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打造区域经济次中心经验借鉴
2016-02-12刘英奎
刘英奎
【区域转型发展】
渭南打造区域经济次中心经验借鉴
刘英奎
近年来,陕西渭南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背景下,实现经济逆势增长,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区域经济次中心,其经验在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展会等活动以及园区等载体进行招商引资,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加快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育竞争新优势,在对内对外开放中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
对外开放;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渭南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陕西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却一路高歌,突飞猛进,2007—2012年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14%以上。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2013—2015年,渭南经济增速放缓,分别为12%、10.5%、8.7%,但仍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逐步发展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科技产业中心、区域经济次中心。渭南经济逆势飞扬、弯道超越的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对外开放是助推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对外开放推动内陆腹地成为发展前沿
20世纪9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特征与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我国继续实施开放战略,加快自贸区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上,我国已签署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在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分批推进,目前已在上海、福建、广东、天津四地试点,其他若干试点方案也已上报,等候审批。如火如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要求渭南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步伐,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解放思想是对外开放、经济腾飞的前提。著名经济学家邹东涛先生有句名言,“解放思想,黄金万两”,一语道破了天机。历史上由于地处京畿重地、内陆中心,文化丰厚、经济富裕、区位优越,渭南人形成了小富即安、过分自信与骄傲自满的思想和固步自封意识,影响了对外开放,制约了经济发展。
新时期国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重新把渭南等中西部地区推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渭南人勇于破除思想禁锢,主动融入开放大潮,充分发挥处于全国地理位置中心、区位承东启西、连接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战略串联和战略叠加效应等独特优势,以黄河金三角经济区、西渭经济区等为基础,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要素流动,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与中东部地区联动发展,成为跨区域合作典范;同时,渭南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强化对外经贸合作,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中西文化交流的新起点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商贸物流枢纽、文化旅游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农业中心,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体制机制创新开启区域协作新篇章
近几年,渭南及周边地区突破体制机制制约,积极推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西渭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区域统一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一)承东启西打造黄河金三角品牌
1.突破区域协调体制机制壁垒
陕西的渭南,山西的运城、临汾,河南的三门峡三省四市位于黄河大拐弯处,面积5.78万平方公里,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处在中国地理中心区域,被称作“黄河金三角”。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地域相连、经济相融、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同属于资源型城市,但经过数十年开采,目前面临资源枯竭困境和发展瓶颈;四市同属革命老区,远离中心城市,均为欠发达地区;四市主体功能相近,但由于分属不同省份,受行政区划限制,在发展定位和政策上不统一,长期缺乏成熟的合作机制,深度合作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既不利于自身优势的发挥,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崛起乃至东部地区的发展。
为突破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壁垒,渭南等四市大胆创新,2008年启动申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2009年被列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跨行政区划的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规划的批复对于黄河三角洲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城镇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形成经济协作联动发展机制
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四市市长共同签订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行动纲领》,旨在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努力将黄河金三角打造成跨省区域合作的先导区、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示范区和承东启西的“经济带”。
四市还创新投资合作机制,定期举办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会,按照“1+2+3”模式,举办一场文化展演,二场主题会(黄河金三角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对接会),三场平行会(黄河金三角农业产业发展对接会、文化旅游说明会、增材制造项目推介会),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广聚区域内外有效资源,抱团推介项目,将规划内容对外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努力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会办成内融西安、外联晋豫、立足金三角、面向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
3.组建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联盟
黄河金三角四市通过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区域旅游合作框架思路,形成了定期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使用“华夏根·黄河魂”主题形象和“朝华山、拜关公、观壶口、问道函谷关”区域旅游品牌,按照“统一组织、统一形象、统一线路、统一优惠、统一时段、统一推广”的六统一方式实施抱团营销策略,创造性地推行三省四市“一证游”惠民政策;共同建立完善高效联动的执法与投诉处理机制,共同培育华山、关帝庙、壶口、函谷关游客集散中心,把区域旅游合作推向了新高度。黄河金三角旅游联盟区域合作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化、正规化,并探索出了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深化合作的新思路与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宣传力度及竞争能力,为今后黄河金三角旅游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渭南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渭南地处陕西东大门,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黄河金三角四市中离西安市最近的城市,可以将西安的发展机遇向其他三市有效传导,再加上渭南拥有金三角区域内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一些高新产业可以在渭南先行先试,然后向其他三市进行产业化推广,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依靠“两横(陇海铁路和煤运南通道东西向发展轴)两纵(大运高速和蒙西铁路南北向发展轴)”,发展面向大中原经济发展轴,渭南联合大中原率先破除行政区划藩篱,优化拓展发展空间,在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构建次区域合作圈的空间架构,推进市际交界地区融合发展。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渭南的触角既可以一路向西,又铺平了大中原合作的跑道,开放型经济高地的雏形已逐渐形成。
(二)融入大西安推动西渭一体化发展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提出了要建设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的重要承载区。渭南与西安地缘相接、经贸相通,目前正积极实施融入大西安战略,结合西安的定位和渭南的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亮点和陕西省对外开放形象的新窗口,搭上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列车走向世界。
近几年,西(西安)渭(渭南)融合进入加快发展阶段。两市政府已正式签约《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从基础设施联通、产业战略联盟、商贸物流金融合作、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始密切合作,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渭南市高新区与西安市临潼区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促进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面的深度合作;依托郑西、大西高铁,制定了《西渭客运交通公交化运营方案》,在大西高铁线实行“一卡通”,实现了轨道交通的公交化运营;同时加快渭玉高速公路建设,着力推进西安—阎良—富平—铜川城际轻轨项目。轨道交通的公交化运营,把西安、渭南两个丝绸之路上的城市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渭南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渭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使渭南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产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一)积极融入和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渭南经济发展的格局,为渭南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际合作空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仅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也正在构筑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渭南等中西部内陆沿边地区从内陆腹地转型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起点”的定位,为渭南从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发展陆路口岸经济,调整产业布局以及培育新的增长点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从资源禀赋看,“一带一路”的大陆桥辐射区域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供应基地,渭南与这些区域国家之间资源互补性强;从比较优势看,沿途多个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禀赋优势,在农业、纺织、化工、能源、科技等诸多领域有广阔的经济技术合作天地。渭南海关已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与青岛、济南、郑州、太远、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拉萨等9个城市的海关并关,实现数据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进一步压缩通关报关时间和物流运输成本,为渭南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极大便利。
(二)借助友好城市拓展发展空间
渭南与国内外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以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为载体,不断提升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与韩国龟尾市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探索在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合作;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匈牙利赛格德市建立了联系,在体育、农业、畜牧业方面寻求合作;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市、黎巴嫩贝特马利市、吉尔基斯坦阿拉梅地区、哈萨克斯坦午萨塞伊斯克地区、美国北拉斯维加斯市签订了友好城市意向书,与泰国驻西安领事馆联合举办泰国风情文化节;与江苏扬州、广东佛山、安徽宣城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福建省福州市就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达成了新合作框架,蒲城县与福州市连江县、富平县与福州市闽侯县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畅通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渠道,拓展了渭南发展空间。
(三)加强中韩合作实现互补共赢
韩国在健康产业以及酒店管理等领域具有成熟经验和明显优势,与渭南市场形成互补,通过中韩合作,可以巩固并迅速提升渭南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
1.引进韩国模式,做强渭南健康养生产业
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韩国庆熙大医院、韩国星沃集团三方合作,共建中韩华山体检中心,实现了旅游产业与医疗养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渭南还与韩国密切合作,建设华山医养中心,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该项目融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于一体,由清华大学进行概念性设计、韩国东友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中煤中南设计院进行景观设计,是华旅集团打造的陕西省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渭南市市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总结经验与提炼模式,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中韩合作机制与模式,在渭南各个区县乃至陕西、全国进行推广,为做大做强渭南健康养生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2.借助韩国经验,提升渭南旅游酒店管理水平
借助华旅集团股权收购华阴市轩宇酒店暨华山国际大酒店委托管理契机,渭南委托韩国HTC酒店管理集团对华山国际大酒店进行运营管理,形成了华旅集团与陕西新瑞置业有限公司、韩国HTC酒店管理集团三方合作机制,打造陕西东部具有独特文化元素和高端品位的韩式星级酒店,有效填补了华山景区中高端酒店的空白,为华旅集团实现“山下留客”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借用外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在渭南企业改制、旅游产业跨国合作和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四、引资方式创新助力培育产业新优势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中西部地区更是稀缺资源。渭南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展会招商、园区招商,助推渭南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一)借助文化展会搭建招商平台
通过举办文化、会展等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已经成为渭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渭南的文化会展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文化与会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通过会展整合内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十分明显,已经成为渭南开展对外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这些文化展会活动主要有几下几种:
1.渭南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流会
渭南老街文化项目是集观光旅游、文化休闲、民俗风情、艺术交流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城,渭南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流会邀请全国各地古玩商及古玩爱好收藏者齐聚渭南老街,展示中国古玩文化艺术品的别样魅力,通过交流会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带动渭南文化走向国际。
2.青岛啤酒节
渭南青岛啤酒节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艺表演和商务活动,节庆期间展示渭南地方特色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制作(黑陶、面花、皮影、剪纸、刺绣等),展示渭南特色农副产品及食品企业产品,宣传推介渭南文化、美食、旅游项目,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综合型的文化、美食、旅游以及招商引资活动。
3“.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泾阳茯砖茶”展销会
“泾阳茯砖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由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和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共同承办。泾阳茯砖茶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之一,以泾阳茯砖茶为切入点,以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茶叶、花椒、苹果等渭南特色农产品以及“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相关国家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展销招商活动,促进丝路沿线的文化传承与交流,同时探索文化带动投资贸易,共同迈向繁荣的合作模式。
4.合阳洽川国际荷花文化节
洽川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每年夏季在洽川举办的国际荷花文化节,突出展示合阳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文化,让国内外游客欣赏连片荷花争奇斗艳景象;同时举办百名陕西优秀书画家笔会、农特产及文化旅游商品展销、伊尹美食文化节等文化展销活动以及农业项目、旅游项目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对接活动。
5.国际秋千旅游文化节
“荡司家秋千,赏油菜花海”暨秋千旅游文化节活动由华阴市举办。华阴市孟塬镇司家秋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牌楼秋、熊跌膘、八卦秋、竹竿秋等10余种民间传统秋千,2013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秋千文化之乡。通过举办秋千旅游文化节,不仅可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期间游客还可以赏万亩油菜花海、荡司家秋千、泡华山温泉、品特色小吃、享田园采摘,同步举行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招商,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6.陕西(华山)国际自驾游及房车露营论坛
通过举办“陕西(华山)国际自驾游及房车露营论坛”,整合国内外房车露营产业资源,组建欧亚自驾游产业联盟,形成国内外系列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推动政府、企业、资本在旅游行业领域内的深度合作,吸引国内外旅游潜在客源,延长游客在景区内的停留时间,吸引国内外资本投资渭南文化、旅游、体育、健康产业,目标是将华山景区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欧亚自驾露营地集散中心。
(二)引进先进技术培育优势产业
3D打印、汽车、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作用大,渭南以此为产业基础,以园区招商方式构建高端产业体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
1.发展3D打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渭南紧跟世界科技的前沿,在3D打印领域已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渭南积极参与3D技术的世界级科技竞赛,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地扶持,开创出全国第一家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全国第一个以3D打印为主题的科技孵化器、全国第一支3D打印创投基金三个全国第一,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黄伯云、教育部长江学者黄卫东、李涤尘、赵万华等顶级学者及科研团队,带动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3D打印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渭南技术、产业资源结合紧密,对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意义重大。
2.培育汽车产业,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和转型升级效应明显。2013年12月,“渭南申华汽车博展园”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投资50亿元,是黄河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城项目,集汽车销售4S店、车检、汽车装潢、汽配以及汽车文化主题公园、体验道、博物馆、综合展馆、办公、酒店、商业配套等功能于一体,是渭南实现“东大门建设的桥头堡”经济战略目标,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而着力打造的大规模、综合性、现代化汽车城。2015年5月,中国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领头羊——深圳沃特马公司在渭南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发展目标是打造中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促进我国新能源革命及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3.打造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带动农业发展
渭南经开区是继杨凌之后陕西省第二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渭南经开区农产品加工依托本地农业资源,立足创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以仓储物流、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最终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对区域农产品加工及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有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经开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分为五个区域:一是肉类食品加工区,引进肉类深加工生产企业;二是酒、饮料营养食品加工区;三是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的现代食品区;四是创新型食品加工配套区;五是综合功能服务区,建设一流的信息发布、物流中心,展示、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和绿色食品认定中心。从渭南市范围看,打造高品质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是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对于形成农产品研发及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农产品绿色高端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周边尤其是农村地区共同致富,将发挥巨大作用。
Opening Up to Boost Weinan as a Secondary Center of Regional Economy
Liu Yingkui
In recent year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and China’s economic slowdown shift,Weinan has realized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it has become the economic engine and regional economic secondary center of the Golden Triangl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Its experience lies in increasing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making full use of the exhibition and industrial parks to attract investment,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ources,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d cultivating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It has formed a development model in the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explored a way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ckward inl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Weinan
F061.5
A
2095—5766(2016)05—0102—05
2016—06—10
刘英奎,男,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经济学博士(北京100050)。
(责任编辑:文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