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栽培技术

2016-02-07王俊林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保苗定苗株距

王俊林

(甘肃省临夏县刁祁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临夏 731800)

当归栽培技术

王俊林

(甘肃省临夏县刁祁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临夏 731800)

文章主要从当归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介绍优质当归的栽培技术。

当归 栽培 后期管理

1 适种范围

在海拔2 000~2 500 m,平均气温在6.5℃以下,年降水量在500 mm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种植。

2 移栽地选择

当归移栽地必须具备深厚土层,且疏松、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的土地。最好选用沙质壤土和半阴半阳生荒地,并拥有良好的排水设备。通常选择大黑土、黑垆土、鸡粪土的熟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1次,使土壤充分熟化。种植前,再翻耕1次,并施加有机肥4 000~5 000 kg、油渣50~70 kg,并适当搭配磷酸二铵30 kg、尿素20 kg。其中,有机肥与油渣施加前,必须经过腐熟。然后,耱平地块,即可栽苗。

3 移栽模式

3.1 种苗选择

种苗必须强壮、均匀,直径在2~6 mm之间,且不能携带任何伤病。通常选择苗龄为90~110 d的幼苗,且表面光滑,分叉少。买苗时,选择未发芽的种苗。

3.2 种苗处理

栽种前,用50%的辛硫磷和40%的多菌灵各250 g,加入10~15 kg的水制成溶液,然后将种苗浸入药液约10 h后,再移栽到大田中,进行统一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地下害虫、麻口病及根腐病。

3.3 移栽时间

为每年4月上旬至中旬。此时的幼苗,仍未发芽,是移栽的最佳时间。

3.4 栽植密度

密度要适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保苗6 000株/667 m2。

3.5 地膜栽培

(1)普通地膜栽培。采用宽度为75 cm的地膜,按垄宽60 cm起垄铺膜,垄高10 cm,垄距间33 cm。先铺膜,再破膜栽植,每垄穴窝栽培3行,株距30 cm,每窝栽1~2株。(2)膜侧栽培。采用35~40 cm宽度的地膜,按垄宽25 cm,垄高15 cm,垄距间33 cm覆膜,然后将幼苗斜插在薄膜上,每窝1~2株,株距30 cm,最后用湿土覆盖压实,避免幼苗倒伏,每667 m2保苗6 500株。再覆盖薄膜时,必须遵循“平、展、实”的原则。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

移栽后的20~30 d,当归开始出苗,并适时定期查苗,及时补苗,保苗齐,进而确保当归的产量。

4.2 间苗定苗

植株高度达到5 cm时,开始定苗,并除去田地中的杂草与染病植株。

4.3 除去抽薹

在进行第2、第3次除草时,要及时除去抽薹株,并保证1株/穴,完成最终的定苗。

4.4 化学除草

使用50%乙草胺进行苗前土壤封闭处理,苗后使用药田宝专用除草剂效果最好。

4.5 追肥

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要及时进行追肥。将磷酸二氢钾0.2 kg、尿素0.5 kg或磷酸二铵0.5 kg及其它微肥与水混合成溶液,并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适时追肥,每隔10 d喷1次,共喷3次。

5 病害防治

5.1 麻口病防治

(1)农业防治。采用轮作方式,改善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通常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地块适时翻耕、冻晒,合理施加有机肥,提升地力,使作物增产。(2)化学防治。

5.2 根腐病防治

(1)农业防治。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沙质土壤作栽培地;实行高垄栽培及垄作;选用无病健壮种苗;拔出病株,集中烧毁;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2)化学防治。

6 采收

10月中下旬,当归叶片逐渐变黄时,开始采挖。收获前3 d,割去当归的地上茎叶,只保留约3 cm的短茬。然后,按顺序逐行采挖。

[1] 安发云.当归栽培技术.云南农业,1995,(01):11~12

猜你喜欢

保苗定苗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巧解“植树问题”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