费无法得到保障,外加激励机制及竞赛方案不完备,致使高校内五人制足球运动运动员及教练员的积极性不高,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深入推广造成阻碍。从整体上看,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在训练机制及竞赛机制上不够完善,在足球队的管理上也较为低效。
2.3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校际间差距较为明显,相关的竞赛机制不够健全。五人制足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应借助竞赛加以普及及推广,并提高各高校的参与积极性,但从实际调查分析看,地方院校一方面其五人制足球运动基础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其资金保障有所欠缺,导致五人制足球竞赛冠军长期被个别高校垄断,五人制足球运动校际间差距较为明显。
3.提高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措施方法
3.1拓宽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经费筹措渠道,优化五人制足球运动资源配置
制约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深入推广的首要因素是资金经费,从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项目经费来源看,其主要依靠学校的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五人制足球运动资源配置不够均匀合理,不利于训练及竞赛成绩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各高校可以借助体育市场化的良机,积极寻求社会企业及商业赞助,通过校企合作及训练装备,比赛项目冠名等方式,吸引社会企业的广泛参与,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提高五人制足球运动专项训练场地建设及装备配置水平。在五人制足球运动队伍的管理上,也可以实现由高校自管向校企联合管理的转变,通过深度市场开发,进一步提高经费保障力度[3]。
3.2完善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及管理机制,提升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管理成效
在五人制足球运动训练机制建设及完善中,高校应提高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营造院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良好发展氛围。在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训练实施中,要立足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实际情况及训练规律,制定科学细致的训练计划及方案,以此提高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训练效果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针对性,普通高校应与体育院校加强合作,借助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资源及科研优势,辅助普通高校制定五人制足球运动的训练规划及实施方案,通过训练质量的改善,为后续竞赛成绩及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竞争力的提升做好保障。在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管理中,高校可以借鉴专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引导本高校五人制足球管理机制由自发管理向俱乐部制管理过渡,形成高校足球俱乐部管理模式,以此提高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管理的效率及水平[4]。
3.3创新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体系,提高各高校的参赛率
五人制足球运动重在以竞赛来检验训练质量,以此提高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活跃度,调动各高校参与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的积极性。针对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赛事完善度不高,单一化严重的现象,高校相关管理部门、云南省教育厅,大学生体育协会及中国足球协会应共同研究制定更为细致的五人制足球运动竞赛体系,借助五人制足球运动组织管理较为便捷,比赛时间控制性强,高校普及率高的特征,丰富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竞赛活动,可以通过开展高校各班系五人制足球竞赛、高校统一五人制足球竞赛校际流动举办、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短期流转等措施,提高各高校参赛率。
4.结语
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具有竞技性、锻炼性、趣味性等多重特征,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构建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国家大力发展足球产业的背景下,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应注重从资金保障、训练质量、赛事组织等多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此充分发挥其在普及足球运动,提升高校体育竞技能力方面的作用,推进我国足球产业及足球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许方苏.五人制足球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0):252.
[2]王永兴,陈雪红.云南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展的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6):84-87+100.
[3]阿布都热扎克·阿帕尔.五人制足球特点与高校推广价值的方法及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5,(19):435+436.
[4]殷征辉.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6):28-29.
作者简介:李迎涛,研究方向:体育科学,讲师,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