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16-02-05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8期
关键词:前房巩膜小梁

李 彬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李 彬

目的 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眼压、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理想。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临床疗效

青光眼是临床中眼科较为多见的疾病,它是因眼压不断升高而使视功能受损,最终造成视野变小、视力降低等症状。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往往在1~2 d内即可完全致盲[1],因此采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治疗青光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56例青光眼患者,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2±1.7)岁;疾病类型:15例闭角型、13例开角型;眼压36~62 mm Hg,平均眼压(43.9±5.8)mm Hg;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3.5±1.8)岁;疾病类型:16例闭角型、12例开角型;眼压36~63 mm Hg,平均眼压(43.8±5.7)mm Hg。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对照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前,分别选择盐酸奥布卡因、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采用穹窿部为基底行一结膜瓣,显露巩膜并行电凝止血,然后行一梯形巩膜瓣,其厚度大约为原厚度一半,同时以角膜缘为其基底部。沿其下部逐渐分离至角膜缘内侧。将巩膜瓣挑起,彻底去除其下部小梁组织等部分,并仔细修剪巩膜瓣,最后使用尼龙线缝合。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注至结膜下部,包扎双眼。

(2)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手术麻醉、巩膜瓣剥离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待完全剥离巩膜瓣后,将浸润丝裂霉素(0.2 mg/ml)的棉片放入巩膜瓣下方,约5 min后将棉片取出,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多次清洗术区。前房穿刺位置选择颞上方角膜缘内侧,术中可发现溢出少量房水。将巩膜瓣挑起,彻底去除其下部小梁组织等部分,使用尼龙线预缝合巩膜瓣顶部。通过穿刺口向前房内注射生理盐水,然后重建前房,打结于角膜缘表面(通过房水溢出程度判断缝线打结力度)。缝合球结膜,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静注至结膜下部,包扎双眼。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分析研究

(1)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浅前房2例Ⅰ度、1例Ⅱ度、1例Ⅲ度,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4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发生率为32.14%;两组浅前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15例Ⅰ型、10例Ⅱ型,发生率为89.29%;对照组为11例Ⅰ型、6例Ⅱ型,发生率为60.71%;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眼压、视力变化情况分析

(1)治疗0.5年后,观察组眼压(15.9±2.3)mm Hg低于对照组(21.8±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22例视力提高,4例视力不变,2例视力降低;对照组16例视力提高,5例视力不变,7例视力降低;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

观察组发生2例结膜瓣撕裂、1例前房出血,发生率为10.71% ;对照组发生3例黄斑水肿、3例脉络膜脱离、2例暂时性失明,发生率28.5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3 讨论

青光眼属于临床中多见的慢性眼科疾病,它是目前造成全球患者致盲的重要因素[3]。目前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中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术式,该方法可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然而该术式较难控制巩膜瓣缝合线力度,从而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浅前房、滤过泡瘢痕化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4]。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成,它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因术后伤口愈合时易出现瘢痕,从而使滤过能力受到较大影响[5],术中使用的丝裂霉素具有良好的抗瘢痕作用;(2)切除小梁组织前释放少量房水,有利于稳定虹膜[6],从而防止房水骤然释放而导致虹膜膨出,较难还纳;(3)术中采用可调节缝线有利于调节房水外流速度,从而降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7-8];(4)术后眼压较低,有利于降低脉络膜脱离发生率。

综上所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视力和眼压,安全性高。

[1] 王艳红.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中华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3):230-231.

[2] 李美玉.青光眼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01-602.

[3] 谢驰,方严,李梅,等.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临床观察[J].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6):538-540.

[4] 崔宏宇,范肃洁,郭黎霞,等. 虹膜光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 临床眼科杂志,2011,19(5):404-405.

[5] 吴胜卫,孔凡宏,任淑兰,等.传统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疗效[J].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 (8):1575-1576.

[6] 黄宝玲,王全志,陈瑞合,等.复合式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J]. 眼科新进展,2011,31(9):875-877.

[7] 张文九,陈陶阳,戴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3):64-65.

[8] 楚静,邓玲,邓飞芬.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49-50.

Clinical Analysis of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in Treatment of Glaucoma

LI Bin Ophthalmology Department,Nongken Hongxinglong Administration Center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Shuangyashan Heilongjianng 155811,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Methods Divided 56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2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trabeculectomy,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ompound trabeculectomy,comparing efficacy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cular pressure,visual acuity improvement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pound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is ideal.

Compound trabeculectomy,Glaucoma,Clinical effect

R779.6

A

1674-9316(2016)18-005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036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眼科,黑龙江 双鸭山155811

术后,两组患者均需卧床休息,同时常规使用典必殊眼药水、抗生素等药物。术后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

(1)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①Ⅰ型:薄壁微囊型;②Ⅱ型:扁平弥散型;③Ⅲ型:无滤过泡;④Ⅳ型:包裹性囊性滤过泡;Ⅰ型与Ⅱ型有利于提高滤过效果、调节眼压。Ⅲ型与Ⅳ型为非功能性滤过泡。(2)眼压及视力变化;(3)术后浅前房发生率:①Ⅰ度为轻度浅前房;②Ⅱ度为裂隙状浅前房;③Ⅲ度为无前房。(4)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前房巩膜小梁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梁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疗效观察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补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942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分析及处理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