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生态且末的几点思考

2016-02-11中共且末县委党校新疆且末841900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梁 丽(中共且末县委党校 新疆 且末 841900)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且末的几点思考

梁丽
(中共且末县委党校 新疆 且末 841900)

[内容提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十三五”规划又将生态文明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五个建设中都贯穿着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且末县结合本县的县域县情,提出了要建设“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的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且末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且末 生态环境 生态产业 生态文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提高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高度。“十三五”规划又将生态文明放到了极其突出的位置,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五个建设中都贯穿着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转变,也是执政理念的转变。且末县结合本县的县域县情,提出建设“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的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为实现且末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努力。本文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且末提出几点思考。

一、且末县生态建设暨防风治沙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缘,四面环沙,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沙危害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三次被迫搬迁,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全县各族群众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且末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防风治沙工作,始终将防风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工程,通过争取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依法管护、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县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从1978年开始,我县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在风沙前沿全力开展防风基干林建设,在农区开展农田防护林和乡村居民点绿化建设,不断扩大且末绿洲面积。1978年至1985年一期工程中,全县共计造林保存面积为1.68万亩,相当于1978年以前造林保存面积的2.4倍。1986年至1995年二期工程中,全县共计完成造林面积5.02万亩。1996年至2000年三期工程中,全县共计完成造林面积6.57万亩。2001年至今为四期工程。由于造林成绩突出,这期间我县造林绿化工作先后得到国家和自治区、自治州的多次表彰,获得了多项荣誉。

(二)重视防沙治沙工程化造林。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重点对县城周边沙漠戈壁进行治理。在河东采用滴灌节水技术,河西采用淤地植树方式开展防风治沙工程建设,构筑了一道环抱县城的绿色屏障。几年来河东治沙工程累计投资1700余万元,完成工程化造林10800亩;河西生态防护林工程累计投资700余万元,完成造林面积5000亩。河东工程化造林的机井、电路、管网、林道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这两项治沙工程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且末绿洲抵御大风沙的能力,维护了环车尔臣河灌区外围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取得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和荒地造林工程。几年来,我县重点对风沙前沿的低产田、风沙侵蚀严重的农田进行合理规划,优先安排退耕,及时全面地兑现了退耕还林的相关补助政策。同时,在风沙前沿采取引洪灌溉、封禁保护、引水播种等措施开展荒地造林,促进红柳、胡杨生长,恢复天然植被,以较低投入实现造林目标。

(四)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2002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发展特色林果的战略思想,采取以建园式种植方式和实行枣粮、枣棉、枣草间作等套种模式,广泛推广,其生态和经济效益日益显现。从2003年开始,沙生产品的试种和开发展开,在红柳根部人工接种肉苁蓉试种取得成功。目前,河东治沙基地肉苁蓉试种规模已初具规模,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五)依法管护,巩固防风治沙成果。多年来,全县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强化林政管理,依法制止林业“三乱”行为,坚决打击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等不法行为,保证了林地稳定增长。天然林资源保护措施和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确保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安全。

随着造林规模日趋扩大和防护林网体系作用的发挥,我县农区周边沙漠得到绿化和初步固定,天然荒漠林得到有效保护,绿洲内沙尘天气和降尘量逐年减少,农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

二、且末县生态建设暨防风治沙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县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态建设的任务依然严峻,生态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问题。

(一)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沙化危害依然突出。且末四面环沙,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8.36%。绿洲面积仅为5945.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沙漠将且末绿洲从四面包围起来,最近的沙丘离县城仅有一河之隔,不到2公里。被称为“沙漠孤岛”,而且干旱少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风沙危害十分严重,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多年来,风沙严重侵害着各族群众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且末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功能不高。且末森林覆盖率仅为0.7%,植被主要集中在城镇和农区,其他地方大多为沙地,植被覆盖率不到20%。一些地方的草场和耕地严重退化,覆盖率低的森林和草地难以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应有作用,生态环境功能不高,一些林地生产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

(三)治理和保护的难度依然很大,治理成果依然脆弱。且末森林资源面广线长,森林资源多分布在车尔臣河沿岸,东起与和田民丰交界,西至若羌,管护线达五、六百公里,由于交通和管护设施较差,管护难度较大。且末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对于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承受能力不强,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较为脆弱,生态环境与资源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四)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在地膜、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中,大量的旧膜残留在农田中,使土壤物理性能严重劣变;不合理使用化肥加重了土壤盐碱化,使土壤板结。许多耕地因土壤退化,造成农业低产,农民增产增收缓慢。

(五)人为隐患较多,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末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由于生产方式较落后,煤电资源不足,农村燃料困难,多年来农民一直以樵采天然胡杨、红柳为生活燃料,加之受水土开发影响,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随着矿产开发力度加大,矿产开发行为不规范,对野生动植物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强。边治理边破坏甚至治理大于破坏的现象严重。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且末的几点思考

且末作为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偏远县城,生态环境建设事关现实生存问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因此要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

(一)加强污染防治,优化生态环境

1、大力治污,打造宜居县城。县城人口集中,污染相对比较严重。优化生态环境必须首先从县城抓起。抓好县城绿化工作,加强县城周边绿化建设,多种树、多种草,提高绿化覆盖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对县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居民小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不断提升县城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水平。

2、突出保洁,建设新型农村。我县农村面积和农村人口均占全县总量60%以上,我们必须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切实做好资源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坚决制止非法取水、非法开荒、乱采乱挖行为,确保车尔臣河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以创建文明乡村、和谐乡村为载体,大力提高农牧民素质,教育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落后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农牧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

3、狠抓绿化,保持良好生态。要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防沙治沙、植树造林运动,紧紧抓住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以防沙治沙生态工程为重点的经济林、防护林建设,继续推进封沙育林、天然林保护、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天然植被质量和覆盖度,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加快以北三乡为重点的林网化建设。特别是加快以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建设,既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又促进农牧民增收,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二)转变发展方式,做强生态产业

1、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和发展生态工业。要以节能、降耗、减排为基本目标,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企业,推动工业发展生态化。加快沙产业发展,创新经营模式,让企业、农牧民、社会力量参与治沙和发展沙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以肉苁蓉、红枣、枸杞为主的沙漠药业和林果业等生态经济型产业,走出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让沙漠有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绿色环保为方向,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以农业生产区域化、标准化、生态化为重点,加快“红枣且末”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建立一批现代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活动,建立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市场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及第三产业。大力开发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利用沙漠自然景观和沙生植物园生态成果,加快发展大漠旅游,打造且末大漠风情旅游品牌。重点推出“人文景观之旅、沙漠体验之旅、中昆仑野生动物观赏之旅和寻玉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另外还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挖掘整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廉政文化、平安文化、玉石文化和沙漠文化等,打造具有“巴州特点、且末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强化教育引导,培育生态文化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道德素质。围绕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教育活动,为人们树立科学自然观、健康生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打下扎实的基础。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引起大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

2、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生态保护行为。建立生态补偿和责任赔偿机制,对为优化生态作出重大贡献的实行奖励补偿;对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人,实行赔偿惩罚,不断强化生态有价的理念,逐步形成“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生态保护格局。

3、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生态消费模式。引导人们摒弃那些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绿色生态消费观念,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活动,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大力倡导绿色文明,让勤俭节约、生态消费成为全县人民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周钰]

D OI编码][ 10.3969/j.issn.1674-6287.2016.03.12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3-0049-03

[收稿日期]2016-01-08

[作者简介]梁丽(1981~),女,汉族,中共新疆且末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