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民乐欣赏 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

2016-02-05谢萌秀

北方音乐 2016年2期
关键词:感受欣赏民族音乐

谢萌秀

(福建省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0)



重视民乐欣赏 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

谢萌秀

(福建省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0)

【摘要】在现代小学音乐教育中要重视民乐欣赏,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演奏民乐的乐器有基本了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感官以及身体谐调参与,欣赏中对学生进行感知、想象、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民乐,更能从小激发他们高涨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小学;民族音乐;欣赏;感受;对策

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历史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积累的重要财富,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民族音乐在现代的影响力已经大大降低,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脱离当前文化的发展,一味地追求传统,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传统文化得传承,所以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于民乐的欣赏,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

一、民乐欣赏的现状

我国大量的民族音乐瑰宝,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流传下来,他们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民族的经典。题材广泛的民族音乐也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气神,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音乐似乎已经占领了音乐界的半壁江山,民族音乐的流传和发展以及在课堂中的教授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首先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大多数老师在教授民乐时,一般是一句一句的教唱,相比流行音乐学生就感觉乏味,歌曲练习就使整个音乐课堂没有活力。其次,缺少对民乐内涵的深度解析。民族音乐一般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但教师在教学中对内涵的解析一般都比较笼统,导致学生对民乐的韵味理解不透。第三是过分注重技能训练。老师过分看重演唱技能,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从而厌学。

二、欣赏民乐,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的具体对策

(一)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演奏民乐的乐器有基本了解

音乐是源自于生活,是表演者的一种情绪的表达。所以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演奏民乐的乐器有基本了解,才能保障作品的思想内容得到深刻的体会。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的教授。首先教师介绍乐曲。即《丰收快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主要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不同的情绪构成了乐曲的三部分。其次,让学生多欣赏几遍《丰收快乐而归》的乐曲。要求学生在欣赏中分辨感受音乐作品中出现的情绪有几种不同?再次分段欣赏。要求学生分辨三个不同乐段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最后使用多媒体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音乐的感性认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提高欣赏能力

民族音乐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重视和发扬,只有每一代人都重视民乐的发展,才能使得民乐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中要贯彻落实这一点,这一点在教材中也有体现,比如二年级的教材中专门设置了少数民族音乐一节,培养学生对于民乐的欣赏和热爱。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不断创新音乐教学,使学生在欣赏与学习民族音乐中心灵得到净化了,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1. 调动学生感官以及身体谐调参与

小学音乐欣赏中要注重协调锻炼小学生的脑、嘴、耳、眼等器官,这样有利于学生大脑的发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民乐欣赏中,提升学生民族音乐感受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机结合“唱、说、演”三个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例如《说唱脸谱》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演唱《说唱脸谱》。通过多媒体播放,请学生听歌曲,根据歌词提示,在脸谱下面写出相应人物的名字。再次欣赏,并轻轻地跟着学唱《唱脸谱》,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教师指导教会学生演唱歌曲,并能合作表演。合作表演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学习多媒体上的表演,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以及身体谐调参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民族的“变异性”及民族发展与传承。

2.欣赏中对学生进行感知、想象、思维的训练

理性认识的基础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发展到了理性认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对于民族音乐的欣赏、理解和认识也离不开感知、想象的训练。比如《唱山歌》的教学。背景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后来与恶霸地主莫怀仁对歌取胜。莫怀仁不甘心失败,把三姐抢到家里,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二人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充分聆听音乐以后,启发、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理解给这段民族音乐注以大胆的想象。在领唱与齐唱中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知不觉训练中得到了培养。

匈牙利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佐尔坦·柯达伊曾在它的教学法中提出“着眼于整个民族利益,提高全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通过学习本民族音乐的民间传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重视民乐欣赏,提高小学生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是目前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要实现小学教育中民乐知识和民乐欣赏的普及化,就必须积极响应教材的课程规划,培养小学生对于民乐的欣赏能力,引导他们喜爱民乐,这样才能促进民乐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岱敏. 小学“民乐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 新课程导学,2015,22:57.

[2]宗晓麟.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进小学民乐艺术教育[J]. 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07:89-90.

[3]方静丽. 基于校本课程的小学民乐艺术教育研究[J]. 新课程学习(中),2013,05:23.

[4]徐海芳,隆自新. 小学“民乐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12,07:89-90.

猜你喜欢

感受欣赏民族音乐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