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藏族自治州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与展望

2016-05-15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甘孜州全州生态农业

张 翼

(甘孜州农业畜牧局农技土肥站,四川甘孜 626000)

甘孜藏族自治州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与展望

张 翼

(甘孜州农业畜牧局农技土肥站,四川甘孜 626000)

甘孜州生态环境优秀,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的理想地区。文章主要分析面对“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该州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发展的机遇和思路,为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甘孜州 特色生态农业 问题 机遇 思路

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介于东经97°22′~102°29′和北纬27°58′~34°01′之间,海拔1 000~5 000 m,面积15.3万km2。甘孜州边界分别与西藏、青海、云南等省区为邻,现辖18个行政县,人口约102.32万。其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海拔跨度大,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区域内工矿企业少,污染低,生态环境好,同时辖康定、泸定、丹巴、稻城等多个知名旅游城市,是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的理想地区。

1 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及挑战

1.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不足,交通、通讯、市场等方面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差,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不配套。农业生产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1.2 农业技术服务能力较弱

全州农业科技人才量少质弱,青黄不接、断层严重现象普遍。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低,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慢、水平低,新品种推广难度大。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不足、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农业病虫害防治能力弱、传统农业比重大等现实问题突出。

1.3 特色农业产品市场化水平低

全州特色农业产品的产后加工、储藏、市场开发等环节十分薄弱,主要特优农业产品品牌少,中介组织、营销协会、专合组织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同时,空间分布不平衡、品种相对单一、生产力水平低等现实问题突出,新产品开发进展缓慢,农业产品市场影响力小、市场份额不足,市场开拓艰难。

2 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2.1 政策支撑力度明显加大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出台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系列政策文件,中央、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集中力量推进脱贫攻坚,加大帮扶支援力度等,明确藏区发展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继续实施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等政策,以及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极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动藏区发展。可以预计,“十三五”期间,国、省对藏区(甘孜州)的投入力度将显著提高,为全州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区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甘孜州是第一批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功能、全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区域,在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现实地位,国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系列战略布局,将为甘孜州“十三五”生态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2.3 消费结构转型扩大绿色农业产品需求

全州土壤与水资源生态保持良好,是发展有机、绿色、生态食品的最佳区域。同时,伴随近几年人民整体生活品质提升,对食品需求的理性认知度逐渐上升,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消费理念等发生较大转变,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全州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机遇。

2.4 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释放农业发展红利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不断涌现,成效不断凸现的重要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等系列农村农业改革成效将不断凸显,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将不断完善。这必将为全州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为全州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条件。

2.5 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力推进

当前,甘孜州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但较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居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的情形未得到根本扭转。甘孜州是全省四大扶贫片区之一的核心区域,“十三五”国家、省将更加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和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将为甘孜州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推动农村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3 创新思路,打造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

3.1 优化农牧业总体布局

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准,以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为导向,以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为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区聚集,集中精力推进“一圈一带一走廊”区域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农牧业生产力优化布局,实现生态资源、生物资源、水热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努力形成新优势和开辟发展新格局。

(1)打造环贡嘎山现代农业经济圈。立足于丰富的立体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将东部的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等6个县打造成为民族地区高原现代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全州的菜篮子生产基地、特色水果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先行区和集生态环保、民族风情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民族风情观光农业产业带,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名优特产、良好的经济效益引领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2)打造南部特色农业走廊。立足地处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将西南部的得荣、乡城、稻城、巴塘、理塘等5县建设成为川藏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世界顶级葡萄酒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集中区,打造香格里拉酒庄产业带,藏乡生态田园风光精品旅游示范带。

(3)打造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立足农牧结合特点,发挥土地连片程度较高的优势,加强与三江源生态经济区合作,把北部的甘孜、炉霍、新龙、德格、白玉、色达、石渠等7县建设成为全国青稞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区、四川省最大的春油菜生产基地、川西北优质马铃薯种薯生产及加工基地、中藏药材生产基地、原生态牦牛肉奶及藏羊肉商品生产集散基地和集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稳定粮食产能,提高生态农业效益,推动北部实现追赶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州发展差距。

3.2 推动农、工、商、旅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构建产业基地、产后商品化处理、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产业业态,提高特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

(1)推动农工融合发展。围绕全州优势特色产业,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初加工,改善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农产品加工率;扶持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形成以工促农,一二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2)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以发展民族地区全域旅游为导向,大力发展田园风光的特色休闲农业,挖掘利用全州的自然、民俗、宗教等特色旅游资源,形成以农兴旅,以旅富农的联动融合发展局面。充分发挥生态与文化资源特色,以亚丁、贡嘎山、康定、丹巴、稻城、国道“318”等知名景点、城市和旅游线路为依托,建设特色民居接待、生态观光农场和特色农业产品园区、特有中藏药源基地等,让游客体验高原特色农民生活和民族文化,观赏高原田园风光,品食高原特色食品,采撷特色水果、地道中藏药材等,促进旅游经济和生态农牧产业有机结合,提高产业发展综合效益,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3)推动农贸融合发展。改造和提升各县现有物流设施,建立通畅、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支持商贸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城市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向农村延伸服务,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发展高效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效率,保障特色农产品销路畅通。

3.3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水利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设施、生产性道路、高标准农田等技术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信息化进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本保障水平。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全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全州深入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有利机遇,创新生态农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壮大农牧人才队伍,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小结

“十三五”是甘孜州实现脱贫奔康的关键时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是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定要秉承该州生态环境优势,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促增收”,全面提升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甘孜州全州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泸西县总工会:全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会议在泸西召开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