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病毒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2016-08-04李平松昭阳区植保植检站云南昭通6570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研究探索

李平松(昭阳区植保植检站,云南昭通 657000)



番茄病毒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李平松
(昭阳区植保植检站,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近年来,昭阳区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危害逐渐上升,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据调查,一般年份减产20%~30%,发病严重年份减产高达70%~80%,甚至个别地块绝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工作实践,阐述了番茄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传播途径等,提出控制番茄病毒病发生和流行,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供业内同行和番茄种植户借鉴参考。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 发生 综合防治措施 研究探索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后防治十分困难。番茄病毒病发生后,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商品风味变差,有的植株发病后几乎没有产量,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1 发生情况

近年来,昭阳区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危害逐渐上升,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根据调查,郊区及坝区发病重于二半山区,常年地块发病率为10%~30%,减产20%~30%;严重的年份发病率达50%~60%,减产达70%~80%,甚至个别地块发病率高达90%以上,造成绝收。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使番茄种植户的收入减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了目前番茄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同时,也影响了番茄的市场供应。昭阳区番茄病毒病主要有4种类型。

1.1斑萎型

苗期染病,幼叶变铜色上卷,叶背面沿脉呈紫色,有的生长点坏死,有的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后染病,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绿果略凸起,轮纹不明显,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呈瘤状突起,果实易脱落;成熟果染病轮纹明显,呈红黄或红白相间,严重的全果僵缩。

1.2蕨叶型

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冠加长增大,形成巨花。

1.3条斑型

发生在叶、茎、果上,在叶片上,为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在茎蔓和果上,为黑褐色条形斑,病斑不深入茎、果内部,仅在表层组织,在高温或强光下易发生。

1.4花叶型

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叶略有皱缩的生长不正常现象,病株较正常植株略矮。

2 传播途径

番茄病毒病传播途径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番茄种子带毒,成为初浸染源;二是土壤中的病残体、田间越冬寄主残体等均可成为该病的初浸染;三是有翅蚜虫和烟粉虱传毒。

3 发生和流行原因及其规律

在有初浸染源的情况下,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是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二是土壤瘠薄、板结、粘重及排水不良,植株生长受阻,易感病;三是施用过量的氮肥,造成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抗病性下降。

在昭阳区番茄病毒病可在同一地块,不同植株上出现以上4种症状类型;易感病期一般为4~6月(大棚种植一般为4~5月,露地种植为5~6月)。

4 防治措施

控制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措施

4.1.1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尽量选择抗病品种或对病毒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种植。

4.1.2 种子处理

种子在播种前,先在40~60℃温水中浸种10~20 min,再用清水浸泡3~4 d,然后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0.5 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这样可去除粘附在种子表面的病毒,减少初侵染源。

4.1.3 适期播种、培育健康壮苗

育苗时要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在定植前10~15 d,施用1次送嫁药肥,用阿泰灵1 000~1 5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酮1 000~1 500倍液加入1%~2%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液混合浇灌,浇透即可,并在定植前酌情蹲苗5~6 d,以促进番茄根系生长旺盛,培育健康壮苗,提高抗病力。

4.1.4 实行轮作换茬,高垄种植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换茬,减少番茄病毒病的土壤和残留物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实行高垄种植(垄高一般30~40 cm),增加耕作层,从而扩大根系生长的有效生长范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高垄种植还有利于雨季排除田间积水。

4.1.5 适时移栽、施足底肥(农家肥)、增施磷钾肥

根据苗龄,适时移栽,并严格挑选健壮无病苗移植。底肥(农家肥)施用量做到1.5万~2.25万kg/hm2;底肥增施磷钾肥,做到磷肥450~600 kg/hm2、钾肥300~450 kg/hm2或施用氮磷钾(15∶15∶15)复合肥750~1 200 kg/hm2,以利于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在定植时,土肥混匀,防止肥害伤根。

4.1.6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发现病苗及时拔除,集中处理,禁止把病苗乱丢乱扔田间地角或水沟;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根据苗情,适时追肥。在整枝、打杈、摘果时,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充分消毒,减少人为传播。

4.2化学防治措施

4.2.1 杀虫防病

蚜虫、烟粉虱是番茄病毒病的主要传播者。及时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可降低蚜虫、烟粉虱引发病毒病的发生几率。在烟粉虱幼虫期和蚜虫发生初期,可用10%吡虫啉1 500倍液,或20%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喷雾防治。

4.2.2 在发病初期

用阿泰灵1 000倍液,或20%吗啉胍·乙酮500~800倍液+0.1%绿叶速效灵喷雾,5~7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也可用阿泰灵1000-1500倍,或20%吗啉胍·乙酮1 000~1 500倍液液灌根,7~10 d灌根1次,连续2~3次,能有效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或延迟病毒病发生时间。

猜你喜欢

研究探索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胜任力模型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研究
《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探析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安全生产
浅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其保障
幼儿科学活动的研究与探索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