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集成技术
2016-02-06邵福宏
邵福宏
(玉田县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100)
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集成技术
邵福宏
(玉田县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100)
摘要:针对冀东山前平原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日渐匮乏的自然气候和生产条件,优化和系统集成高产、优质、节水等先进技术措施,形成一套冀东节水型冬小麦、夏玉米两熟高产、优质一体化技术高产高效模式,以其实现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量目标。
关键词:两熟 丰产 高效 集成技术
1 主要技术集成
1.1 “保夏争秋”的光热资源分配与品种组合技术
改传统的“重夏轻秋”为“保夏争秋”,利用小麦适当晚播不减产的特性,把传统提倡的小麦“适期早播”改为“适期晚播”,保证玉米充分成熟,增加粒重。小麦成熟后及时收获并抢时播种玉米,充分发挥玉米的高产潜力。小麦选用丰产性、抗逆性兼顾的早熟品种,玉米选用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的中熟品种。
1.2 “减次保灌”节水灌溉技术
改传统的充足灌溉为“减次保灌”,小麦在底墒水基础上免浇冻水,春季在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浇水,干旱年份增灌一次灌浆水。玉米在浇好蒙头水的前提下,中后期主要利用降水保证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的水分供应。通过上述节水措施,全年节约灌水1~2次,节水750~1 500 m3/hm2。
1.3 适应秸秆还田的精细整地和播种技术
小麦、玉米作为两季作为,都应施行秸秆还田技术。在播种小麦前,要施足底肥,并结合深耕对土地进行适当的整地,一般要选用缩行距、增行数、等行距播种技术播种。小麦收获后,无需对田地进行深耕,就可以播种玉米,通常是采用免耕播种技术。
1.4 两季作物统筹施肥技术
近年来,玉田县在种植两季作物时广泛推广应用统筹施肥技术,解决了免耕玉米的施肥困难。在对小麦、玉米施肥时,要依据土壤中原有的养分以及这两中作物的自身需求来进行合理的配比。其中有机肥、磷肥以及微量元素要在播种小麦前就一次性的施足,以供两茬作物的生长发育。而钾肥与氮肥,则要两种作物的不同需求分开施肥。
1.5 灾害全程防治(控)技术。
采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技术控制苗期病虫害。生长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小麦重点防治突出搞好一喷综防;玉米重点防治斑病、青枯病以及锈病,还要对玉米螟和棉铃虫及时预防。选用一些高效、安全、低残留的除草剂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消除。突出抓好麦田“春草秋治”和玉米杂草“一封一杀”防治技术。加强高炮、火箭人工防雹技术的应用。
2 技术措施
2.1 小麦阶段
2.1.1 品种选用和种子处理
选用丰产性和抗逆性兼顾的品种轮选987、唐麦8等。种子进行精选、包衣或药剂拌种,保证苗齐、苗壮,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2.1.2 精细整地和底肥施用
玉米收获后,进行整地、播种。即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切碎并铺匀秸秆,然后施底肥,深耕20 cm以上,并精细整地。
底肥施用量的运筹:按总施肥量纯N 210~240 kg/ hm2,P2O5150~180 kg/hm2,K2O 60~90 kg/hm2,硫酸锌15~22.5 kg/hm2计算,全部磷肥、钾肥、锌肥及氮肥的40%~50%底施。
2.1.3 浇足底墒水
保证足墒播种。土壤水分不足时,要浇足底墒水,保证苗齐苗壮和安全越冬。
2.1.4 播种技术
采用窄行等行距播种技术,行距不超过15 cm。播种期原则上控制在10月上旬,最迟不晚于10月20日。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和地力情况,10月1日至10日播种的基本苗225万~300万/hm2。10月10日以后播种的,每推迟一天增加基本苗15万左右。
2.1.5 冬前管理
出苗后普查苗情,及时补种。根据降水情况和墒情,适时进行锄划保墒。一般不浇冻水, 个别因抢墒播种土壤缺墒,可适当浇冻水。
2.1.6 春季管理
返青期前后锄划保墒。一般年份在起身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灌水2次,干旱年份在扬花后10~15 d增加1次灌浆水。一般品种春季氮肥结合浇第一水一次性追施。
2.1.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积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苗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灰飞虱病以及锈病;中后期重点防治白粉病、纹枯病、叶斑病、赤霉病以及锈病,还要对吸浆虫与麦蚜进行防治。
2.1.8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为蜡熟末期,籽粒含水量降至15%~20%左右。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综合损失率不得超过3%,破碎粒率不超过1%,清洁率大于95%。
2.2 玉米阶段
2.2.1 品种选用和种子处理
为保证种子质量,实行统一供种用种。种子统一进行精选、分级,并进行包衣处理。选用丰产性能好,增产潜力大、抗病虫的中早熟或中熟品种三北21、京玉16等。
2.2.2 免耕机播技术
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采用免耕播种技术,于6月18日前抢时早播。根据品种类型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控制在6.00万~6.75万株/hm2,半紧凑型品种控制在5.25万~6.00万株/hm2。实行等行距种植,行距60~67 cm。
2.2.3 施肥技术
施纯N 270~300 kg/hm2,K2O 150~180 kg/hm2。钾肥作底肥或苗肥,40%的氮肥做底肥或苗期追肥,60%在大喇叭口期追施。
2.2.4 水分管理
在确保出苗需水的前提下,保证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等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
2.2.5 病虫草害全程防治(控)技术
采用种子包衣技术控制地下害虫和种传、土传病害。加强生育期间的病虫害监测。苗期注意防止粗缩病,中后期及时防治叶斑病、黏虫、玉米螟、棉铃虫。
2.2.6 收获
收获时按各品种的成熟特征而分别收获。以收获籽粒为主的,应在玉米籽粒达到生理成熟时及时收获。力争颗粒归仓。如以秸秆青贮为主要目的,应适当提前7 d左右收获,秸秆保绿性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含水量适宜。
整株带穗收获青贮的以籽粒达到乳熟后期或腊熟前期(授粉后40 d)为标准,此时生物产量与饲喂价值最高。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河北省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体系综合效益评价.河北农业大学,2007
[2] 小麦玉米两熟丰产技术获突破.科技致富向导,2008,(01):9
[3] 吴林华.冀中南小麦夏玉米两熟超吨粮高产高效技术.河北农业科技,199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