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思考
2016-02-11赵冰波
赵冰波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思考
赵冰波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1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成就显著,但也存在形式抢眼、效果平淡,宣传实践、价值有别,正气疲软、两极分化等问题。原因是价值导向缺位信仰缺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不佳,表率难以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认同差强人意等。解决之道有四:一是中西碰撞、传统为本,二是上行下效、领导带头,三是贴近生活、善小为之,四是多元融汇、民族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成效;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为解决当前中国人的信仰危机、提升道德水平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建设中华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举措。经过几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广泛认同,践行成就显著,但问题依然很多,认真梳理问题、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并精准实施,是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成就巨大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从黄浦两岸到帕米尔高原,从黑龙江冰雪之城到三亚阳光水域,全国人民精神风貌已悄然变化。
1.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三个倡导”提出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火如荼。报纸、广播、网络构成了立体的宣传教育平台,解读、宣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较好的引导、教育作用。在机关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与“两学一做”活动之中,增强了党员干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在社区乡镇,通过接地气的基层宣讲,使广大群众深刻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通过“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把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紧密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了正能量。
2.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倡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三严三实”等活动,从严治党,“打老虎”“拍苍蝇”,功效卓著。党内奢靡之风锐减,公款吃喝渐消,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得到了遏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关键在基层、在农村,县委书记是关键,是连接广袤的山寨村落的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县委书记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要当好县委书记是不容易的。”[2]近几年,全国涌现出了杨善洲、谷文昌等一批优秀县委书记。他们党性强、民心重,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管中窥豹,见微知著,从优秀县委书记的身上可以纵览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万千气象。
3.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中华传统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结合,革命英烈与焦裕禄精神结合,民族优秀品质与共产党人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助力。从“八荣八耻”到“三个倡导”,一批批英雄模范塑造了铁骨铮铮的中华英雄群体,他们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给锦绣中华吹来了强劲的东风。“最美护士”“最美教师”“最美保安”“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等如雨后春笋涌现。他们有的是见义勇为,有的是救死扶伤,有的是山村支教蜡炬成灰,有的是呵护邻里常年不悔。不论是凡人善举还是英气绽放,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都是中华大地绽放的鲜花。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问题。第一,形式抢眼,效果平淡。理论宣传一直是我们党的强项和传统。近年来无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一些重要的宣传工作常常是止于上传下达,表现为“两重两轻”。一是重文本式的诠释轻针对性的落实。对上级精神多停留在解读宣讲层面,很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落实,求真务实挂在嘴上,欠缺实践中的生根开花。二是学习宣传或开展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比如“两学一做”活动,有单位仅仅满足于让党员抄写《党章》,实际上有没有牢记入党誓词、有没有自觉践行《党章》却无人在意。第二,宣传实践,价值有别。现在很多场合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两套话语系统各自表述。比如:对外办孔子学院宣扬儒家传统,国内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出马克思主义;地方制定规划强调文化软实力,评价干部则往往以GDP增长为标准;理论宣传学习焦裕禄,要求领导敢于担当,实际上少担责、少犯错却成为一些地方官场的潜规则。这种情状降低了共产党的公信力,削弱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致使中华核心价值不能形成合力。第三,正气疲软,两极分化。近些年,一些人成了双面人,场面上慷慨激昂,背地里奸佞邪恶,正义、诚信、仁爱被践踏。所以,尽管有魏青钢为救落水女青年与狂风巨浪搏斗,有张鑫娜为抢救高空坠落伤者雨中跪地实施人工呼吸,有田世国捐肾救母孝道感动天下,有郭明义家里一贫如洗却慷慨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等众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涌现,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极端事件亦接连不断,广东佛山小悦悦遭碾轧事件更是令国人蒙羞,贪官污吏、谋财害命、道德沦丧亦不鲜见,正气得不到弘扬。
2.原因。第一,价值导向缺位,信仰缺失。当前,在西方科技与管理经验传入的同时,西方文化的糟粕亦随之袭来,西方价值观正在冲击、颠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判断与生活方式。西方崇尚的自由、人权、独立,是由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心态、民族习惯决定的,中国崇尚的仁爱、忠孝、民本,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相连的。过于强调西方价值的重要性,直接导致民本思想和集体主义黯然失色。部分领导干部贪欲增长恣意妄为,主要源自价值导向出了偏差;社会上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泛滥,也源自长期的舆论偏差。价值导向缺位属于责任缺位,宣传文化体制长期相对固化则催眠了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效果不佳。任何外来思想文化不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就没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源自西方,话语系统背后有着鲜活的西方社会生活支撑,拿到中国,如果不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会与中国传统价值分割成两张皮。当前,人们信仰迷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要素不能同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价值相融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化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党的方针政策、党规党纪不能有机地在中国传统上提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情没有同中国传统价值观合一。第三,表率难以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以前,绝大多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克己奉公、不怕牺牲,人民爱戴共产党,因而才有了老百姓为掩护革命同志不惧日本鬼子的屠刀,才有了乡亲们用独轮车支前碾压出解放战争的胜利之路,才有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舟共济、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然而,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执政为民挂在嘴上,实则与民争利,甚至沦为人民的敌人。一言以蔽之: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难成表率,导致党和国家缺少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执行力。第四,文化认同差强人意。中华民族历经几次民族融合都能够生生不息,是因为中华文化被广泛认同;客家人从中原往南迁徙,身在岭南甚至海外却始终坚守固有传统,是因为中原就是他们的文化根脉;抗战中海外华人捐献飞机大炮,不少华侨青年牺牲在祖国抗日战场,是因为他们皆是龙的传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各界精英漂洋过海回国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事业,是因为祖国母亲在他们心中。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深入,加上一些专家别有用心的吹捧,不少人狂热崇尚西方价值,醉心西方洋节日,却对传统价值和传统节庆不屑。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最大的失误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欠缺。文化不认同何以谈民族凝聚和爱国主义?文化认同危机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障碍,更会导致实现中国梦功败垂成。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建议
1.中西碰撞,传统为本。第一,文化的独特性要求必须以传统价值为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土造成了中华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在政体制度、民族特性、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以及医学、绘画、建筑、言谈举止的诸多不同。比如政体制度。中国辽阔的土地、便捷的交通、稠密的人群、相近的习俗,容易形成中央集权国家;而古希腊多山多海,各个城邦独立发展,分别创造了寡头制、贵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多种政治体制。比如思维方式。中央集权国家和农业靠天吃饭的现实,这样的客观大格局决定了古代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特点;古希腊被高山阻断被大海隔开,没有大面积可耕地,这样的客观小格局决定了古希腊人主张天人对立,认识事物注重局部,崇尚独立自主的思维特征。比如医学。中医看病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体内阴阳状况,以多种中药配伍使失衡的阴阳二气重新协调;西医则将人体各个器官看作一个个局部,外科手术注重刀起病除。比如绘画。西方工笔画以几何学透视学原理,使绘画惟妙惟肖;中国山水画重神似和意境,饱蘸水墨,随意挥洒,远山近水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3]走独特的道路需要独特的文化引领,独特的文化引领则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本。第二,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步伐,重塑传统核心价值。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熔铸一炉,方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途畅达。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杆,把典故、成语、格言妙用翻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民族符号民族记忆提炼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观点。比如,他用一分为二概括矛盾对立法,用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说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用弹钢琴比喻领导班子的协作配合,用造反有理归纳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真谛等。中国老一辈革命家深谙价值统一的重要。共产党曾用四海之内皆兄弟翻译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邓小平用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说明求真务实,习近平用实现中国梦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一语囊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面对前六国纷繁嘈杂的形势,除了果断统一度量衡,让书同文车同轨,还果断地将理论宣传统一、将价值观统一。丞相吕不韦说:“一则治,异则乱。”当前,以仁爱、诚信、民本、爱国等传统核心价值为蓝本,汲取西方文化中适应中国传统的要素,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步伐,就是为了重塑统一价值,让全新的仁爱诚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
2.上行下效,领导带头。第一,明君贤臣是古代传统社会践行伦理道德的风向标。一是主流价值观培育出忠臣廉吏。仁义礼智信是古代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塑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忠臣廉吏,打造出了忠良之后和诗礼人家:包拯铁面无私,杨家将满门忠烈,诸葛亮鞠躬尽瘁,史可法以身殉国,司马光教子有方等等。东晋陶侃曾用公款给母亲送一罐腌鱼,其母呵斥道:你用公款送我腌鱼,只能给娘增添忧烦。东汉廉吏杨震,一次朋友趁黑夜送礼给他,说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更是励志佳话。二是帝王将相、忠良世家重视道德传承。文臣治国武将安邦,文武忠良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支柱,是主流文化道德规范的践行者与传承者。忠良世家、书香门第乃至王室贵胄都重视用仁义忠孝诚信教化儿孙家人。《颜氏家训》《包拯家训》《朱子家训》以及诸葛亮的《诫子书》和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等都成为家规典范。周公唯恐失天下之士而“一饭三吐哺”、唐太宗“每餐一食,则念耕夫”更是成为美谈。三是上行下效践行伦理规范蔚然成风。名门望族有家规传承,普通人家也有道德教化。文化的影响从来都是高处往低处流,阁僚大臣、知识精英为社会基层做表率,他们成为社会道德理想信仰的风向标。“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人穷志不短”“紧睁眼慢开口”“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等,反映了老百姓做人处事的大智慧。以主流价值观教化后代,用格言警句启迪民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级领导干部应当仁不让。毛泽东的六位亲人在革命中牺牲,周恩来无儿无女将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不计其数的红军高级将领倒在了枪林弹雨或敌人屠刀下,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入党誓言。北宋大儒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封建社会的忠臣良吏尚能为民请命、鞠躬尽瘁,我们的高级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应该当仁不让。
3.贴近生活,善小为之。第一,舆论宣传要接地气。一是拉近理论宣传与百姓的距离。思想宣传要联系地方实际,贴近百姓实际,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关注的问题入手,把大道理转化成合乎常人常理常情的小道理,避免大话空话套话。尤其是赴基层宣讲,一定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阐释生发。此外,还要善用文化平台,将理论宣传同文化建设相结合,组织文艺下社区、下企业、下乡村,帮助群众排演小戏、小品、舞蹈,既能促进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能将中央精神与社会生活融会贯通。二是创新理论宣传话语系统。话语是指某种特定的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活动,它既是一种表述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论传道还是授业,都需要生动活泼的话语。孟子用君子远庖厨、五十步笑百步等劝谏君王行王道入情入理;庄子用庄生梦蝶、鼓盆而歌、鲲鹏河伯等将天人合一演绎得色彩缤纷;毛泽东写文章做演讲则将典故、成语、格言信手拈来,深深根植于中国老百姓心中。创新话语系统,就是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化为与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贴近的语言,把中央方针政策化为形象具体生动感人的话语。合肥市文明办创作的《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引人入胜;海南省五指山市女子宣讲团以对歌、说唱、快板等方式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村民们叫好不绝。游戏动漫、喜剧小品,微信段子等都是理论宣传的载体。要通过话语创新,开辟思想宣传的新天地。第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处着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可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小处细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积水成渊集腋成裘,风起于青萍之末等,都是最好的注脚。但目前,随地吐痰、围观起哄、不孝父母、不爱岗敬业、行人乱翻马路护栏等不文明现象却比比皆是。虽是小处细节,却滴水见太阳,折射出善小不为的情状。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从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弘扬儒家孝道,不孝敬父母者也绝不会是忠心爱国之人。要从平凡做起,勤恳工作、待人以诚、勤俭节约等貌似平凡,却是社会进步和谐的支撑,许许多多感动中国的事迹正是从平凡中见伟大。要加强制度保障,通过健全行业规章、完善市民公约、制定乡规民约等,使之既能够导航指引,又能够规范匡正。
4.多元融汇,民族认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让多元文化融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高度认同是践行的关键环节。第一,注重支援边疆建设,助推文化发展。经济建设对于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北宋初年,赵匡胤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为迎接宋代文化发展高峰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砸碎了生产力发展的锁链,助推了欧洲工业发展,科技兴盛与工业发展又为文艺复兴积蓄了能量。少数民族文化若要兴旺,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当前,全国各地支援边疆建设硕果累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乡建设、智力帮扶、医疗卫生、文艺交流等全面开花。比如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年均援助资金超3亿,河南3年援助新疆建设兵团资金达2.6亿,九成用于民生。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发展必能为多元文化交流搭建广阔的平台。第二,注重多元文化交流,寻找共同点。中原文化泽被四方自古有之。汉朝王昭君和亲加强了内地与边疆交流,宋辽金时期中原的制度、冶铁、纺织、火药、工艺、种植、建筑等文化科技从中原文化高地向四方流淌。党项族用西夏文翻译儒家经典。契丹人实施双轨政治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女真族在金朝施行科举制,“金朝进士的总平均数与南宋相当”[5]。蒙古族从中原学到了火器,又用犀利的火器横扫欧亚大陆。文化交流既能取长补短,又能通过碰撞寻找共同点,用少数民族的格言、警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利于践行。比如爱国是回族信仰的一部分,就把爱国提升到信仰层面。宁夏吴忠市将国旗、党刊、核心价值观、穆斯林书屋请进清真寺大受欢迎。各民族都有互助友善、尊老爱幼的传统。如,“一根藤易折断,十根藤比铁坚”是白族格言,“善良的人可以走遍草原”是蒙古族谚语,瑶族民谣中亦有《孝歌》。政府和宣传机构要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采用灵活方式宣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而不能机械教条形式主义。第三,注重各族群众生活来往,增强亲近感。深化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加强各族群众往来。老话讲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关系越交越近。河南临颍县南街村,清真寺里有“回族汉族,同是中华民族;新教老教,皆为伊斯兰教”的牌匾,回汉群众和谐相处。新疆推动相互嵌入式的社区建设,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交往愈频繁,认知愈趋同。内地不少城市中学都有新疆班、藏族班,各民族的孩子结下了情谊,文化上产生了共鸣。继续加强各族群众往来并促进文化交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步骤。
[1][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www.xj.xinhuanet. com/2014-02/26/c_119506688.htm,2014-02-26/ 2016-08-01.
[2]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9-01/7499690.shtml,2015-09-01/2016-08-01.
[3]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5-08/19/c_128144576.htm,2015-08-19/2016-08-01.
[5]陈述.辽金史论集(第3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253.
[责任编辑张敬燕]
D64
A
1671-6701(2016)05-0017-05
2016-08-20
赵冰波(1955—),男,河南开封人,本科,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