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思路和机制的探索
2016-02-07宋秀英王文静
宋秀英,金 鹏,王文静
(烟台市农业信息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
烟台市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思路和机制的探索
宋秀英,金 鹏,王文静
(烟台市农业信息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
文章根据烟台市在农业信息采集发布方面做的大量工作,结合烟台市在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采集发布渠道建设、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具体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前各基层农业部门应如何做好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
基层农业信息 采集发布 烟台市
信息进村入户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近年来烟台市多措并举,在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思路和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领导决策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 科学建章立制,规范信息采集工作
(1)主管部门首先应高度重视信息采集工作。首先,农业部门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初研究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每周调度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对本辖区信息采集工作进行小结通报,每年都进行总结评比。
(2)加强基层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重视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县级农业部门应明确1名分管领导、1名科室负责人和1名专兼职信息员;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兼职信息员。形成完善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体系,及时汇总上报各类政务、市场行情、农业技术信息。
(3)建立完善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机制。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印发专门文件和考核办法,细化工作责任分工,量化工作任务,明确信息报送内容与工作流程,建立考核机制,实行信息工作月通报制度和信息审核制度,严格把关,确保信息质量,推动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2 重视网站的基础地位,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
(1)强化农业部门网站基础地位。烟台市农业部门网站(烟台农业信息网)一直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热点,打造亮点”的办网理念,不断优化网站栏目设置,整合涉农信息资源,畅通信息来源渠道,把网站打造成当地农业信息的主集散地,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网站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百强网站”、“山东省地市级农业网站绩效考评第一”等荣誉。
(2)推动传统媒体焕发新活力。传统媒体仍然有它们存在的空间和价值,不应忽视,例如,烟台市农业部门在网站信息源的基础上,延伸出《烟台农业通讯》并不断拓宽采编思路、狠抓稿件质量,不断提高刊物的可读性,目前已编辑发行18期,1.8万册;另外还有“12316”三农服务热线以及农业短信服务等媒体,应当根据农时季节,从农业气象、农资市场、农产品市场、病虫防治预测预警等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进行短信采编。
(3)充分挖掘新媒体发展潜力。近年来,烟台农业部门先后开通了烟台农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微农”手机APP,不断提升新媒体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服务三农、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畅通政务公开、政策解释、技术指导、惠农信息发布等渠道。
(4)提升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农业部门应广泛开展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运行信息的采集、监测,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分析,形成有价值的信息高地,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3 抓好信息采集点的建设,丰富信息化的应用
(1)扎实做好农业信息采集点建设。以种植大户、农民经纪人、合作社、加工经营企业等为依托,设立基层农业信息采集点。增强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点跟踪汇总、分析上报当地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形势、价格走势、市场供求等信息。根据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农时季节和农业发展布局,调整信息采集的重点,积极开展农业信息采集需求对象、需求内容、需求方式的调查分析,在当地逐步实现信息采集专业化、权威化。
(2)紧密联系各级媒体。地方农业部门应加强与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以及省、市各级媒体合作,通过投放广告、加强新闻报道或者农业宣传网络联盟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延伸烟台农业网络信息工作平台。
(3)立足发展、服务大局,以信息化助推优势产业发展。注重当地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网络信息化宣传工作,以强有力的网络宣传方式推介名牌农产品,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通过加强品牌宣传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方式,推动品牌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