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莜麦栽培技术研究
2016-02-06陈伟
陈 伟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农委种子管理站,大同 037001)
旱地莜麦栽培技术研究
陈 伟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农委种子管理站,大同 037001)
摘 要:文章依据旱地莜麦培育的特征和生产特征,讨论了旱地莜麦栽培技术和栽培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旱地 莜麦 栽培技术
左云县的莜麦栽培面积一直稳定在3 333.3 hm2以上,2015年增加到4 133.3 hm2。全部为旱地莜麦,主要散布在土壤贫瘠的丘陵地区,十年九旱。在水量丰厚的年份,莜麦丰收,干旱的年份,莜麦的产量则削减并且不稳定。所以,只有利用好“水”这个关键性的因素,将天然水贮存起来,养肥土地,选取抗旱莜麦品种,与抗旱莜麦培育技术相配套,旱地莜麦的产量才会得到提升。
1 选取优质节水型品种
在旱地栽培莜麦,应该选取适应性、节水性、抗旱性都较强的高产优质型品种,坝优1号、3号、8号、12号、白燕3号等是旱地莜麦栽培较为适合的品种,它们的主要特征有:莜麦品质优良,产量丰厚,通常能增产300 kg/ hm2。适应性强,首先表现在对水分的适应能力变强,在干旱的年份比通常的莜麦品种的产量高出许多,在水分丰厚的年份更加能够显现出其使莜麦增产的能力;其次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其能够在肥沃的土地里生长,也能够扎根于贫瘠的土壤中。耐旱性较强,尤其是在培育的中后期会呈现出高度耐寒的情况,落黄较好,质量平稳。抗冻能力强,与此同时还能够抵抗锈病、蚜虫和白粉病。莜麦幼苗生长势头较强,中后期根茎充满生命力,呈晚播,早熟的情况。
2 提高土壤湿度
在适当的时间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湿度。旱地莜麦田推广条播,能够集中起来施肥,提升土壤肥沃程度;深入挖沟、在浅层覆盖土壤,莜麦种子播种到湿润的土壤中,有助于出苗;目前大多数推广沟渠的深度为15 cm,宽为25 cm,窄为15 cm的种植方式。沟渠内接收自然水,如雨水、积雪等,使土壤含水量提高。镇压、划锄是防止干旱,保证土壤湿润的主要方式,通常在下雨之后和早春时节土壤翻浆时期展开划锄,在种子播种之后和早春时节土壤干涸之后展开镇压。耕层结块较多、土壤悬浮的莜麦田,可是调换顺序,先镇压之后再划锄。
3 提升土壤肥力
“以肥济水”是提升莜麦对水资源的运用能力、提升自然水使用率的主要因素。在肥料的使用上,主要有:①钾、氮、磷肥料混合使用。许多旱地都严重缺少磷这项关键的因素,普遍缺少氮,在旱地施磷之后,莜麦的增产效果明显,通常磷肥的增产效果比氮肥大很多,而磷肥和氮肥混合使用之后,莜麦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最近几年来,土壤缺少钾的情况显著提升,施钾肥也能够达成显著的增产效果。所以,对旱地进行施肥的时候,需要将钾肥、磷肥和氮肥混合运用,其中氮肥和磷肥的比例应该是1∶1;在缺钾的土地,莜麦田需要施钾肥300~375 kg/ hm2。②使用全面覆盖的施肥措施。为了栽培壮苗,并且战胜旱地不可以浇水而左右施肥结果的缺点,把规划好使用的肥料一次性全部施入土壤里。③无机肥和有机肥混合使用,在尽量施用有机肥的同时,增强化肥的投入量,使土地肥力迅速提升。
4 贮存自然水
有规划地做好深耕、深松和轮作,建成高效地贮存自然水,保障土壤肥力的耕地机制,主要有:①建造一个有助于莜麦苗根茎成长的土壤环境,提升对土壤蓄水的效果。②提升自然水的深入程度,最大程度地将自然水贮存在土壤之中。③疏松表层土壤,断开毛细管,减弱水分蒸发的损害。④在降水较少的旱地的依据深耕有助于雨季蓄水,提升土壤湿度、少耕有利于保护土壤的不同增产效果,旱地莜麦播种之前的土壤耕种可考虑采取深耕与少耕互相配合的耕种模式。多年没有进行深耕的土壤,土壤有较为显著的犁底层,应当展开深耕,但是不需要每年都进行。当播种时期干旱、耕层有失墒的险情时,应该少耕。应把握冬季闲时进行深耕,即进行深冬耕,莜麦播种前宜少耕。另外,在播种前适当镇压,使过松的耕层达到适宜的紧实度,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表墒。
5 利用薄膜增温保水
莜麦地膜覆盖具有蓄水、节水、保墒、增温效应。山西省推广地膜覆盖模式,为初探性阶段,60 cm为一带,膜际条播的大行距为50 cm,小行距为20 cm。据调查,地膜覆盖莜麦田,麦苗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田0.5%~4.5%;莜麦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土壤增温效应,地温可增加1~3℃;地膜覆盖可对土壤的理化性状产生影响,使其向有利作物生长的方向发展;地膜覆盖能使麦苗的光照条件大为改善,为麦苗茎秆粗壮和成大穗、大粒创造了条件。地膜覆盖增产幅度为25%~35%,在干旱年份增产幅度高达50%以上,不足之处就是单位面积留苗达不到要求,致使产量提高受到影响,地膜覆盖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凤英,刘洋,马志宏,等. 莜麦生物学特性及旱地高产栽培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06)101~102
[2] 徐惠云,王盼忠. 旱地莜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2012,(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