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2016-02-12段富贵张志刚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政府职能体育产业

段富贵 张志刚

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段富贵 张志刚

在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于体育产业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众多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需要政府的监管与领导。从我国现行的政府框架出发,与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各级行政部门中主管体育经济的政府机构。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较好地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积极引导体育产业的集群化,使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试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简要谈谈其介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根据其履职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再综合类比国内外相关经验,探索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途径。

体育产业;政府职能;发展途径;定位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13

1.引言

新时期,随着我国生产力的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并日益成为当前国民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其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普遍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因此体育活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选择,而在此需求下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呈现出全新的面目。体育产业成为当前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时依旧面临着管理机制的诸多弊端。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定位其职能,并切实履行职责,促进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们今天需要面对的难题。

2.政府职能介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定位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承担的责任及其负有的功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1]这在政策上为政府更好地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履行职能提供了思想指导。具体来看,在我国,政府职能介入体育发展,有其现实必要性。

2.1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原则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经济效益,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体育文化需求。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人民服务”,政府职能介入体育文化事业,是秉承着人本原则来制定与党和国家发展相吻合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一个国家发展要求国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群众体质的增强对于其投入经济建设和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产业是为健康服务的产业,亦属于社会公益领域。在此体系内,政府有责任与义务去引导其发展,以打造良好适宜的环境。

2.2有利于弥补市场监管漏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介入其中,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监管的不足。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服务保障职能主要是为容易导致市场失灵,涉及体育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领域提供保障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一些政府机构组织(委托)筹建了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平台,根本在于弥补市场滞后性缺点。此外,一些政府为了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备免费或低价开放,也采取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等方式。

正是基于政府职能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作用,所以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中格外注意政府职能的履行。综合而言,其定位主要是以宏观调控为主,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加强对体育产业的监督和管理,构建该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制,切实发挥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

3.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正在形成以北上广和东南沿海开放成为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带。体育产业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仍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就其政府宏观介入来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不足。

3.1发展方式受传统管理体制束缚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采用政府包管的模式,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意识所指导的政府调控手段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政府在处理各项体育事业中,时常先入为主地倾向于各类杂事的全方位把控,一方面使管理体育事业的部门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发挥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使企业在和体育部门合作交流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更深层次地激发市场的活力。

3.2法律体系不健全,越位现象严重

就我国当前发展而言,虽在极力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但细化到具体企事业单位的操作过程中,法律漏洞仍然严峻。没有完整的体育事业法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使我国体育产业统计和认定工作面临较大难题。实际存在的法律体系对于体育事业多是概要性要求和原则性描述,较为笼统,不利于政府实际监管与指导。[2]

3.3政府执行力低,科学管理能力弱

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力锐减。此外,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管理的侧重点多为政治意识渗透,主要通过事业发展的好坏来衡量体育事业发展的健康与否,科学管理能力比较弱。政府另一方面干预体育事业的资源利用,过分干预使体育事业发展无法突破资源短缺的瓶颈,甚至影响到体育事业运作的日常事宜。

3.4专业人才缺乏,发展轨迹单一

现阶段,国内体育企业存在严重的盲从倾向,众商家更多地趋向获利较高运动项目,重复建设、规划不合理、盲目攀比等现象依然存在。在利益化追求的同时,真正扎实于体育事业研究,投入体育事业建设的专业人才不多。体育经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体育事业结构缺乏创新能力,不断丧失行业生存技能。

4.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程度提升,管理职能的执行者和管理主体之间的信息划分有待提升,综合而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寻新途径。

4.1规范政府依法执政

法律是社会发展与政府履职的保障。转变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必须推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将政府纳入依法行政的轨道,为创设公平的市场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在此过程中,破旧立新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对原有法律体系中不适宜当前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条例进行删减,依法清除法律上的禁锢,建设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规则。另一方面,重新树立的条例条规,要紧扣当前国家发展和体育事业现状,切忌模式化走向,要在科学论证和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完善标准、精细操作,从法律层面规范政府职能。

4.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为市场发展创造条件。对于像体育产业这样的朝阳产业,政府职能的经济扶持是其资金筹备不可或缺的来源。在建设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经济帮扶之外,政府的职能关注点应转为激发体育产业的内在发展力,即促进体育消费。例如,政府鼓励和倡导社会投入。政府可以合理利用税收政策,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体育事业建设中。此外,政府可通过讲座宣传、教育帮扶来提升群众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的能力。当前,应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3创新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有序发展的转型期,地方政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依赖于管理理念的创新。相关地方政府可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通过体育政策、制度、服务供给,政府引导、公共服务等方式,并构建创新系统,促进体育事业在新阶段步入新的台阶。具体来看,英国政府设立了具体负责管理体育竞技、税收和福利的机构,并将法人治理机构和产权制度等市场运营规则引入到政府职能监管中,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活力。[3]而中国的有关研究者也创新性的提出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完成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竞技至上体育向均衡体育、锦标体育向民生体育、传统型体育向现代型体育的转变的理念。[4]这些经验都为我国如何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5.结语

回顾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体育产业的兴盛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政府服务的支持。总之,政府的职能定位要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才能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机遇的不断涌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将进一步完善,在动态发展中找寻经济发展的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结合点,促进体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2]邢尊明,程一辉,扈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J].体育科学,2014(1):66-74.

[3]张森,张凡涛.体育休闲产业核心理念的确立:兼论政府职能的合理化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5):63-66.

[4]王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3(6):89-92.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一代一路’视域下河南省体育旅游景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2400410372)。

段富贵(1977-),男,汉族,河南兰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讲师,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太极(拳)文化研究中心;张志刚(1978-),男,汉族,河南孟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讲师,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政府职能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产业之篮球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