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国家标准下的党校特色研究生教育——以省级党校课程设置为例
2016-02-10刘佳
刘佳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22)
坚持国家标准下的党校特色研究生教育——以省级党校课程设置为例
刘佳
(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22)
本文从“国家标准”与“党校特色”入手,着重分析了党校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重要意义及独特价值,并以省级党校课程设置为例,提出如何将“国家标准”与“党校特色”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时代新要求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四有”干部。
国家标准党校特色研究生教育
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今天,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面临这样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国家和社会急需各方面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教育体系主要培养两类研究生:从培养方式看分为全日制脱产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从培养主体看又可分为国民教育体系(高校体系)和党校体系。一直以来,高校体系和党校体系研究生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其社会认可度,即高校体系研究生比党校体系研究生的培养标准更高,学术性和专业性更强,层次更高,更符合国家标准。
党校是我党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校研究生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它既能满足国家在新时期培养领导干部队伍的需要,又能满足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发布,《条例》第四章第三十条规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注重质量,坚持国家标准,办出党校特色”。由此,提出了党校研究生教育要走出既坚持“国家标准”,又具有“党校特色”的办学道路。
一、党校研究生教育的国家标准与党校特色
1.何谓“国家标准”
“教育标准是指为实施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为在教育活动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事项制定的各类教育规范与技术规定。”[1]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建立并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2013年9月,针对研究生学术学位的要求和特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这是我国首部针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正式形成的“国家标准”。《基本要求》从学科前沿、社会需求、知识结构、综合素养与能力、基本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各学科研究生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时必须达到的标准。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建设、培养方案制订和学位授予等主要工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还根据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印发了《一级学科简介》,从学科概况、学科内涵、学科范围、培养目标和相关学科五个方面对全部110个一级学科进行了界定和描述。
党校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以“国家标准”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准则。就是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的关于研究生教育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办学,本着“严”字当头的办学方针,从招生计划、录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论文写作质量、学术实践训练和学历、学位授予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2.何谓“党校特色”
党校的研究生教育是具有鲜明党校干部培训烙印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
(1)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真理的重要阵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延安时期的党校开始,党校便一直是我党反对政治错误思潮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意识的主阵地,是研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多年来,由于党校承担的大规模的高层次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需要,其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包括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法学及战略学等,在理论界和社会上都具有较高的声誉。
党校研究生学员,多数在党政机关从事较为重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宣传或政策研究等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党校研究生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管理队伍的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其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
(2)党性锻炼的熔炉
党性修养,也就是党性锻炼,是指一个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互动中,继续深化对党性要求的理解,把党性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断加以锤炼、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组织上入了党,还要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解决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问题。[2]
如同理论教育一样,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最根本的特色和优势,是党校教育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问题。从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到好干部“五条标准”、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再到对领导干部的“四有”要求和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及多次强调的领导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对新形势下党性修养要求的新阐发,具有极其丰富、深刻的时代内涵,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培养和提高党员干部实践能力的学校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说:“我们培养的理想的大学生,不应是只埋头数学,不联系实际的人,这是没有用的!”[3]而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为培养目的,以实际需求培训为任务的党校教育,正与钱学森的大成智慧理念相契合。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就是要针对社会实际,按需施教,注重以人为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社会提供理论资源和理论支撑。党校研究生带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来,需要通过学习以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以专业化的理论联系实际、以独特的教学方法指导实践,着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二、“党校特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创新价值
党校研究生教育,其重点在于研究生教育中的党校元素,是基于国家标准的研究生教育的有益延伸,符合教育理论关于智慧教育的深入探索,符合党和国家培养新时期“四有”干部的要求,也是党校干部培训面向社会扩大影响、引导趋势的积极举措。
党的十七大就已经明确了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要完成这一目标,党校研究生教育必然要发挥其重要作用。
1.发展党校研究生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推动新形势下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最关键的就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努力造就一大批不仅有知识、懂业务,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而且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马列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掌握最新知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智能、高学历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队伍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党校研究生大多来自党政机关,本身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下,这些原有的政治素养也经受着考验和选择,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变化,或钝化、或松懈、或消融,这必然给公权的运用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党校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同时,通过其特有的党性教育手段启发学员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以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研究生教育仅仅依靠学科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2.发展党校研究生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研究生教育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对象主要是本科应届毕业生,专业涵盖理、工、商、农、医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的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强调专业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的能力,理论多实践少,造成培养类型的单一化,与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关联性、应用性不够,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
党校研究生教育属于成人教育,其对象主要是拥有本科学历,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任职的党员领导干部,专业一般限于社会科学方面。其学员虽然都有着较高的学历,但在工作过程中,大部分都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脱离,尽管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却缺乏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理论基础。而党校研究生教育在注重专业知识系统培养的同时,比高校研究生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适用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钱学森“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要将科学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利用人脑和计算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掌握广博的知识和经验,还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反复实践,努力树立起具有时代特征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和方法论。由此可见,党校研究生教育更符合钱学森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三、党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如何将“国家标准”与“党校特色”更好地结合
1.要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国家标准”,使党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同国家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全面接轨
党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应符合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充分贯彻培养目标和要求,重视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方法类、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要满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着眼于现代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需要,做到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2.要按党校干部教育的规律办事,发挥党校优势,充分体现党校教育特色
(1)开设马列主义公共课,突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课地位。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放在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突出其核心地位,以专题讲授式和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设“读原著、品经典”课程,还要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出现的实际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会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学员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端正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员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开设党性教育专题必修课,突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5年12月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时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所以,研究生教育要把党性修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党史、上《党章》”,通过学习让学员了解我党历史、责任、制度等,使之成为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建立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新时期先进典型的实地参观学习,加深学员党性学习的印象,强化党性教育的效果。
(3)专业课程安排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除了要针对其学科领域要求设置,还要根据专业与学员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来安排,旨在突出针对性。第一,以“专”为主,要强调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把握学术发展前沿,引导学员确定专业研究方向。第二,要在必修课的设置基础上,加入专业选修课与专题讲座的学习,并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发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对专业必修课程的补充作用。本着补缺补差的原则,通过对学员实际需求的调研和论证,将紧贴社会发展实际和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国内发展动态和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充实到教学中去,避免盲目和随意。以专为主、学科交叉为辅,围绕主干课程和研究方向设置能够培养学员综合能力,或是能够加深教学内容、介绍学科前沿动态的新兴课程,使学员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4)开设社会实践课,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科研不是为好看,不是为高高在上,而是为实践服务”、“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5]。因此,社会实践课的设置要特别注意不能限于理论探讨或走形式,必须以引发研究方法层面上学员的自主思考为关键点,要把书本中的知识与社会环境中的实际对应起来,边学边看边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才能更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投身于这个时代大潮中,达到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校研究生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为培养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领导干部而努力。以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新形势为重点拓宽学员的视野;强化学员的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其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同时,还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新模式,发挥党校教育的积极作用。
[1]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J].教育研究,2015(12):5.
[2]周昕.对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的思考[J].党史博采, 2015(6):34.
[3][5]赵宗泽.简论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解读“钱学森之问”和钱学森成才之道[J].汉字文化,2011(3):17,20.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责任编辑:马俊
本文系安徽省委党校2015年度委托课题“坚持国家标准下的党校在职研究生特色教育研究”成果。
2016—07—19
刘佳,安徽省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