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基地质量安全现状调研

2016-02-07滁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安徽滁州2390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质量检测质量安全

吴 斌(滁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安徽滁州 239000)



蔬菜基地质量安全现状调研

吴斌
(滁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文章针对滁州市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及检测机构运转情况,并阐述调研后的看法。

关键词:蔬菜生产基地 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质量检测。

2015年6月,在凤阳县、定远县、琅琊区开展蔬菜基地质量安全情况及基层现状的调研活动,走访了凤阳县凤港枣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春晖蔬菜合作社,定远县新农夫蔬菜合作社和在维蔬菜合作社,琅琊区城西刘郢蔬菜专业合作社,并与县、区农委相关部门的人员、合作社的负责人、农户座谈了解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蔬菜质量安全状况、生产基地的经营现状,县、区监管、执法、检测人员的工作情况。

1 蔬菜基地生产基本情况

1.1凤阳县春晖蔬菜合作社

基地生产以大棚蔬菜为主,占地面积32.67 hm2。主要种植品种有番茄、辣椒、西瓜、茄子、甜瓜等。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疫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轻度发生。基地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有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记录,但不完整,县执法大队定期抽样检测,以送往外地检测为主。常用杀虫剂类农药主要有吡虫啉、辛硫磷。常用的杀菌剂农药有百菌清、阿维菌素。

1.2凤港枣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地生产以露天蔬菜为主,占地面积66.67 hm2。主要种植品种有广州菜心、芥蓝、芹菜、白菜等。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跳蚤、蔓枯病、菜青虫、蚜虫等,主要病虫害轻度发生。基地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勤检查,早防治,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生产记录较完整。常用杀虫剂类农药主要有吡虫啉、辛硫磷。常用的杀菌剂农药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三唑酮。

1.3定远县新农夫蔬菜合作社

生产以大棚蔬菜为主、露天蔬菜为辅。占地面积16.67 hm2,大棚种植10 hm2,露天种植6.67 hm2,主要种植品种有番茄、草莓、芹菜。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轻度发生。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勤检查,早防治,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生产记录不完整。常用杀虫剂类农药主要有吡虫啉、辛硫磷等。常用的杀菌剂农药有百菌清、代森锰锌、露娜森。

1.4定远县在维蔬菜合作社

生产主要以大棚蔬菜为主、占地面积17.33 hm2,大棚种植13.33 hm2,露天种植4 hm2,主要种植品种有番茄、黄瓜、辣椒、瓠子。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双霉病、蚜虫、白粉虱等,主要病虫害轻度发生。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勤检查,早防治,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农业防治采取烟熏、石灰消毒的办法,生产记录不完整。化学防治常用杀虫剂类农药主要有吡虫啉、辛硫磷。常用的杀菌剂农药有百菌清、代森锰锌、露娜森。

由于农业生产前期投入较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目前,这几个合作社的经营效益都不理想,有的还处于亏损状态。去年凤港枣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基地因为台风、冰雹就损失了几十万元。

2 县级检测机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情况

3个县(区)的执法大队、检测站定期对生产基地进行抽样检测,规范性抽检,1年3~6次。尽管滁州市大部分县均成立了检测机构,国家投资购买的仪器也很到位,但目前还不能正常独立地开展工作,大都以送往滁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中心等外地检测为主。全年检测结果,基本上合格。值的欣慰的是,近几年未检出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合格率有所提高,但规范性抽检的范围和批次还是太少,只有各县、市(区)的检测机构都能正常运转,才能够逐步做到全天候、全覆盖。

3 存在的问题

3.1监管不到位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机构建设有的已经建立,有的还没有完全建立,日常工作尚未完全进入正轨。有的县尽管已建立了监管、执法、检测的机构框架,但人员编制长期不到位,技术培训跟不上,经费保障不足,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监管、检测等工作的力度不够。国家投资购买的进口仪器有的长期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增加了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隐患。

3.2标准化生产不到位

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标准化生产不到位,病、虫害防治大都农药为主,质量安全难保障。蔬菜生产经营主体点多面广,素质参差不齐,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农药等投入品和生产记录不全,质量全程追溯难度大。

3.3法律意识不强

生产者守法自律意识不强。一些生产者只注重产量和短期经济效益,往往忽视质量安全等社会责任,缺乏诚信意识,对违法违规生产存在侥幸心理。

4 看法及建议

4.1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的日常监管

发挥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检测站等机构作用。

4.2建立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体系

呼吁地方政府真正重视起来,增加地方财政对农产品检测机构人员、工作经费等软件的投入,加强基层监管质检体系建设,提高检测率。

4.3健全农业执法机构和队伍

加强和认真地开展农业行政执法,积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4.4继续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

对认证的农产品进行大力宣传,真正做到优质优价,严厉打击虚假认证农产品,让认证农产品生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并发展壮大,如此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吃上真正放心的农产品。

猜你喜欢

质量检测质量安全
浅谈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