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兵团文献资源建设
2016-02-11王绪琴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新疆五家渠831300
王绪琴(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浅析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兵团文献资源建设
王绪琴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新疆 五家渠 83130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地方文献和地方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兵团文献对兵团文化的作用,分析了兵团屯垦资料兵团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兵团文化背景下加强兵团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文献 地方文化 兵团文献
一、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发展相伴而产生的。由于人类和文化的存在,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精髓,因而便产生了大量文献。文献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就。文化和文献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因果循环关系。①潘英洁:《文献的文化解读》,《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一)地方文化与地方文献的含义
地方文化是一地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和现状的反映,是一部完整的地方百科全书。地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显明的地域性特征。
作为地方文化的知识载体,地方文献是指反映一个地区情况的各种文献,是地区过去的历史和现实事件及人类群体活动的记录。它不受载体、形式的限制,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史志、名人手稿、游记、传记、文史资料、回忆录、民歌、民谣等,被誉为“一方之全史”。
(二)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方文化与地方文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的源头,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地方文化传承的印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着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加深和拓展了地方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过来,地方文化的研究又会产生新的地方文献,极大地丰富地方文献资源。因此,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相推动。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可以达到相互利用、相得益彰的效果。收集整理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对地方文化的的继承和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二、兵团文献对兵团文化的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从1954年成立至今,忠实履行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担负起开发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历史重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兵团人在60多年的屯垦戍边实践中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地方文化——兵团文化。这种文化的存在,造就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的——兵团文献的存在。
(一)兵团文献是传承兵团文化的鲜活教材
上个世纪60年代,兵团发展业绩卓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兵团屯垦戍边队伍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兵团文化当时具有独特的魅力,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又与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军旅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兵团文化特有的吸引力。新形势下,当人们的思想价值受到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时,传承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日益迫切,最重要的是要让职工具有使命感,要有扎根团场、建设团场的信念。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走进兵团历史。兵团文献翔实地记录了兵团人60多年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过程,记录了凝缩和彰显兵团精神的优秀人物,如保卫祖国领土,舍生忘死的上海女知青孙龙珍、深受哈萨克牧民喜爱的马背医生李梦桃、巴尔鲁克山的“天使”梅莲等。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教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热爱兵团、扎根兵团的决心,促使兵团人更加积极地投身屯垦戍边伟大事业之中,使兵团精神代代相传。
(二)兵团文献是研究兵团历史和现状的重要参考
兵团文献与兵团文化相伴而生,是兵团的百科全书,涉及内容广泛,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可信度高,是研究兵团历史和现状的首选参考资料。也是人们了解兵团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没有兵团文献,编史修志是不可想象的。
(三)兵团文献为兵团旅游业发展提供文化内涵
我们知道,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不可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需从地方文献中查找依据。近年来,兵团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就是兵团文献促进兵团旅游业发展的最好典范。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并且,红色旅游的大部分景点都以地方文献记录的历史知识做背景。②任庆芳:《试析临沂地方文献与临沂文化的关系》,《兰台世界》2006年第1期。兵团的红色旅游最为特殊,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使命,历经半个多世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兵团屯垦战士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屯垦遗址,也留下了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如“八千湘女上天山”,如“解放军十五团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如西北边境第一连的上海支青沈桂寿15年如一日“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把国旗升起来”等等。这些屯垦遗迹和屯垦故事都是红色旅游的亮点,都是兵团红色旅游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资源。依托这些资源,兵团打造了一批拥有“兵团精神、屯垦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自主品牌。如大家熟悉的石河子的军垦纪念馆、军垦第一连、周恩来纪念碑等,特别是军垦博物馆已经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此外,格登山碑、小白杨哨所等已经成为兵团乃至新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可以说,只要我们善于从兵团文献中发掘、开发文化资源,就能为兵团红色旅游不断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兵团文化成为红色旅游中一条涓流不息的小河。
三、兵团屯垦资料中心兵团文献资源建设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资料中心正式成立于2006年4月10日,是全国第一家以收藏屯垦戍边资料为主题的资料库。其实早在1995年,兵团党委党校图书馆就成立了兵团文献专库,在全疆、全兵团范围内广泛征集兵团文献,秉持“宁滥勿缺,先宽后严”的征集原则,将与兵团相关的,与屯垦相关的一切文献资料列为征集对象。从内容上说,包括地方史料(如兵团史料选辑、各师团志及发展史、组织史料等)、地方人士著述(在兵团居住过的人士的著述以及对其人或作品的相关研究资料,如《镇边将张仲瀚》等)、地方出版物(包括正式出版的,也包括一些非正式出版的兵团文献,如各团场的内部资料汇编等)。从载体形态上说,包括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还有录音带、光盘、电子出版物等非印刷型文献。
经过20年的努力,兵团屯垦资料中心目前共收藏兵团文献资料近7000种2万余册。主要的有:兵团、师、团场三级志书、年鉴、统计年鉴和简史;新疆年鉴、统计年鉴等新疆综合性年鉴和一部分专业年鉴;兵团史料选辑、文史资料;兵团老领导的回忆录、手稿、个人传记如《王震回忆录》《王震画册》《王恩茂日记》等;反映艰苦创业年代的文学、诗歌作品和兵团民间文学集成;研究兵团的理论成果如《新疆长治久安论》《21世纪治理新疆的策略研究》等。另外还入藏有《大唐西域记校注》《二十五史》《丝绸之路资料汇钞》等重要文献资料。
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兵团屯垦资料中心已经逐步形成史、志齐全,兵团名人著述资料丰富,地方出版物保存较完整的兵团文献收藏体系。为了提高兵团文献的利用率,屯垦资料中心建立了兵团文献书目数据库,还编制了《新疆兵团屯垦文献目录》(暂定名称),并于近期准备出版发行。在工作中积极为读者提供查询和专题研究跟踪服务。来中心查阅文献的疆内外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多。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感到有许多的缺憾。所以,我们应加大对兵团文献的开发力度,努力做好兵团文献资源的发掘、整理、收藏工作,充分发挥兵团文献在兵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加强兵团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一)拓宽渠道,广泛收集
目前,屯垦资料中心对兵团文献的收集主要是书店购买、不定期走访相关部门征集和私人主动赠送。缺乏对兵团文献资源的全面掌握,再加上征集工作力量单薄,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所获文献零碎,漏洞较多。为更全面地征集兵团文献资料,要开展多元合作,扩充征集渠道:主动与三大文献生产系统:党政机关、科研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进行重点访求,最大限度地避免遗漏重要兵团文献的出版信息;争取兵团一级支持,建立呈缴制;利用兵团各媒体广泛宣传,争取各界人士把私藏的图书捐赠;与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联合征集,互相交换馆藏,互为补充,避免重复;设兵团文献采购专项经费,多途径、多渠道采购。
(二)科学管理,规范整理
兵团文献收集来以后,如何对它们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整理,是整个兵团文献建设中的重要一步,更是发挥兵团文献价值的重要一步。
首先要对兵团文献进行科学分类。目前屯垦资料中心的兵团文献分类采用的是《中图法》,按知识的学科体系分类。但由于兵团文献有正式出版,也有非正式出版物,类型多样,使一些兵团文献无法准确归类,有时只能“跟着感觉走”,造成不同人分类不一,不同批次分类不一,以至影响了文献的利用率。我们可以在《中图法》基础上,加上“屯垦”字样区别于馆藏其他文献。再根据所在区域,把各个师的兵团文献集中起来,然后再进行细分。其次要标准著录。针对兵团文献形态的多样,在载体形态项及文献特殊细节项就应如实著录,必要情况下附注项具体说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在著录的目录中反映其主要内容,方便进行主题索引。
(三)建立兵团文献资源数据库
整理开发兵团文献必须与数字化建设结合进行。兵团屯垦资料中心应该以馆藏兵团文献资源为依托,以馆藏书目数据库为基础,以全文数据库为最终目标,把兵团文献数字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地实施兵团文献数字化工程,建成多层次的兵团文献数据库系统。
[责任编辑:张林林]
参考文献:
[1]贺修铭.文献与文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4,(3).
[2]戴建陆.地方文献利用与地方文化建设[J].文化学刊,2012,(5).
[3]李霞.地方文献的新发展:馆藏兵团文献资料工作的理论与实践[J].兵团党校学报,2002,(4).
[4]宁英伟.弘扬地域文化打造特色藏书:抚顺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探要[J].图书馆学刊,2013,(1).
D OI编码][ 10.3969/j.issn.1674-6287.2016.03.28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6)03-0104-03
[收稿日期]2016-05-02
[作者简介]王绪琴,女,兵团党委党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兵团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兵团屯垦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3QN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