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华武术套路的美

2016-02-12郭秀田贾德田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技击套路武术

郭秀田 贾德田

浅谈中华武术套路的美

郭秀田 贾德田

中华武术是技击性和表演艺术性的完美的统一整体。武术套路在今天,已不是单纯的技击,舞蹈和体操,而是技击动作、舞蹈动作和体操动作的综合,是健身、培养品质、发展艺术兴趣的一项即是操练身体又是表演艺术的独特的体育运动。作为审美对象的武术套路,它本身就渗透或唤起人们美好情感,它的内部蕴含着特别丰富的因素,如造型美、节奏味美,精神美,武术艺术的美,都给人们带来了特别丰富的美感。

武术套路;美;动作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27

武术套路的美在于演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美的造型,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味、攻防意识等协调统一同审美主体产生共鸣而获得的难以言状的美感。这独具特色的美一方面来自表演者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与身形姿态的高度配合,另一方面来自武术套路那浓厚、勇猛刚烈的气势和身体运动的特殊形式。

1.造型美

武术套路的造型美一般是指静止姿态的美和运动姿态的美两个方面。

1.1在长拳套路练习中,身体的基本姿势是: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臂,另外对上下肢也有要求,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如在做架掌时,肘微屈、臂撑圆、沉肩,成一个很美的弧形。左下肢动作时要求轮廓清楚。整个动作要协调美观。如燕式平衡,上肢动作是两臂伸直与肩平,肩要沉,下肢动作左腿伸直,右腿后挖的越高越好,抬头、挺胸、整个动作协调、对称、挺拔,远看好似一只燕子从天空俯冲下来,以上静态造型动作,都给人留些了极美的感觉。

1.2动态瞬间造型更美,如腾空外摆速,在跳起时,就像猿猴纵身跳起时那样机灵,矫健、敏捷,而空中击拍时瞬间的造型则是显示除了高度柔韧性、协调性,力量强,速度快,它要求一名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项素质能力,落地时,却要像喜鹊将要停落在树枝时那样稳健。这些都体现了难之美、力之美、和协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

长拳在运动时,传统的富于形象思维的规范化的格式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它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武术造型的特点。正是由于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这种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不断的发生千变万化的艺术造型,才使得武术套路运动美得到了升华。国外评论家和报刊杂志称:“中国武术是高度的力与美的结合”。“像蝴蝶一样优美,像铜墙一般坚硬。”这是对中国武术艺术造型的高度概括。武术套路不论是动态造型还是静态造型,都是取自生活中的典型形象,通过武术运动员的高超技艺,生动传神的出色表演,就会把这典型形象有机的联系到一起,形成感人的连续画面而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也正是这些丰富联想的“移情”作用,才是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了莫大的“愉悦”,这是武术造型与人们心美的相沟通,武术运动中造型美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此。

2.节奏韵味美

2.1在武术套路中,动作节奏主要体现在快与慢、起与伏、转与折、起与落、高与低、刚与柔的变化中。如拳谚:“出手如箭手,回手如火烧”,这些都生动形象的反映出武术运动中的节奏感。如“提膝亮掌”动作,当从活动性动作转为静止性的单腿独立运动时,有如鸡在奔走时突然听到了什么,立刻停步并卷曲一只脚那样,显示出动作的安定感。但静止的动作必须有活动的意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要使静和动密切联系着。又如“翻腰接坐盘”,在旋转动作中,要象车轮绕着轴心那样转动,善于创造和掌握运动的轴心,使体的旋转达到圆的要求。“折”的动作是指扭身,拧腰等转折的动作。要像弓那样越折越有力,含有一般反弹劲,不是折的极柔韧而没有劲力。比如向侧面折腰,腰柔软折的下去固然好,但显示不出一般联系后面动作变化的动劲力来,就会使气势中断。只有在折叠之中做出反弹劲,才能突出动作的变化。

武术也很重视动作的顿挫,顿挫性动作掌握的好坏,影响着节奏的强烈与否。如“震脚马步架栽拳。”其中震脚是重动,为了使这个重动和后面的马步架栽拳形成形成前呼后应的轻重相映,震脚之后需做稍顿,然后即做马步架栽拳,这样使轻重均有衬托,动作的节奏显的十分活跃。因此一个套路的节奏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显得呆板无味。套路中没有轻动作,就显不出“重”来;没有“柔”的烘托就不会有“刚劲”的体现;没有慢的起动,就显不出快的加速;没有停的稳,也反映不出动的急;这些快与慢、动与静、起与伏等多种矛盾是比较相对立存在的。通过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把矛盾显示的越充分、越突出、节奏感就越强烈。

2.2韵味是在节奏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要比节奏的内涵丰富的多,能给人一种充满韵律的运动感,就像乐曲的高低轻重、长短强弱,间歇停顿的有规律的和谐组合,“韵味”就是使合类矛盾表现充分激烈化,给人以变化清晰,层次分明,做到韵厚味醇,这样才能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高”与“低”这个瞬间变化中,旋风脚接劈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那腾纵起的一瞬间,似若龙卷旋风直冲云天,在空中完成击拍以后,转接的劈叉低姿势造型犹如矫健的雄鹰俯冲而下,这相动作比较典型的反应了高与低的空间层次,这种瞬息之间的强烈的时空变化,充分展示了醇厚的韵律,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感受。

3.精神美

在练习拳术和器械以及对练项目时,首先要精神贯注、饱满。要有攻防格斗意识,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在具体的武术实践中尤为高度重视人的精气神的运用,武术讲求“形神兼备,内外合一”也就是说要做到:“心动形随,意传神发。”正是由于武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意境美,使人们认清了人的价值和力量,感受到了人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才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共鸣和强烈的“内模仿”,武术的精神美就在于此。

4.武术意识美

意识,哲学上的含义是对物质的反应,是人脑的机能。武术上的意识是什么呢?就是对武术动作所具有的攻防含义的体现。

通过手、眼、身法、步反映出来的无论是套路演练,还是散打实践,都应具有强烈的武术意识感。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于意识感的强弱及表现能力的优劣。就拿“马步掌冲拳”来讲,架掌、冲拳、转头、目视冲拳方向、马步成型等同时进行,其内在攻防含义上,它是通过手、眼、身法、步来反映的,即在演练时,要有一种与敌对峙的逼真感觉,即武术意识感。架掌,就是要架住对手之追求,是练好武术的关键。又如:武术中的对练,刀枪交锋,枪尖离喉头仅差几厘米,惊险逼真,给人以刺激满足之美感。在技击技术训练过程中,为了增强体质,技能技巧,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体能训练,使整个身体变得强壮有力,从而呈现出肌肉丰满、粗旷、雄健的发达躯体,这其中就表现了人的健壮之美,实践的进攻防守,以巧妙进退招法避开对方锋芒,那闪展腾娜的身法变化,惊险奇妙的攻防技术,都给人们一种生动的审美感受。

综合上述,中国武术套路类的内容是通过其造型美、节奏韵律美、精神美、武术意识的美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武术套路的发展正是对武术美不断追求的结晶。开掘武术美的内涵,利用武术美的价值,是现代武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注重技击性的基础上,应大力提倡和发扬中国武术套路的艺术性——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中华武术套路的美所得出的结论。

[1]百度文库:www.sportspublish.com.

[2]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曹志清,形意拳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郭秀田(1962.9-),男,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研究方向:武术教学,副教授,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贾德田,男,副教授,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技击套路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