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6-02-05崔红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5期
关键词:差错率品管圈急诊科

崔红丽

品管圈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崔红丽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6月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品管圈活动。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转运交接差错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转运交接差错率分别为0%、10%(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减少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

品管圈;急诊;安全转运

品管圈活动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联的人员,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而组成一个小团体,在活动中持续性的对工作进行维持与改善,从而获得参与感与成就感[1]。急诊科承担着急危重患者救治、转运的工作,如何保证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生命安全,减少质量缺陷,避免发生医疗纠纷是本次研究的重点[2]。本文拟将品管圈运用于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6月我院急诊科的患者120例,病种有头颅外伤、腹腔脏器破裂、骨折、心肌梗死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安全转运。研究组平均年龄(49.5±15.2)岁,男28例,女3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0.4±16.9)岁,男35例、女25例,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病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品管圈

1.2.1 成员组成 在2014年度实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成员由护士长作为圈长,8名护士组成圈员。

1.2.2 确定主题 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由每位圈员提出急救转运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脑力激荡法,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排序,分值越高代表该问题越需要进行解决,紧迫性越强,为本次研究的主题,即:提高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的准确性。圈名为“救生圈”,意义为在工作中发现转运途中存在问题,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制定措施,达到安全转运交接的目标。

1.2.3 现况调查 根据主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共发现以下转运交接的安全隐患:对病情评估不足、观察不足及急救医疗器械不齐全、风险评估不到位、交接时患者过床不稳、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不熟悉、转运前未通知相关科室、护士流程知晓不全。

1.2.4 目标制定 通过现况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处理方法,同时目标值设定为在30 d内将转运交接差错率降低。

1.2.5 对策处理 (1)加强风险意识:做好院内护士的风险意识培训,在过床时要注意搬运技巧及稳定性,同时护士要对患者的病情有独立的判断力,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规范。(2)规范转运交接:①在原有交接制度上进行修订,制定新的转运流程及交接记录单,护士长定期抽查记录单,实现人人参与,全员、全程质量控制。②出科前与相关科室进行交接,提前准备需要的医疗物品,患者手腕带进行明确标记,熟悉患者信息,改善平车防护带的使用。(3)提高检查效率:患者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如X线、CT时,护士提前与相关科室进行联络,进行预约登记,以减少等待的时间。(4)转运前评估:每例患者基础疾病不同,因此要做好转运前的合理病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的准备所需急救的仪器设备及药品。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高危患者,要等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运。(5)转运中的护理:①约束带固定,避免患者身体晃动。②观察患者呼吸、心率,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呕吐物。对于复合性外伤者,还要重点关注患者胸廓起伏、面色、温度。③准备好人工呼吸器、急救药品等。④移动患者时,平托四肢和躯干,再一起将患者托上担架至车上。⑤对于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等。⑥疏导患者,让患者避免情绪激动或焦虑,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⑦及时完成院前急救病历,详细向接诊医生或护士交待患者发病情况。

1.2.6 检查 采取各岗自查的方式,做好每月的检查工作。考核结束后,讨论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考核中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

1.2.7 处理 每月对质量标准进行控制检查,对每个循环中遇到问题,进行统一纠正,统一组织培训,制订改进措施,同时启动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对比1个月内研究组和对照组转运交接差错率,主要观察项目有管道情况、检查措施、联系床位、静脉通道、用药、病情评估是否按计划实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当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1个月内转运交接中未出现差错,差错率为0,对照组转运交接中出现2例病情评估不足,2例未能及时联系到床位,1例未能及时联系检查,1例未能给予及时用药,转运交接差错率为10%(6/60),两组转运交接差错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虽然急诊科院内转运交接仅需短暂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是若不注意其中的安全隐患,会影响患者救治,增加患者意外死亡的风险[3]。而品管圈可通过圈员的集思广益,运用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场所存在的问题[4]。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交接差错率(0.0%)较对照组降低(10%),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我们分析品管圈活动中可以让圈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发现转运交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目前的制度,达到规范转运交接流程、提高安全防护知识的目的[5]。其次护理人员在转运前做好评估工作,针对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监护仪器及急救物品,避免经验不足的各种风险。而且还有学者指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激发护士的创新思维,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团队的进取精神[6-7]。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品管圈活动能够减少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中发生安全隐患的风险,对提高护士团结协作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1] 王宁.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19-120.

[2] 刘庭芳. 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3] 陶敬甫. 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2):37-39.

[4] 曹福媛. MEWS在急诊陪检转运工作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3,27(3):277-278.

[5] 孙萍,李晓红,吴蓉,等. 建立标准化转运流程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08-109.

[6] 刘芳. 脑梗死患者实施品管圈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99-201.

[7] 钟蕊忆,梁凤,曾柳芳,等. 品管圈在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77-78.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Management of Safe Transfer and Handover of Emergency Patients

CUI Hongli Emergency Department,Xi 'an Electric Power Central Hospital,Xi 'an Shanxi 71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in the management of safe transfer and handover of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120 patients in our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received the same basic care,the study group added QQC activities. The error rate of transfer and handover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rror rate of transfer and handover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0% and 1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QCC can reduce the risk of safety hazards in the transfer and handover of emergency patients.

QQC,Emergency,Safe transfer

R473

A

1674-9316(2016)15-023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5.146

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32

猜你喜欢

差错率品管圈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中的作用观察
没考100分就是有知识没掌握?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探讨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