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2016-02-06陈雪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7期
关键词:管理程序乙组甲组

陈雪玲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

陈雪玲

目的 对我院白血病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PDCA护理管理程序,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4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将其按住院顺序单双数,分为甲、乙两组各22例,对甲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而对乙组患者进行PDCA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并发症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患者满意度仅有81.82%,而乙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均有明显好转,感染性并发症与非感染性并发症均降低至4.55%、9.09%,患者满意度上升至95.45%,相比之下,乙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 将PDCA护理管理系统应用于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延长置管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程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均得到提升,同时也将护理服务质量加以完善。

白血病;PICC置管;PDCA护理管理程序;影响;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leukemia patients of adopting the PICC indwelling catheter.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6,4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were studied and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and B group.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in group A,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B group. Observ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of effect,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s'satisfaction rate. Results Group A of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complication rate was 22.73%,non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7.27%,only 81.82% of satisfaction rate.And B gro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nd non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were reduced to 4.55%,9.09%,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increased to 95.45%,B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etter nursing effect(P<0.05). Conclusion For leukemia patients of adopting the PICC indwelling catheter,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can extend the indwelling time,reduce the pain of repeated puncture,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patient's life quality and prognosis as well as th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Leukemia,PICC indwelling catheter,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Influence,Effect

白血病是一种因造血干细胞发生异常克隆的非良性血液疾病,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对其采取化疗来控制病情与治疗[1]。但白血病的治疗过程相当漫长,且反复穿刺与化疗所用的药物都对患者造成很大伤害,所以,临床一般选择PICC置管方式,尽量减少痛苦,避免静脉炎等发生。而置管期间也存在很多护理问题,如导管脱落、移位、堵塞等,有研究发现对该类患者采用PDCA的护理管理模式,有显著成效,笔者对此结论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共收治44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单双数,分为甲、乙两组各22例,甲组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8.5±7.3)岁,病程均在3个月~1年,乙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7.5±9.8)岁,病程均在2个月~1.5年。所选患者排除既往曾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及上肢血管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甲组患者给予PICC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介绍置管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定期更换敷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并停止使用,对症处理。

对乙组患者进行PDCA护理管理程序,具体方法如下:

制定计划(P):全面了解本组PICC置管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有无并发症、导管是否曾滑脱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制定针对性初步计划,其中包含对患者的白血病与PICC置管健康宣教、PICC导管的护理计划、患者心理干预计划以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等。

具体实施(D):在进行PICC置管前向患者详细介绍使用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置管保持警惕,避免发生意外脱落等现象。在行PICC置管输液前后,均采用生理盐水冲细导管,为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发生堵塞。护理人员对置管患者加强巡视,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有疼痛现象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重点观察患者穿刺点有无红肿、出血、渗液等情况,对穿刺红肿患者采用局部热敷或碘伏外敷,每日换药,定期对穿刺点消毒,更换敷贴。

检查(C):成立PICC小组或有质量监督组对护理情况做定期检查,评估置管患者每个月或意外停止使用的患者情况,对护理计划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及时批评改正,吸取经验教训,在后续护理过程中加以改善,与此同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征求建议,对合理的意见积极采纳并及时改进。

结果评价(A):在PICC导管使用结束后进行评价,统计调查患者的留管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及非置管并发症,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每月开展的讨论会上深入探讨,积极反思并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出合理的改进方案,实施到下一循环中。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与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渗血、全身感染、静脉炎)与非感染性并发症(导管堵塞、移位、导管意外脱落)等。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发现,甲组患者满意人数为15例,基本满意人数为3例,不满意人数为4例,总满意度为18(81.82%);而乙组患者满意人数为17例,基本满意人数为4例,不满意人数为1例,总满意人数高达21例,占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8,P=0.004)。

2.2并发症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现,甲组患者中出现3例穿刺部位渗血感染症状,1例患者出现全身感染,1例静脉炎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非感染性并发症为6(27.27%)例,其中包含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移位,1例意外脱落现象;乙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中仅出现1例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发生率仅有4.55%,在非感染性并发症中,出现导管堵塞和移位各1例,发生率仅为9.09%,相比之下,乙组患者恢复情况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血病是指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并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零受阻于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抑制造血功能,浸润各组织器官[2]。化疗作为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稳定患者病情,甚至治愈,但化疗药物中大多存在细胞毒性,并对静脉有强烈刺激反应,加之每日输液的反复穿刺,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严重伤害[3]。随着科技进步与不断发展,PICC置管技术在化疗输液中已被广泛应用,成为深静脉给药的理想途径,且易于固定,留管方便,相比其他导管留置时间,PICC置管更完善且留置时间更长。但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统计下发现,使PICC置管非计划性撤除的主要原因,即为相关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导管留置时间与使用质量,加上白血病患者细胞分化严重,机体免疫力较弱,血液粘滞度高等因素,发生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增高,因此在护理PICC患者要重点观察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而PDCA护理管理程序,通过制定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改进的循环过程,根据PICC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关合理且个体性的护理计划,认真落实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阶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完善措施,通过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及时发现PICC留管过程中现存与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批评改正,在此循环往复的四个阶段下,将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传统护理模式的甲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与置管期间并发症情况远不及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使用PDCA的高价值,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健康恢复。

综上所述,在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期间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在实施计划中不断加以改进,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也完善护理服务质量。

[1] 杨小燕. 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54-155.

[2] 曾瑶. 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89.

[3] 曾艳. 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40-141,144.

[4] 徐琳洁. PDCA护理管理应用于PICC留置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3):403-405.

Influence of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the Leukemia Patients of Adopting the PICC Indwelling Catheter

CHEN Xuel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Ward I of Quanzhou First Hospital,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R473.5

A

1674-9316(2016)17-021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7.145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一病区血液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猜你喜欢

管理程序乙组甲组
军事保密管理程序法治化及其对军民协同创新发展的促进研究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关于EPC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程序文件的研究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FMC移动性管理程序
谁的力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