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研究
2016-02-10黄慧
黄慧
(西藏自治区委党校,西藏拉萨850000)
党的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研究
黄慧
(西藏自治区委党校,西藏拉萨850000)
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舆情给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行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网络舆情、网络谣言、网络诚信、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侵蚀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网络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必然充斥其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不断促进广大网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拥护,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网络文化舆论阵地建设
互联网以颠覆性的方式和速度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对于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而言,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生活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但是对于网络背后巨大的推动力量和网络到底要把我们引向何处,却普遍感到很迷茫。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可以说,每一个现代人都已经被放置在多样化、开放化、全球化的网络文化情境之中。要研究网络文化阵地建设,首先要从网络文化的特性入手,关注由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以及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方式转型。
一、网络文化的三大特征
(一)开放性与多元化
开放性是网络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信息的无限扩展与开放,带来了个人体验的开放性和文化的多元化,而多种文化冲突引发了价值取向的混乱,以及主流与非主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碰撞。精英文化,有人认为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的少数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的文化,旨在表达他们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在很多人观念里,精英文化代表着高智商、权威、专业,而大众文化则意味着不权威、不专业、人云亦云,甚至以讹传讹。美国知名媒体评论人安德鲁·基恩写的《网民的狂欢》,就至始至终怀着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表现出对网络破坏人类文化的担忧,他认为伴随着网络的繁盛,愚昧和低品位盛行,文化的纯洁性不复存在。实际上,网络社会对于精英文化并不如安德鲁·基恩等人一样崇尚,比如中国网民发明的“砖家”一词,就是网友对所谓的权威、精英的讽刺和嘲弄。然而,当砖家这个词逐渐从对“假专家”的讽刺,延伸到了对政府言论的覆盖,就不得不令人担忧。政府发布意见,民众不相信,还要从反面去解读,当砖家混在专家中,声音还比专家大,民众想知道真相越来越难,这就意味着党和政府公信力面临被弱化甚至丧失的危机。
(二)虚拟性与真实性
网络虚拟技术,极大地节约了人类的活动成本、拓展了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原本只是互联网技术层面的虚拟特性,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即我们的生活已变成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元社会结构,但虚拟过度,造成的是真实感丧失。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面对面的交往是人们习惯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往往是在面对面交往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虚拟环境则不利于人们的社会学交往,容易导致与真实外界疏离和心理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沉溺于虚拟世界,很难回到现实世界,比如一直被批判为助长“精神麻木”的网游,对于判断能力还不健全的青少年,网游充斥各种暴力元素和负面情绪,正义感和道德规范被置之度外,战争和尸体也只不过是游戏升级的筹码。
(三)平民化与个人化
对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的事情,同时还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门槛极高。过去的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不具备个性化、个人化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手段的发展,基于硬件设备电脑、手机等个人化媒介工具的普及,让“自媒体”成为了可能。互联网让普通民众可以轻松拥有属于自己的“媒体”,打破了自上而下的点对面传播方式,同时也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的不公平格局。于是,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爆发出巨大的传播能量,主流媒体的声音式微。自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草根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时,往往更少有预设立场和偏见,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更客观、公正、全面,这也是草根声音日益受到重视并日渐壮大的原因之一。
二、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挑战
(一)网络文化增加社会管理风险
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单位”和“街道”为核心,国家和政府通过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内容管理、属地管理构建起单位体系和街道管理体系。网络时代的社会管理则呈现出“扁平化”的特点,正如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里说的,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全球化进程持续到今天,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微小,而趋势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最终实现大体均等、平衡。实际上,社会的扁平化的理想状态,是指向了追求公民权利平等、发展机会均等、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网络的一大贡献就是促进了现实社会的阶级构成从金字塔走向了扁平化。虽然网络交往也相对封闭,各人拥有自己的圈子和群体,但是这种圈子的划分并不存在阶层的差别。网络的技术特点和个性化特征使网民之间的平等交往交流更加容易,从而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被打破,网络世界出现自我管理的要求和倾向。
从技术层面来说,互联网是由各个国家的局域网所构成的,它采用离散结构,并没有设置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是没有中心或者地域界限的。从整体来说,网络并不是依照任何现成的体制、制度、规范以及既定利益框架创立的,互联网不从属于任何机构、任何国家,网络文化产品则具有世界性特征,可以不受时间、数量的限制,向全世界网民供应。从信息传播的方式看,网络行为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传统的地域设卡、设点管辖、控制的文化管理方式对网络行为的认定和监管难以奏效。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社会管理风险。
(二)网络文化带来文化范式的转型
在旧的范式中,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和机器是最关键的资源,而在新的范式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则成为关键资源。在网络基础上产生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经济,更是一种新文化。从传统社会学理解,社会化过程是家庭和社会组织把文化传统灌输给每一个个体,而使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符合既定的标准。这种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所认可和提倡的主流价值。在网络时代,主流文化的声音淹没在了非主流文化的海洋里。各种有关欲望、暴力、金钱的观念在蔓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文化在解构着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那种社会化过程。
一方面,网络传播模糊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分野和界限,使既有文化形态日渐失去传统划分的价值和依据,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官方言论被解构,失去了原本的庄重、权威。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普遍进入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网络虚拟社会处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多维度文化共存的复杂背景当中,普遍存在焦虑心态和情绪化特征,虚拟空间里的社会失范现象逐渐增多,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的呼声日渐高涨。另一方面,我们认知这个世界、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也被颠覆。信息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图像的泛滥,人类渐渐与文字相隔离,虽然图像扩大了感性的阈限,却萎缩了知性与理性的延伸,信息容量大于文字,但并不是精于文字、高于文字、深于文字。人们的阅读趋向平面化,图片在日渐剥夺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延伸能力。
(三)网络加大了文化上的“贫富差距”
网络对于文化“贫富差距”的助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网络文化传播的代际差异巨大。70、80后的在逐渐走向中年,而90后的纷纷步入职场,不同年代的人群对于网络文化的接受、掌控和介入程度差异很大,而这种代际差异涵盖从人生观、价值观到对重大社会话题的态度等几乎所有领域。其次,客观条件造成信息接收不均等。网络社会是以电脑、因特网等高技术为基本技术支撑的,而由于经济差距,电脑普及程度、网络化程度、信息化水平是极不均衡的,人们占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事网络文化活动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信息贫富差距正在或已经拉大。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从操作的角度看,电脑、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友善、轻松、人性化,但其实际的可接受程度却因年龄、性别、职业、智力、文化素养以及心理因素等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这种“数字鸿沟”在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明显,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需要进一步得到保障。
三、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途径
(一)树立阵地意识,加强本领建设
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党员干部的认知和对策也是各不相同的。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在积极建设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尝试网上发布、在线交流,但是另一方面,轻视、厌恶、害怕网络的心态也还普遍存在,对网上思想舆论工作不想抓、不敢抓,最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抓。比如2008年“占领天涯”事件、2011年甬温线重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反正我是信了”事件等案例,可以看到政府在努力介入新媒体、利用新媒体,但却普遍存在“本领恐慌”。
党中央提倡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唱响网络思想主旋律。近年来,虽然职能部门意识到网络舆情战的重要性,积极培养网评员队伍,但由于很多基层网评员尚停留在网络扫盲阶段,对网民的心理不了解,对网评的方法和技巧不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了解,对党的政策不了解,出现语言生硬、态度傲慢、情商较低的情况,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有关部门必须建立丰富、多元的网评机制,改革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命令式的文化教育、管理方式,同时努力提高网评员在辨别舆情、提炼观点、转换角色、语言表达、心理把握等方面的能力。
(二)加强网络舆情引导,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媒体反映出的舆情是解读一个社会的情绪和状态的重要渠道,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难以全面、客观、及时地获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社会热点和焦点往往是通过网络方式直接快速发布,当这些不同的意见逐渐地汇聚、形成一些比较有倾向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时,就成为了一种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就是网民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观点意见以及对事件本身产生后续影响力的一个总和。网络舆情可以通过对新闻评论、跟帖、转帖,博客、微博、微信、BBS论坛,如天涯、猫扑、百度贴吧、强国论坛、豆瓣等等,通过自动的信息抓取采集、数据处理技术来获取,这种方式效率高,并且信息可以保真、覆盖面全。网络舆情可能改变事件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比如从“邓玉娇案”这一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强大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上形成一种不良倾向,即网民总是容易忽略对事件真相的考证,如果是官员和百姓的矛盾,网友一边倒支持百姓,如果穷人和富人的矛盾,网友则支持穷人,由此产生了各种仇官、仇富的不良情绪。这些都对我们党和政府的网上舆情控制工作提出了难题和更高的要求。
另外,网络舆情除了会改变事件本身的进程之外,还会反过来对现实事件产生影响,引发连锁反应。比如2015年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这件事在网络的力量下,反复地酝酿、发酵,影响不断扩散。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之后陆续出现了其他省市男司机暴打女司机、女路人的事。可以说,媒体、网络对“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的过度关注和讨论,以及舆论对打人的男司机的倾向性的支持,好像形成了一种暗示甚至鼓动,在很多人心理埋下了种子,一旦发生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突然爆发。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网络、新媒体上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奇怪的事件,会使人们的心态和价值观产生矛盾和摇摆,对自己已有的一些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产生怀疑。比如,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本来是知道,在任何时候用暴力来解决问题都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但是,在复杂的网络舆论条件的助推之下,我们的价值观念模糊了,甚至被同化了。
除了网络舆情引导,加强对舆论领袖、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群体的研究和管理也是阵地建设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资源占有者,掌握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在刚刚出现网络谣言苗头时,就应准确、及时地在网上公布所掌握的信息,抑制网络谣言的影响和泛滥,确保公众掌握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如果信息不公开,结果就是网络谣言四起,与谣言反复博弈,导致政府工作处于被动,治理难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根据传播学规律,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他们更需要舆论领袖的声音,这时舆论领袖的影响作用就越发明显,相关部门正可以利用这些舆论领袖的人气和影响力,把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强化主流言论。同时加大对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的研究和监管,防止他们为了商业利益,把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甚至是谣言随意扩散,成为扩散谣言的二传手。
(三)加强行业自律,加快网络立法
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网络时代的我们,在享受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类网络违法犯罪侵害的危险。2013年11月15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面对这种局面,国家在积极倡导规范网络公关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大力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经营规范的网络公关龙头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引领行业发展。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强对网站的管理,要求网站、博客、搜索引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并建议逐步实现实名制,防止同一用户注册不同身份恶意炒作;明确一些重点监管对象,加强预警;开展网站人员备案工作等,以期通过国家规范和行业自律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各种实践难题,比如网络全面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但网络实名制是网络文化中争议较大的一种,赞同的人认为实名制对于遏制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犯罪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升网络交往的安全性。反对意见则认为如果信息保护机制不能跟上,网络实名制只能适得其反。这都是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四)守住网络文化阵地,提高执政公信力
执政党公信力反映的是民众认同度和信任度。公信力越高,社会和谐的基础就越牢固,公信力的下降必然使执政党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丧失执政地位,这一问题在网络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层层负责和严格审批让失范和失控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但网络则可以把一个小事件放大上百倍、上千倍,让基层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的情况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选择“沉默是金”、放任自流,官方失声,导致谣言愈传愈盛,小事件最终演变为无法控制的大事件。尤其是传统媒体不去面对的一些问题,你越回避,网络上就越关注,如政府部门的天价采购、萝卜招聘、官二代、裸官等敏感问题,而随着官方声音的缺失,网络上各种声音就会占据主流,造成的后果就是在民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官员坏等于所有官员坏”的错觉,最后严重挫伤的是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网络问题日益突出,侵蚀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利于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在网络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必然充斥其中。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不断促进广大网民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拥护,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马俊
2016-09-20
黄慧,西藏自治区委党校综合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