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思考与建议
2016-02-10王智源
王智源
(合肥市政协,安徽合肥230071)
关于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思考与建议
王智源
(合肥市政协,安徽合肥230071)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合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合肥创新转型升级的支柱,在带动合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能带动合肥经济圈的经济结构转型,服务好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需要针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措施上予以调整和优化。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政策
简要地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指经国家法定程序批准设立的,依托先进的国家实验室、创新基地、产学研联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重大技术研发和促进技术产业化的大型开放式研发基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载体,也是地方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合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利于合肥高水平的演进发展。面向“十三五”,合肥积极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力构建高起点的完整的创新发展体系,需要完成由点向面的突破。因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合肥建设“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柱。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发挥合肥潜在的创新优势,整合和集聚创新资源,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精英人才,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的瓶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全社会协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利于统筹协调合肥市科技发展。合肥市是我国第一个创新型试点城市,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市内共有20余所高等院校。在国家大科学装置方面,拥有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在实验室建设上,合肥有20多个重点实验室,其中有2个国家实验室,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方面,合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300多人。建设合肥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利于整合统筹合肥市科技资源,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群建设,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圈构建,推进合肥科技发展和产业聚合。对于合肥提升国际化水平,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有着深远影响。
(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利于带动合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合肥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效应。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仅能促进合肥科教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合肥整体科技软实力,而且可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有效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在带动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同时,也能带动合肥都市圈的经济结构转型,对实现持续的“双中高”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二、国内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经验
(一)国外的经验
1.美国硅谷:建立“斯坦佛工业园区”,推动产学研集群和高端技术集群。实现人才聚集,拥有巨大的高素质人才池。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创造高资本高科技可得性。设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2.日本筑波:由日本政府完全出资,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筑波科技城。建立起官、产、学相结合的先导性研究项目,提高科学技术政策综合协调能力。通过科研开发项目建立起合作沟通渠道,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转移。
(二)国内的经验
1.北京: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和北京市共建。北京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大科学工程的实施,同时致力于中关村转型升级。
2.上海:由上海市主导。2016年初,上海市已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并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打造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和研究型大学,汇聚培育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一流研究团队,组织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推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创新园区的升级并使之产生放大、扩散效应。
三、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面临的困难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十二五”期间,合肥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丰富、科教实力雄厚、科技人才集聚等优势,努力健全自主创新政策体系,竭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建设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支撑,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创新创业的优良基因和深厚土壤,成为正在快速崛起的创新型城市。一系列的分析表明,合肥的优势特点主要凸显于丰富的科教资源上和雄厚的基础条件。然而,合肥市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政策规划方面。申请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要加强,要“边批边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政策体系目前还不十分明朗。在创新研发激励、财政投入的力度上亦需加强。
(二)区位因素方面。合肥较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欠发达,国际交通等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三)人才培育及激励方面。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不够大,人才吸引力相对欠佳,本地创新型人才培育需进一步加强。
(四)科教资源沟通协作方面。合肥应不断加强科教资源的统筹和信息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创新文化营造方面。合肥应提高全民创新意识,积极开展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推动综合性国家中心的建设,实现“创新高地”的升级版发展目标。
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框架性思考。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结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特点等,聚焦新能源、量子信息、新材料、遗传工程、环境工程等科学领域,借鉴国内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经验,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基础平台、科学研究的制高点、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二)抓住建设的重点。首先,在促进现有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争取新建一批大科学装置,构建国家大科学装置群。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及交流机制,更好地协调统筹全市技术研发资源,构建共性技术研究圈。支持服务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建设,加大对其资源投入,积极促进其创新研发。推进现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积极发挥其技术创新源头作用。其次,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在新能源、量子信息、新材料、遗传工程、环境工程等科学领域催生一批原创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企业,引领和支撑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再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大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不断吸引高层次海归及外国留学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肥创业。同时注重本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激励力度,形成创新人才聚集,建设人才宜居城市。要能长期留住人才,通过创新创业人才的社会网络,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来合肥发展。最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仅加强对外联系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提高金融的开放程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良好和谐的创新创业环境,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看齐,与上海等国内先发城市对接,把合肥建设成为一流水准的创新之都。
(三)优化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配套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争取国家及安徽省的政策支持,借鉴北京、上海等地,乃至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从合肥市整体战略出发,重点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政策实现体系化。从顶层设计出发,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环境建设、财政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更为具体、科学、可行的配套政策,积极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治理能力,使政府及其部门扮演好领路人与服务者的角色,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同时不断提升科技资源统筹能力,深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加强职责机制效力,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服务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干部队伍。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重要抓手,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争取更多的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促进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通科学研究和产业、市场的通路。支持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梯级孵化体系,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发展,扶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以打造面向行业、公共开放的创新平台为突破口,促成高科技产业集群,塑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政府投资、天使投资基金等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高校院所设立知识产权转移推广机构。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开展“四进四扶”(扶政策、扶资金、扶体制、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活动,与市内高校加强人才培育合作,积极培育本地创新人才,培植一批“双创之星”,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储备后备军。同时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增强环境承载力,加大“智慧合肥”建设力度,增大对科技场馆等公益性机构的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构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吸引创新人才来肥和在肥发展,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良好的软实力。
责任编辑:汪晓梦
2016—08—18
王智源,合肥市政协研究室副主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