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与话语体系建设
2016-02-11杨军剑
杨军剑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1000)
意识形态安全与话语体系建设
杨军剑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河南郑州451000)
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在有些领域中存在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现象。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形象,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意识形态安全需要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需要大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国的发展。
意识形态安全;话语权;话语体系建设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工具,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因此,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要求的话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一、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他还强调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要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1.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意识形态虽然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但又不等于社会意识,它是在人类劳动、思维能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其形式和内容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制度不同则意识形态也不同。“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2]。而这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3]。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共产党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以先进的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为先锋带领人民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落后的腐朽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以后,才使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成为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且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特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识形态是一套完整的当然还需要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和国防、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不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内涵和新特征。
2.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严重。中国社会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虽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旧的意识形态必然随着旧的制度的灭亡而逐步灭亡。但是,旧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消灭的,尤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相对漫长,封建思想及落后的意识仍然黏附于社会生活而潜滋暗长,不会轻易融化消弭掉,加之当今世界“一球两制”,特别是资本主义势力仍然强大,社会主义国家还占少数,尽管真理可能在少数人手中,然而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无疑会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影响和扰动;再加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谓“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有些国家的行为选择性“失明”,但对中国却屡屡发难、采取双重标准。其造成的直接后果,犹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描述的那样,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其背后存在着诸多治理难题。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的面前,必须抓紧抓好。
3.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4]。2016年8月2日至5日,周世锋等四名被告人被判犯颠覆国家政权罪一案的公开审理[5],使广大人民群众擦亮了眼睛,并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形势蒸蒸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快马加鞭,人民盼富盼强盼文明的发展情况下,仍然有这么一小撮人自2011年以来,多次在网上网下发表攻击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煽动对抗国家政权;利用信息网络和舆论煽动仇视国家政权、炒作热点案件,并在聚会活动中提出系统化的颠覆国家政权的思想、方法和步骤,其阴谋何其昭昭、其用心何其险恶!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颜色革命”根本要不得,它不会给人民带来幸福安康,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我们的头上,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和忧患意识。
二、掌握话语权有利于保障社会意识形态安全
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既需要掌握领导权,又需要掌握话语权。
1.掌握话语权。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葛兰西曾对“实践哲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和“西方文化对于整个世界文化的领导权”问题作过阐释[6]。相对于话语权,领导权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没有领导权,就不会有话语权。领导权不是与生俱来、先天就有的,是靠打江山、流血流汗赢得的。有了领导权就会有相应的话语权,无领导权就一定不会有话语权,但如何用好话语权、发挥好话语权作用,则需要凝神聚力动心思、想办法、出实招。换言之,如果不注意用好、发挥好话语权,即使有了一定的领导权,话语权也不一定能得到凸显。话语权又反映领导权,有什么样的领导权,就会有什么样的话语权相匹配、相辅佐。因此,在解决了挨打又挨饿的革命和建设问题之后,改革进程中的挨骂问题也一定要解决。解决挨骂问题,一方面靠坚持改革发展不动摇,一方面就要靠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既要通过发展做到身强力壮、国富民强,秉持“身正不怕影子歪”的信心和理念,又要做到能言善辩,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赢得世界掌声,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话语权能够澄清是非谬误、凝聚精神力量。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成了一个亟须从理论上加以澄清、在实践上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反映出当前不论在党内还是在党外,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此迷惑不清、认识不明、原则不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闹出“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这样糊涂、随性的错误言行,直接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毁坏了党的形象,动摇了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7]。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我们党历来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始终强调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既要明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又要切实履行“一切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本的理念,时刻回应人民诉求,解决群众疾苦,从而达到既增强群众物质力量,又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作用。
3.话语权可以彰显国家软实力。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替代,这是因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8]。面对发展21世纪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个时代课题,在我们党队伍中确实还有那么一些人态度模糊、认识错误、远离政治、立场暧昧,确实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失、信念丧失、信心动摇,确实还有一部分理论工作者甚至是知名专家讲话任性、纪律松懈、规矩遗忘,这些问题都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反思,从中汲取深刻教训。而国家软实力的彰显和强盛,也需要一大批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真懂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三、构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不可能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它要在克服各种风险阻力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在和各种诋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发挥其社会职能。列宁指出:“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一般说来,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9]
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及话语体系建设,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的第三个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论及话语体系建设达一千多字,八次提及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重要的任务和要求。因为意识形态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以我们党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第一,必须坚持全党动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忠诚担当。对待大是大非问题,对待事关政治原则问题,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明确、敢于斗争。第二,要管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认识和抵制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险恶用心,为党和人民当好喉舌和参谋,推出有思想、有品位、有温度的作品。立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通过相关话语体系的创新建设,为国家积极提供既具有全国性又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问题意识、思想资源和解决途径等,增强中国话语的世界地位和影响力。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与发展。如果话语体系主要解决的是社会引领和影响力问题,那么,没有较高水平的话语体系,就不可能赢得一定的话语权,也无法充分呈现学科体系的存在价值与学术体系的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稳定器,可以凝魂聚力,可以为构筑国家精神、国家价值、国家力量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0]。在文化多元化的世界环境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价值杂乱、凝聚失效。列宁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1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对人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思想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过程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意识不能从人们的日常实践中自发地产生,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要通过教育才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和浓厚氛围,这样才能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弘扬真善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
3.建设一支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恩格斯曾指出:“正像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12]这表明先进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革命的前导。但马克思也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加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话语体系建设,要保证这条关系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不出事、不出错、不挨骂,就需要按照党中央部署和要求,着力加强和打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着力培育建设五大平台,着力完善和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的良好激励机制。同时,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需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敢为人先、为民担当的襟怀和勇气魄力,牢记使命,发奋图强,讲好中国故事,站稳世界讲坛,理直气壮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添砖加瓦、智库引领,通过不断加大具有中国话语和中国符号的思想的研究与发布,积极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和中国特色的话语,勇于创造具有中国实践经验的话语体系,“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14]。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292,98.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5]新华社.周世锋等被判犯颠覆国家政权罪[N].大河报,2016-08-06(A09).
[6]俞吾金.当代哲学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
[7][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93,189.
[8][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29.
[9]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6.
[1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6.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2.
[责任编辑游玉华]
D261
A
1671-6701(2016)05-0050-04
2016-08-06
杨军剑(1970—),男,河南商丘人,硕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