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6-02-10程振革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合肥市科技建设

程振革

(合肥市科技局,安徽合肥230071)

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探索

程振革

(合肥市科技局,安徽合肥230071)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改革攻坚、开放集聚,重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新兴产业培育、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环境优化四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逆势上扬,多数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迈出新步伐,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创新高地品牌彰显,创新平台建设加速,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驱动创新型城市协同创新产业集群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十二五”以来,合肥市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丰富、科教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聚集等优势,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奋斗目标,全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健全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建设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科技产品金融支撑,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科技促进产业迅猛腾飞、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合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与特点

2012年7月,合肥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划调整后新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聚焦“三个主体”,推进成果转化。一是聚焦高校院所基础研发主体,壮大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有赖于科技资源网络中多要素的组合、创新链条上多环节的衔接以及服务体系中多元主体的协同[1]。合肥市积极引导高校院所围绕企业需求研发,完善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链条,组织“科学家企业行”和“企业家院校行”,促进源头研发与市场对接。一大批原创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孕育了科大讯飞、科大立安、阳光电源、工大高科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合肥量子通信产业,2012年2月,“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全网开通,成为国内首个规模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2013年,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获准立项,国家支持项目经费5.6亿元,并在合肥建设京沪干线控制枢纽中心。安徽量通公司市场估值50亿元,规划“量子科技产业园”,筹划并购和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量子通信产业快速发展。二是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近年来,合肥市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约1000家,企业研发平台集聚各类科技人员2万多人,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向长期、系统、实体的转变。“十二五”期间,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40%,全市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中企业占比由50%提升到70%。三是聚焦政府服务主体,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2]。合肥市连续出台并动态调整支持产业发展“1+3+5”政策体系,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如语音技术产业,1999年,从中国科大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语音项目孵化、培育的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公司成立,现已成为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智能语音技术进入世界前列,在教育、文化、汽车、手机、家电等行业以及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达70%,开发商达500余家,中文语音产业链初步形成。开工建设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规划面积6000亩,力争5年孵化企业500家,形成千亿元规模语音产业。

(二)聚焦“三大领域”,推进示范放大。一是推进科技应用示范。合肥市建立科技成果“发现、评价、示范、放大”机制,做大新能源汽车、量子通信、光伏等产业。如新能源汽车产业,注重模式创新,探索了电池租赁、定向购买、整车租赁等模式;强化政策引导,率先将充电桩配置要求纳入《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首期募集近6亿元。二是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创业孵化的本质是孵化组织通过组织和管理一个价值网络参与新企业价值网络构建的过程[3]。合肥市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出台众创空间及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建成科技创业苗圃、5F创咖、梦工厂、聚变场、大学生创业中心、IC咖啡等各类众创空间15家,其中国家级4家,投资基金规模约7.8亿元,集聚创业企业(团队)约600个、创业人员近5000人。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3家,其中国家级7家。全市孵化器管理人员398人,场地面积82.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749家,从业人员2.2万人,总收入11.55亿元。三是实施创新型企业森林工程。按照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不同阶段,分类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实施“创业育苗计划”,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企业;实施“创新造林计划”,出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政策措施,形成培育梯队;实施“创造领航计划”,对领航企业战略规划、重大技术路线、大规模融资、跨区域并购给予“一企一策”支持。

(三)聚焦“三大平台”,推进协同创新。一是搭建高端研发平台。产学研互动是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单纯教学、科研型向产学研紧密结合“转型”的必然选择,建设高端研发平台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外延,可充分发挥其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等功能,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和“创新源泉”[4]。合肥市积极推进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合工大智能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院、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院、安大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建设。如2012年10月建立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由中科院、安徽省、中科大、合肥市“省院合作、市校共建”,是开展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和高端应用人才培养的实体机构。采用“双主体”(合肥市为建设主体、中科大为运行主体)、“人才双聘”(高校和企业)、政产学研联合共建。投入建设资金20亿元,主体工程已完工,入驻900名工程硕士,形成“企业导师+学术导师+创业导师”的培养模式,建设研发平台36家,孵化科技企业136家。在微电子技术、医疗健康、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开发新产品40项。二是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合肥市努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主角、政府支持服务的模式,着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建设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语音信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循环经济、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节能、家电等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集聚研发人员1000多名,集聚高校院所优势资源和30多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学研结合、开放联合、资源整合“三合目标”,研发出国内首台太赫兹人体安检仪、液晶显示工程化样机等一批成果。三是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近年来,合肥市建成了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创新服务、科技中介、专业技术、创业辅导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一中心、三基地”(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集聚各类科技企业300户,各类高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多家。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形成“科技超市”,实现集“成果、仪器、文献、企业、资金、专家、政策、人才”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集聚1700套(台)仪器设备,近千家企业使用共享资源。建设科技资源信息“高速公路”,设立36个贯通高校院所和企业、产业园区的“科技路路通”服务站。

(四)聚焦“三大环节”,推进产业发展。一是突出优势集中集群。出台了《关于聚焦重点领域产业推动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高技术服务业5大集群及18个重点领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机器人、精密制造、燃汽轮机等领域布局一批重点项目。二是全链条抓产业创新。成立了十大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小组,实施“月调度”和“季调度”。建立“十个一”推进机制(一个发展平台、一个战略规划、一套工作方案、一套专项政策、一个投资基金、一批重点项目、一系列策划活动、一个基地或园区、一条配套产业链和一批新产品技术)。如平板显示产业,以京东方6代线为引领,带动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彩虹蓝光LED等一大批项目落户合肥,初步形成了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和下游终端整机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三是探索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示范引领、引进融合、平台集聚、原始创新等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建立产业培育推进体系。新兴产业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以阳光电源、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产业链。以欣奕华、巨一自动化、雄鹰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已形成智能制造研究开发、核心装备制造、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以北大未名为龙头的生物产业集群,拥有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较为完整的生物产业链。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管理系统等开发和充电站(桩)建设管理、推广服务及金融投资等领域。

二、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一是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443户增长到1056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620亿元增加到1257.2亿元,年均增长近16%,占生产总值达到22.2%;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50.93%、47.73%,分别达到16431件和3413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8%,占GDP比重达到3.2%;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29.95%、达到104.93亿元。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十强”,高新技术企业数由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由第12、16位上升到第5、10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第16位上升到第3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5项,获安徽省科技奖一等奖以上82项。

二是创新高地品牌彰显。合肥市基础科研实力居全国前列。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等,进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连续8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加速。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获批筹建。启动建设科大先研院等一批新型协同创新平台,现代显示等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快速发展,各类研究开发机构超过1000个,较“十一五”末翻一番。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53个,总数达536个(其中国家级54个)。建设院士工作站25个,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81人。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开通运行。

四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效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现代显示、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高速发展。量子通信、铁基超导、雷达、低温制冷、核聚变与核安全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一批国际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加速成长,创新型产品不断涌现,建设全球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研发出国内首辆正向设计5人座A0级电动轿车、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诞生了全球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世界最大吨位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世界上最大功率潜水泵、国内首台航管一次雷达、国内首台X射线口腔CT诊断机、国内首台太赫兹安检仪等。

五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建立科技管理和投入新体制,形成具有合肥特色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建立市与县(市)区、开发区创新指标及政策联动机制。“十二五”期间,科技投入超过百亿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超过4%。积极推进股权和分红激励改革试点、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促进科技金融结合,市天使基金累计投入2.09亿元30个项目,设立创新贷、科技保险、专利质押等科技金融产品。上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1家,总数27家,占上市企业75%。

三、推进创新型城市发展与提升

围绕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全力打造“五个高地”。

(一)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围绕机器人和电子信息产业、生物经济、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量子通信城域网等,谋划打造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方向的新兴产业,打造更多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二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织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研发机构,强化企业和市场对高校院所技术创新源头拉动作用。三是促进产业融合。依托科大讯飞,打造中国语音谷;依托中科大,加速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化,打造中国智能谷;依托中科院电子所、中电38所等企业,打造中国安全谷;依托北大未名,加快世界级生物经济实验区建设,打造中国生物谷。

(二)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一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强化创新服务功能。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集聚天使投资人,引入创业投资机构,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三是加速科技金融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产业重点领域,加强与银行、风投等金融机构合作,打造地方金融体系。

(三)打造创新平台高地。一是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推进中国量子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前沿科技与实用技术密切结合的科技研发应用体系。二是推进政产学研用资介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创新产业集群和创新领军企业。三是加快建设“一中心、三基地”。向企业开放各类科技资源、提供技术服务、降低创新成本,打造科技资源“高速公路”。

(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一是以制度吸引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改革用人机制,实行政策引导、提供创业载体、加强就业培训,推进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最大限度释放科技人员活力。二是以产业培养人才。以重点产业、工程项目为依托,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一大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三是以平台集聚人才。强化高校院所和企业等人才载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产业创新紧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人才。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人才双向交流。

(五)打造体制创新高地。全面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主动衔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通基础研发到产业化通道,着力破解创新资源“碎片化”难题;搭建科技型企业统一信息平台系统;构建科技资源“开放”、科技人员“解放”、科技力量“释放”的新体制、新机制。

[1]闫傲霜.科技成果转化的“北京模式”探析[J].前线,2010(9):16-18.

[2]臧玉淼.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财政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4(4):33-37.

[3]刘刚,李强治.创业孵化的本质及其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4(4):45-50.

[4]夏亚莉.大学科技园引领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3):16-18.

责任编辑:汪晓梦

2016—06—27

程振革,合肥市科技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合肥市科技建设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