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探索
——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

2016-02-12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北京100035

图书馆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城区图书馆空间

孟 兰(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北京 100035)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探索
——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

孟兰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北京100035)

〔摘要〕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北京市西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实践情况,从政府购买服务具有的优势、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及思考,并就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阅读空间

〔分类号〕G258

〔引用文本格式〕孟兰.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探索——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实践[J].图书馆,2016(2):100-103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需求结构也日趋多元。与此相交织的是,政府供给能力滞后与供给有效性不足等深层次的矛盾与挑战不断凸显。事实证明,公共部门垄断、市场准入壁垒、参与主体单一是其中的内在症结。因此,如何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多元主体联动态势,是应对挑战、化解矛盾的路径选择[1]。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寻求多元力量的合作,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成为呼应现实需求的逻辑原点。

2013年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各地方正在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许多省市已开始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延伸到图书馆服务领域,例如,2012年广州市政府向远望谷公司购买图书馆服务,提供街区自助图书馆服务;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向悠贝亲子图书馆购买服务;2014年东城区向皮卡书屋中英文图书馆购买服务等。

2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实践分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北京市西城区是首都核心功能区,坚持把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中,确定了“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的文化发展目标。如今,50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建有3家区级图书馆(含1家青少年儿童图书馆),26家街道图书馆,并实现了区级图书馆和街道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在“书香西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让人们通过文化的力量,更好地感知城市、欣赏城市,北京市西城区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阅读空间,打造“书香西城”。

2.1运作模式

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文化委)专门成立了“书香西城”项目工作小组,区文化委副主任担任组长,由市场科、西城区第一、第二图书馆等多家单位人员组成,共同负责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方式是由区文化委负责社会组织的选择与委托,由图书馆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即负责阅读空间从建设服务、到评估考核再到资金预算管理等内容。经费方面,西城区财政以“书香西城”专项经费予以拨付,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为筹建阅读空间的购书经费10万元,“云借阅”电子书刊借阅机购置费4万元,文献年度更新费3万元,其他费用视具体情况而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使图书馆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财政资金的直接使用者变成监管者,从图书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落实服务的监督者和评估者。

面对这一创新模式,西城区在实践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总结与探索,2014年12月,西城区图书馆管理协会组织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题研讨会,北大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等专家与区文化委负责人及图书馆界同仁就政府购买服务如何在公共阅读领域达到最佳效果进行了探讨与交流。研讨会的召开使阅读空间的定位更加清晰,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合理。

2.2案例分析

西城区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公办民助型,即政府提供空间,引入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另一种是民办公助型,即利用社会组织自身的空间开展阅读服务[2]。以下是西城区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4个具体案例。

(1)公办民助型之一砖读空间

在北京西四南大街43号的小院内,有一处著名的全国文保单位万松老人塔。作为北京城区现存唯一的密檐式砖塔,古塔经历过多次修缮,但仍是“自锁院门”的封闭状态,人们远远望去,只见塔顶不见塔身,对它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区文化委下决心突破常规,把万松老人塔打造成一个非营利的公共阅读场所,即砖读空间,而不再是简单的文保单位。

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区文化委需要单独成立一个事业单位,负责日常开放运营管理等工作,还有人员编制、工资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但这次则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运营管理。经过反复比较,在老北京文化圈内颇具影响力的正阳书局脱颖而出,正阳书局是以北京历史、地理、风物文献资料为经营特色的书店,位于前门大街廊房二条76号。由于其面积有限,只能摆出小部分图书,更多的则藏身于地下室。

筹备期间,区文化委负担了院内绿化、摄像头安装等公共设施的费用,图书馆则负责部分图书的提供,阅览室、展陈室、图书室等主体区域则由正阳书局一手打造。

2014年4月23日,“砖读空间”正式成立,这是北京首个在文保单位中建立的阅读空间,创新之处在于充分活化利用既有的文物古建,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于一身的阅读空间,开放时间为9点至21点。共有6名工作人员,这里以北京文化典籍为主,收集“北京人写的、写北京人的、在北京写的”文献资料。成立一年来,高峰时人流量一天可达千余人,并与图书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共同举办了胡同文化展览、京味文化讲座、朗诵会等阅读活动。砖读空间荣获了“2014书香中国·第四届北京阅读季”评选的“最美阅读空间”称号。

(2)公办民助型之二白云驿站

时隔一年,2015年4月23日,白云驿站公益阅读空间正式向公众开放。它位于白云观北里,依水而立,故称之为白云驿站。白云驿站属于西城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所有,区文化委与园林市政管理中心经多次洽谈,最终达成一致,将这里打造成以公益为宗旨,形成集纸版图书、电子图书、计算机应用免费培训、公益活动、主题讲座、生活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阅读空间。

区文化委委托北京市世纪领汇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管理,该公司曾承担过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会议服务、“60周年大庆”天安门指挥部设备服务以及APEC会议服务等。委托方确定后,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并按照文化委对这里的定位要求,专门为这里提供了科技、侦探、文学、养生等图书2000余册,并配置了“云借阅”电子书刊借阅机1台,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将电子图书、期刊下载到手机、PAD等智能终端进行阅读。北京市世纪领汇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阅读空间的装修布置,并负责提供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各10台、投影仪、高清数字电视、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全数字数码调音台等设备设施,并提供高速无线网络。150余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一层设有开放式书架,各类图书分类放置,并专门开辟了图书交换空间,可以让图书流动起来,二层既可以独自阅读,也可以共同交流。开放时间为10点至22点,在这里,读者或一卷在手,香茗一杯;或三两围坐,交流心得,颇受周边居民的喜爱,月均接待读者达2000余人次。

目前,西城区公办民助型阅读空间还有宣阳驿站和海棠书斋,均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3)民办公助型之一皮影书香酒店

位于西城区松树街24号的什刹海皮影文化酒店是一家主题酒店,以皮影为特色,主打中国元素,颇受外国游客的青睐。区文化委选定这里作为阅读空间后,区第一图书馆多次与负责人沟通交流,为这个阅读空间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老北京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题文献,还配置了“云借阅”电子书刊借阅机。2014年11月,阅读空间成立,西城第一家“书香酒店”就此诞生了。读者可以一面置身西城文化的实地,一面随时随地享受阅读,感受着西城悠久的历史。同时,这里还举办皮影手绘体验活动,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方式,让这里真正成为中外游客的心灵栖息地。

此外,这里也为图书馆的读者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今年4月23日,《光影余韵》新书首发仪式就是在这里举办。《光影余韵》是一本由西城区第一图书馆主编的摄影集,收录了来自“西图金色光影摄影沙龙”成立13周年来80位会员们拍摄的115幅优秀作品。这里幽静温馨的环境给活动当日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活动结束后西城区第一图书馆还向酒店赠送30册《光影余韵》,此举让阅读走进更多的公共场所,让阅读无处不在。

(4)民办公助之二繁星书吧

繁星戏剧村隶属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位于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64号,面积近5000平方米,这里实施“场制合一”的运作模式,即剧场运作和戏剧制作一体化,剧目形式多元化,有话剧、音乐剧、形体戏剧、儿童剧和各种实验戏剧等。这里有别于其他剧场单一的看戏功能,它以5个小剧场为核心,同时涵括多个特色区域,承载演出、展览、新闻发布、讲座、沙龙、影音视听、餐饮等各种功能。这里可谓是以戏剧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经过图书馆领导与相关负责人的多次沟通,针对繁星戏剧村内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戏剧特质,西城区第一图书馆专门提供了《茶馆》、《哈姆雷特》、《中国戏剧史》等戏剧方面的剧本、研究著作,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能够了解到戏剧背后的文化内涵,配置了“云借阅”电子书刊借阅机,更好地满足年轻观众的阅读需求。2015年2月,“繁星书吧”在繁星戏剧村正式向公众开放,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在欣赏戏剧之余与“书香”亲密接触的空间。这也是西城第一家“书香剧场”。繁星书吧开放时间为11点至21点30分,以小主题凝聚共同的爱好者,为人们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形式。自成立以来,区第一图书馆与繁星戏剧村共同开展了《狼》剧本朗诵会、4.23世界读书日立体阅读活动、《碾玉观音》主创见面会等活动,双方还将组织策划主题读书会、讲座、沙龙、导演见面会和戏剧排练公开日等文化活动,为西城打造一处闹市中的文化生活休闲体验园区。

目前,西城区民办公助型阅读空间之三金融书屋正在建设中,即将面向公众开放。

3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思考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才刚起步,主要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有所不同,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不能完全的用来指导我国的政府购买行为。国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成果较少,缺乏指导性,实践还处于试验阶段,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数量也很少。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及时总结,深入探索,不断完善。

3.1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

通过西城区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购买服务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好等特点,可以节省财政对基础性建设的一次性投入,从而减轻财政负担,提高国家财政的资金使用效率[3];其次,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阅读服务中来,扩大公共阅读服务的供给主体;第三,可以使社会组织拥有更多的服务资源,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阅读服务,满足公众不同的文化需求;第四,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第五,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声誉,引导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3.2公共图书馆应发挥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模式中,公共图书馆除落实好上级主管机关布置的相关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参与制定阅读空间的服务标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特点,分类制定服务标准,要内容明确、操作性强、便于考核;第二,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定期到阅读空间了解图书阅览、读者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可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也可与其共同组织阅读活动;第三,对服务进行跟踪监管,图书馆应掌握阅读空间的服务情况,可指定专人负责监管及服务量化统计,并定期向上级主管机关进行汇报;第四,参与绩效评价,可建立由主管机关负责人、图书馆专业人员、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综合评审机制,对文献的流通量、读者活动的数量规模等业务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检验服务的质量是否令人满意,服务方式是否有效等,侧重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评价。

3.3扩大规模后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当政府购买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后,可能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如果在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的同时,政府不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尤其是对基层图书馆的投入,会使得基层图书馆的地位被削弱,会改变政府购买服务的初衷。所以,要在广泛开展政府购买服务的同时,加大对基层图书馆的支持,同时,基层图书馆也要不断深化服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构建书香社会。二是,随着政府购买服务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可能会出现社会组织鱼龙混杂的现象[4]。在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这种模式时,需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审核,确保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服务的资质与能力。

4 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构建阅读空间的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下一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阅读空间的建设、管理,提升阅读空间的服务水平。

4.1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建议财政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购买阅读空间服务的专项资金,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二是如果购买土地或土地上的存量设施来建设阅读空间,则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优惠扶持,否则过高的地价难以支撑阅读空间的建设成本,使阅读空间建设可望而不可及。

4.2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社会力量参与的渠道、参与的方式方法等不够明确,参与随意性较大,稳定性较差,客观上也加大了政府谈判协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建议政府将购买阅读空间服务列入年度政府采购目录,每年年初将当年拟采购范围、项目类别、项目数量、资金总额等向社会公布,增强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明确项目采购的资质条件、招投标程序等,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增强社会力量参与阅读空间建设的积极性[5]。

4.3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阅读空间实行社会化管理,政府监管责任是否到位是考验阅读空间社会化运营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是政府要与社会力量认真进行谈判,签署规范的协议,合理确定项目的运营期限,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度建设,适时出台合同文本;二是政府要设立准入、公共资源利用和退出机制,完善监管体系[6]。对愿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经营的社会力量要设立必要的准入条件和资质标准;对已经签署协议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担负阅读空间的管理运营方,要加强监管考核,彰显阅读空间的公益性、公众性和非盈利性,约束经营者单方面的利益冲动和盈利思想;对考核不合格的运营者要建立惩戒机制和退出机制。

5 结语

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方式,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实践和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但在公共文化服务,尤其是公共阅读领域尚属新生事物,我们要及时学习借鉴欧美、台湾、香港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不断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践模式。虽然受诸多因素限制,目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期的效果,但毋庸置疑,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将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未来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7]。

(来稿时间:2015年8月)

参考文献:

1.施国权.社会组织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模式与限度[J].图书馆杂志,2012(8)

2.马艳霞.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11)

3.谭寅汉.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激活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动力[J].肇庆学院学报,2014(1)

4.王素芳,于良芝,邱冠华等.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制度保障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4)

5.徐家良,赵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路径创新:上海的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3(8)

6.杨宝,王兵.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甘肃理论学刊,2011(1)

7.王子舟.伟大的力量来自于哪里——解读社会力量办馆助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

Exploration of Implementing Government Purchase Services and Building Reading Space ——Practice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Meng Lan
( First Library of Beijing Xicheng Districe )

Abstract〔〕Through the specific ca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in Beijing Xicheng district by implementing government purchase services and building reading space. From advantage of government purchase services and the role of public library this author expands his point of view and thinking. Some suggestions of implementing government purchase services and building reading space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Government purchase public servicesSocial forceReading space

〔作者简介〕孟兰(1982-),研究生,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社会工作部主任。

猜你喜欢

西城区图书馆空间
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 西城区召开庆“五一”表彰座谈会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图书馆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