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
2016-02-12黄俊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510110
黄俊贵(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州 510110)
对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
黄俊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510110)
〔摘要〕文章在阐述我国古代耕读文化的产生及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就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提出振兴现代耕读文化,深化农村图书馆网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耕读文化社会阅读农村文化公共图书馆
〔分类号〕G250
〔引用文本格式〕黄俊贵.对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J].图书馆,2016(2):1-4, 20
(一)
耕读文化是一种亦耕亦读的文化模式。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耕读文化的“耕”指农耕,作为农民生活之源,“读”即读书,作为传统士人立命之本。它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产生于春秋末,成熟于汉魏,鼎盛于唐宋,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20世纪后逐渐式微。耕读文化主要通过设立书院、私塾;各宗族以公田、公产助学;社会知识分子、贤达传授儒学经典;以各种传统文艺、民俗形式,诸如,戏曲、鼓词、山歌、快板、故事等寓教于乐;重视编写宗谱、家谱,传承族规、家风伦理,以及各地方村落楹联、碑记,乃至民族建筑特色等等,宣传展示耕读文化内涵。耕读文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传统文化构建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其文化思想折射着中国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思想光辉,独具魅力,至今值得国人借鉴。据笔者粗浅认识,耕读文化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实行体力劳动与读书求知相结合的文化模式。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提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安邦思想。孔子有谓:“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据学界考释,此系耕读文化起源说,其意思是:君子致力于学道,不谋衣食。耕种亦有饥饿时;学道,则能得到荣华与厚禄。而清初理学家、家学家张履祥则在《训子语》中,进而阐述“耕”与“读”的关系:“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是生活的物质基础,读书是社会进步之本。可谓只耕不读,焉能为士;平民百姓生存发展唯有亦耕亦读,耕读结合。由此文化模式于后世逐步延伸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等文化教育理念。
2、弘扬仁爱精神,构建怡情养性的文化生活。耕读文化以儒家“仁爱”为核心,历代各类书院、私塾除了传授、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外,各地宗谱、家谱皆以仁爱、孝悌精神作为社会品德、行为标准,去培育人们的纵横才干与博雅情怀。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很自然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联,构建一种怡情养性的文化生活。一如东晋陶渊明诗所描绘,“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民间语言中亦有“身安茅屋好,心定菜根香”;“飞来燕子独脚窝,本地雀儿帮手多”等等。在安徽歙县民间一直将既耕且读视为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组成部分,每天不管耕种多忙累,回家读书即劳累顿消,有时累得连书都拿不起来,只要听到子女们的朗朗书声即为之一振,身心感到无比舒坦。在黟县宏村民居中有幅楹联“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汉书”,这一醉心读书的情景,何等恬静和潇洒。在那里的许多诗文、楹联既描绘平和宜人、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也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读书意境。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耕读文化精神遗产。
3、崇尚“读书荣身”,注重读书效果。我国科举制度将权力、财富、地位、学识相结合,形成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刻苦读书的传统。“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这是重视读书的初始目的,虽有博取功名,改变命运的动机,或者促成“官本位”心理,但大多数人的读书目的则是非功利的,或为修身、或为育德、或为怡情,不仅形成多元化,而且重追求实效,故有谓“非因果报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因社会现实而进入官场,谋取一官半职者毕竟少数。在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素有崇文重教传统,笔者儿时就习诵“蟾蜍佬咯咯咯,毋读书冇老婆”的儿歌,常听“儿女不读书不如养条猪”的训示;“不能不读书,读了就得下足苦功夫”,把读书作为多彩人生不可或缺的内容,致梅州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之乡,历代各类人才辈出。安徽徽州地区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大胆提出“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理念,并向后人申明,“效”不仅是成效、效果,更要把“效”当“学”来解读,确定好学习目标,选择好学习方法,即使暂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也把读书学习的过程当作一种难得的熏陶。“经商”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三教九流”之外的“贱业”,然而徽州古人果敢地奉为“第一生业”,为后来“无徽不成镇”的徽商神话。尔后,又出现晋商、浙商、闽商、潮商等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商人。这些商人大多数都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读书人,获益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使他们触类旁通,潜移默化,从而运筹帷幄,生意越做越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道德修养得以升华,恪守“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摆脱了功利的束缚,表现出淡定、洒脱的文化特质。
4、鼓励博览群书,风行以文会友。耕读文化的“读”并不限于儒家经典,而鼓励博览群书,提出“读古人书,友天下士”,选读多为古代各类书籍。读书态度与方法不少值得当今借鉴;对于重要著作,不浅尝辄止,主张“读书先识字”,反复阅读,特别对启蒙教育重视背书,提倡北宋欧阳修“计字日诵”法,做到眼看、口读、脑想,背诵达到滚瓜烂熟。现在徽州古村落就有“好书不厌百回读,古砚微凹聚墨多”楹联。在鼓励博览群书的同时,为准确理解、领会书籍内容精华,风行与天下有识之士为友,广泛交流读书心得与学术,“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关怀故、思乡、会友、送别的诗文不胜枚举,均凸显社会风行以文会友的幽情与学风。
5、耕读促进社会多元一体文化发展。耕读养成一方人文风气,造就一国文化传统。我国古代教育从私塾到书院,由私学到官学,构成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古代教育制度;全社会读书之风致历代涌现众多文人雅士及其传世佳作,并酿出各学科学术不同流派,诗词、小说、戏剧的不同风格;读书与农耕、工商、科技结合又形成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徽派建筑、新安画派、岭南画派、徽州朴学、粤菜、川菜、鲁菜、苏绸、湘绣、景德镇瓷器等等,以及京剧和评剧、梆子戏、豫剧、晋剧、秦腔、楚剧、川剧、闽剧、越剧、粤剧等等各地方戏曲,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耀眼明珠。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互相作用下展现出整体多元格局,并推演催生着寓教于乐的文化生活。
(二)
自近代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耕读文化式微;而今,随着农耕经济时代逐渐远去,国家对农村文化宣传多以“乡土文化”或“农村文化”,“耕读文化”概念被人淡忘了。诚然,封建社会的耕读文化不可整体复制,而其中“亦耕亦读”,耕读结合,可谓为中华文化精髓,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继承发扬耕读文化,在广大农村践行“亦耕亦读”,以耕读结合去彰显时代精神,将极大地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推动科技兴农,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应该肯定,当今党政领导注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施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但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国家软实力的文化核心——全民阅读相当薄弱,致文化生活贫乏、文化人才奇缺等等。为此,笔者特将多次返乡探亲访友的所见所闻,不揣翦陋提出对当今城乡发展中振兴耕读文化的思考。
1、制定城镇一体发展规划,构建现代耕读文化新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使土地耕作及各类经营活、农民生活富、劳动力新、文化教育兴,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理念,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持续发展规划。今乡镇道路畅通,输运频繁,而一些农村耕作无序,将水稻良田改种果树,因品种退化,产量低下,又无力整治,大片山坡却仍然荒芜;农村新屋迭现,而古村落、祖屋没有得到维护和合理利用,或闲置,或改作猪栏、鸡舍,甚至祠堂、祖屋也不能幸免,因人畜杂居,家畜糞便没有及时处理,致池塘、水井、河水污染,村民吃苦不迭……。凡此种种,凸显城镇化问题缺乏一体规划、一体发展,只是农村为城市提供劳动力,农村未能得到城市文化、科技支持,缺乏城镇一体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可以说,城镇一体化的主要矛盾在于农村的滞后。当前,农村要克服松散、无序、落后的状况,必须由各地方党政领导部门主持制定城镇一体发展规划,自上而下地具体执行落实。传统耕读文化的精髓在于亦耕亦读,以农业为生存基础,以文化为发展保证。而今农村发展失衡的症结是缺乏知识底蕴的发展决策能力和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构建现代耕读文化既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需要,也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然。拙见以为,现代耕读文化应追求物质与崇尚精神同步发展,当前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与文化教育一体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在加强农村耕作、道路、水利等“有形”建设的同时,必须将农村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范畴,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把城市社会管理向农村延伸覆盖;注重绿色环保,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农村劳动力管理,在尊重村民民主权利和社会信任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好“走出去”和“留下来”的问题,以整合、稳定农村社会结构;发展农村健康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人文建设,以构建现代耕读文化新风。
2、完善农村文化教育,既面向未来,又崇尚传统中华文化精神。教育在于培养人才、教化民众知书达理,既知晓现代科学技术,又尊重我国文化的真谛,两者可以并行不悖。比如“仁爱”精神,就是要教育人们对亲人、对朋友、对家乡、对祖国,具有责任感;要自爱、相爱到博爱。知识与仁爱是相通的,正如瑞士哲学家派拉西索斯(Paracelsus)的诗歌所云:“一无所知的人,就一无所爱”,“懂得越多的人,就爱得越大”。现在农村青少年普遍缺乏对尊者、长者的敬畏,缺乏对文化知识的敬畏,其中不少人竟数典忘祖,对祖辈的名字说不上,对许多楹联不能识读,也难以寻觅可以胜任撰文、书写的中老年人。看来,完善学校教育和强化社会教育两者密不可分,不能偏废。农村中小学教学有必要增加对当地乡土的自然与人文专题知识,适当选读《论语》、《古文观止》、《朱子家训》等基本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内容,以及学习民间文艺,诸如山歌、戏曲等等。文化有传统,时空常变幻,要使生活长久成为人们的向往,全社会必须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取得平衡,不仅要学习书本,还要开发人文资源,以史资政,以史启人,以社会现实的鲜活事物发挥示范引导、激发人们,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地方县、镇应由政府组织编写地方文献,诸如,县、镇史志;由地方政府与群众团体共同编辑、出版地方刊物,例如,梅县松口镇政府与松口中学校友会广州分会的《松口乡情》,梅县松口镇文化站、梅县松口山歌协会的《松口山歌简报》,还有由一些离乡工作或域外谋生的乡贤、学者撰写有关家乡的文史读物,从1986-2014年就达23种。梅县松口镇还在对千年古街进行修茸维护的同时,为纪念19、20世纪中国人谋生存、图发展前往印度洋群岛,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在梅县松口镇建设“印度洋之路”移民广场;在松口中山公园等地建立辛亥革命烈士饶辅廷、周增,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亲密战士谢逸桥、谢良牧,抗日将领李蔼等人的纪念碑;为激励群众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作出杰出贡献者的崇敬而设立“乡贤馆”;在梅州市开放宋湘、丘逢甲、黄遵宪、叶剑英故居,设立客家文化博物馆、院士广场,以弘扬客家人的崇文重教尚武精神。如今,梅州人正逐步形成“让梅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梅州”的一种生存理念与文化情怀。
3、完善农家书屋,改革基层公共图书馆网。现在全国各地农家书屋不断涌现,它作为最贴近农民生活的耕读书屋,可谓为构建全民阅读不可或缺的基础,不仅丰富了10多亿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将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网的改革。
(1)农家书屋是由全国到地方新闻、出版部门捐资、提供书刊兴办,至今未纳入由全国文化部到地方文化厅(局)主管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这一分属分管状况不仅不能一体规划,共建服务,也因缺乏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操作,致管理无序,书刊资源或散失或库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应有效益。从整合资源、科学管理、搞活服务而论,当前必须首先解决体制问题,由文化部门统一管理公共文化,将农家书屋归并入公共图书馆网,在农村基层形成县、镇、村图书馆(室)系列(一些地区已经建立村一级图书馆(室),例如,自1990年深圳宝安区就建设“百村图书馆”工程,具有相当规模),以此构建全民阅读的基础。新闻、出版部门可协作共建,长期提供书刊资源的支持。
(2)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由国家馆、省(市)馆、地(市)馆、县(区)馆、镇(乡)馆、村馆(农家书屋)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职能、任务和服务对象,必须明确国家馆、省(市、自治区)馆为中心馆,促使它们在公共图书馆系统中着重提供为科研、决策的参考咨询服务,对本系统、本地区图书馆进行业务辅导、培养干部、组织学术与工作交流,并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管理条例、规章,从而进行科学管理。地(市)馆、县(区)馆是公共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承上启下作用,也需要对本地区图书馆发挥中心作用,其主要任务在于服务基层公众,以开展书刊借阅流通为主。县(区)以下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它们根植于农村基层,持续不断向公众推广各类书刊宣传阅读,及其他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工作,以培育求知风气,构建阅读生活,这直接关乎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不容忽视。我国港澳台地区及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都在相当于县(区)或镇(乡)行政区域建立了总/分馆制度,值得学习借鉴,这是一个能够发挥整体效应的基层图书馆模式。鉴于目前我国镇(乡)馆的基础较差,可由县(区)馆为总馆,县馆以下的各个镇(乡)馆为分馆,分馆在各村再设农家书屋(村馆)。县(区)总馆对各镇(乡)馆及各村馆的人、财、物统一管理,负责各分馆业务工作,并与省馆联络互动,各个分馆专施对读者服务。这对于均衡资源、均等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办馆效益是大有好处的。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文化建设经费“分灶吃饭”,贫富不一,致长期无法推行总/分馆制。对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旨在建设“文化强省”的省份,应重在落实文化改革创新,多做实事。这关键在文化理念,可惜至今尚未进入文化主管领导的视野,没能形成谋事业发展的兴奋点。
(3)目前广东拥有80多个“流通图书馆”被视为“创新”之举,并在全国广为宣传,但未得其他地区效法,唯不断引起业界的议论。“流动图书馆”是一个国际通行术语,在英、法、德、俄等词典中都可查到它的概念。它是因劳动条件与居住地点不能利用固定图书馆的一种读者服务形式。流动图书馆自固定的图书馆藏书中提出图书,通过交通工具送到各企业、机关、农村、公园等地供作临时阅读,目的是使图书馆藏书更加接近公众,为更多读者服务。“流动图书馆”亦称“流动书库”、“巡回文库”,早在20世纪30年代广东就出现过“巡回文库”。从科学概念到实际运作到历史事实,“流动图书馆”都不是图书馆机构实体,而是一种服务方法。正如今天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称为“虚拟图书馆”;将信息数据库称为“数字图书馆”;通过移动设备为读者服务称为“移动图书馆”;将聘请学者、达人对读者开展交流对话称为“真人图书馆”,全都属图书馆的服务形式。现广东拥有的80多个“流动图书馆分馆”分布在全省各个县及广州市的一些单位,它们都以固定的阅览室形式长期定点设立于县(区)图书馆或机关单位内,挂名“广东省流动图书馆XX分馆”。而相应的“总馆”未加昭示,因全部“分馆”统一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管理,当然它就是“总馆”了。这一发展格局得到文化主管部门认可、表彰,被视为“先进”、“创新”。平心而论,广东“流动图书馆”初衷良善,旨在文化扶贫,解决基层图书馆资源短缺问题,但因考虑不周,运作不当,也就事倍功半了。其一,广东“流动图书馆”完全异化了世界通行的实质,没有作真正的流动,而是在一个馆舍内“等客上门”,其所谓“流动”表现在各个“分馆”之间,即定期1-2年间整批互换藏书,因各“分馆”藏书的品种基本相同,并非以新替旧,或不同图书类别与品种的交流,“流动”实为徒劳;其二,“流动图书馆”普遍设在县(区)馆内,图书内容没有特色,全部与县(区)馆重复,而又各自形成管理系统,对读者阅读利用多有不便;其三,干扰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分工,省馆本应发挥作为全省图书馆中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无需采取“一竿子到底”,所谓实行“扁平化管理”,这就混淆了文化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同职能,致越俎代庖,不利于调动基层图书馆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为此,拙见以为,广东“流动图书馆”应实行改革,首先将广东财政厅每年为“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确定的购书专款,直接转拨至县(区)文化局,作为建设基层图书馆经费;所有“流动图书馆分馆”从各个县(区)图书馆或城市机关撤出,全部书刊交由县(区)馆再调拨于各镇(乡)图书馆,以充实农家书屋藏书。在县(区)馆为总馆,各镇(乡)馆为分馆的基层图书馆系统内,不断完善对其下属的农家书屋的管理,以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发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4)移风易俗,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农村耕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导向,弘扬我国“以文化人”、礼乐教化的文化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熏陶教化的功能。当今社会文化生活多元一体,争奇斗艳,而一些地区农村文化状况欠佳,赌博成风,迷信盛行,缺乏正常文娱、体育活动,少见有读书、习字的中青年人。寓教于乐的“教”一定体现于健康、先进文化,同时注重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抵制有害文化。记得笔者孩提时所见农村的长辈们开展汉字部首组字和古书警句串读比赛,也动员小学生参与的情景:“月(肉)”与“月”,“示”与“衤”部首的字看谁写得多;读《增广贤文》,一人读“一家之计在于和”,另一人接读“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人读“静坐常思己过”,另一人接读“闲谈勿论人非”……看谁读得多,接得快。在农忙季节,白天小孩帮家里干活,晚间特别是农闲时节,男女老少在禾坪“打牙耍”,听山歌对唱,听长者讲《三国》、《西游》,或捉迷藏,或看汉剧、木偶戏,在村际之间还有篮球、拔河比赛等等,此情此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神往。今天,农村开展寓教于乐的内容、形式应该更广,既要继承传统,更可发展创新。各地乡镇政府应将建设耕读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作为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落实到每个村委会,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文化馆等文化载体,开展各种亦耕亦读亦乐的文化活动,逐渐消弭放任、低俗、无序的不良风气,以形成常态化的健康、先进的农村文化生活。
(5)开发社会资源,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耕读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必须实现服务均等化,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与义务,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开发社会人、财、物资源,构建均等化资源配置,促进均等化服务。例如,发动社会向农村捐书;鼓励退休干部回农村向农民、学生传授技术或讲文化课。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心要落实到城乡基层,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多做“雪中送炭”,并保障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留守农村的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提升知识型文化与娱乐型文化发展的质量,结构优化,协作共进形成新常态;要培养新型耕读文化的典型先进地区,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的推动作用,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助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作为公共文化的基本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和中宣部五年立法计划,我们殷切期待文化服务法尽快出台,实现对图书馆、文化馆及其他文化设施,按地域的服务半径或服务人口建设文化配置,实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广大农村的耕读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来稿时间:2015年10月)
参考文献:
1.范大平, 刘建海. 耕读文化:曾国藩家族经营的基本文化理念[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8)
2.麻小珍, 张宏敏. 永嘉耕读文化产业开发对策研究[J].浙江工贸技术学院学报,2011(9)
3.余治淮. 徽州古村落:皖南的耕读文化[J]. 森林与人类,2009(4)
4.黄俊贵. 古镇新颜·古镇寻踪[J]. 松口乡情,2014(10)
Thinking on Vitalizing the Farming Reading Culture
Huang Jungui
(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
Abstract〔〕According to formation of ancient Gengdu culture in China and it’s featur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n the current rural cultur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modern Gengdu culture ,deepening the rural library network construction.
Keywords〔〕Gengdu cultureSocial readingRural culturePublic library
〔作者简介〕黄俊贵(1936-),国家图书馆原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原秘书长,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