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居民在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

2016-02-05陆思宇

山西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文化遗产

陆思宇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社区居民在民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

陆思宇*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南宁530028

摘要: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文化社区,它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本文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例,就其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社区参与;文化遗产

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自身管理建设、社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本文将通过对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开展树立社区居民文化主人意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等工作方面进行探讨,思考生态博物馆如何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从而更好的为该社区服务。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总人口约三万人,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八圩瑶族乡等地。白裤瑶人民在这块石山地区世代居住生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丧葬文化、铜鼓文化、酒文化、陀螺文化……由于大山的阻隔,里湖乡怀里村白裤瑶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就建在这里。境内山峰密布,普遍缺水。粮食以玉米为主,兼种水稻、火麻、南瓜、黄豆、苦荞等杂粮作物。村寨依山而建,四周植被茂盛。三个村寨间由先民在喀斯特地貌上开凿的石阶相连,石阶间时有细流穿过。在零星分布的粘膏树旁,传统白裤瑶民居交错布置,构成完整的白裤瑶原生态生态环境。南丹里湖白裤瑶的建成对探索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开展民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与传承、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二、生态博物馆建设需要社区居民参与

生态博物馆不论是建设中还是建成以后都需要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与支持。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建设时采用了“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南丹县政府调整安排2710万元的国际援助资金,建设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所在地的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和饮水工程,进行厕所改造等工程,改善了生态博物馆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1]。建馆后,随着大批的游客和展演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也充满热情,参与其中,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外界对白裤瑶文化的好奇逐渐减退,游客数量也从2006年的12560人次下降至2014年的9871人次。

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很难,但是巩固和发展则更难。单霁翔先生曾直言不讳指出:我们从来都不否认,目前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仍“官办”色彩浓厚,由外来力量主导,村民并没有举办博物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只是旁观者或被动参与者,或者只是为了在此名义下努力地摆脱贫困,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创办和维持一个生态博物馆。因此,很有可能只要外来力量一旦撤出,生态博物馆就面临偃旗息鼓的局面。但这些属于具有开创性的实践中的正常现象[2]。因此,在逐渐减少的经济利益面前,如何能让社区居民能珍惜自身文化,保持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呢?

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大多建立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相对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白裤瑶社区的经济、交通、社会发展程度不仅远落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广西的水平,他们迫切的希望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而对于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居民来说,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比较“超前”的概念,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笔者在对广西各生态博物馆保护区内的村民进行入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村民都将生态博物馆等同于生态博物馆内的信息资料展示中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生态博物馆的主人。同时,由于脱贫致富才是当地居民的首要任务,生态博物馆更多的时候被他们认为是“景点”,是一个噱头,使他们的文化遗产能够吸引游客,从而带来经济利益,对于生态博物馆的希望,很多村民都提出了“多帮我们宣传”、“多吸引游客”、“多搞点开发”等心愿。“对于生态博物馆社区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主观上最关注的并不是自己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或是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建设,而是最根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3]目前,在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社区居民开辟了一个手工艺品销售展柜,让社区居民的工艺品在此展示和销售。同时,为了使他们制作的工艺品更时尚,更为外地游客接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特地请来了在美术学院读书的学生,帮助她们描绘图案,当地妇女再根据图案进行蜡染工艺品的制作,同时向广西民族博物馆寻求包装、设计、销售渠道上的帮助。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村民收入的同时,也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事业的建设中来。

与传统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村民是文化真正的拥有者,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和参与,生态博物馆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应该也必须尊重当地的状态及社区居民的需求。《六枝原则》提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因此,立足于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依靠社区居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生态博物馆作为公众参与工具的角色,树立社区居民文化主人的意识,是生态博物馆的生命力所在。

三、社区居民参与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

作为广西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建馆以后,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社区获得了社会的一定关注和重视,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国内外学者的来访。通过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当地居民开始了解到自身文化的独特和珍贵。同时,随着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和遗产保护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觉,并在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以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主的“社区精英”直接参与并积极组织各项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设施齐全,机构设置完善,各项日常事务工作运作正常,已拥有固定的观众群。由南丹县文体新广局负责管理,由南丹县文体新广局副局长兼任馆长一职,馆内4名工作人员(1名财政编,3名临时编)则是从村内挑选热衷于文化遗产事业、文化素质较高的白裤瑶青年担任,负责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保证了生态馆与当地主管部门和社区民居拥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怀里村村民LCM是其中一位馆员,他也是乡村影像的爱好者,积极参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到村里开展的纪录片培训,闲时就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借机器进行拍摄,他所拍摄的《取粘膏》、《维修粮仓》、《竹艺》等民族文化纪录片,因其专业而独特的视角,屡次入选各专业影展,得到业界一致好评,其中《竹艺》被美国的马瑟斯世界文化博物馆(Mathers Museum of World Cultures)收藏,他也因在乡村影像中优异的表现被聘为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员。其他几位馆员在讲解、摄影、研究方面各有所长,对怀里村的发展都有较多的想法,提出、筹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走进校园活动、开设传承班、播放宣传片、开展打陀螺、射箭比赛等等活动,贴近社区居民的需要,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村民成为馆员可以说是生态博物馆换村民参与最直接的方式。《六枝原则》提出: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让村民在生态博物馆管理机构中充分体现主人翁的地位。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豪感。

同时,随着文化记忆工程的开展,村内爱好摄影、摄像的青年人,都喜欢聚集到资料中心内借用电脑、摄像机等设备。展示中心内巨大的场地闲时也成为了白裤瑶妇女跑纱的场所,村民们渐渐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了博物馆当中,信息资料中心也逐渐成为了村内开展各大活动的公共场所。

文化记忆工程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学术指导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的一项较为成功的工作之一。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1+10”概念中的“1”发挥“龙头”地位和作用,在专业设备、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方面支持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除了每年不定期召开到一次全区生态博物馆工作会议,并邀请村民代表参加会议一同研究相关工作任务、交流经验,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指定专人作为各生态馆的联络员,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文化记忆工程是通过工作人员的走村入户,继而访谈村寨艺人,以录音、录像、照相、笔记方式记录白裤瑶传统与现代的风情习俗。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多次奔赴南丹开展“纪录片拍摄技能及视频剪辑技术”的培训工作。培训的学员包括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社区摄影爱好者。生态馆的工作人员及社区摄影爱好者都对通过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发生在自己民族身边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纪录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逐渐开始尝试拍摄工作。2012年——2014年期间,总共制作完成25部纪录片参加由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纪录片影展活动,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服饰、葬礼、生

产生活、铜鼓、人物故事等等。数量居各生态馆之最,部分优秀的纪录片还被选送至省外影展、电视台甚至是国外博物馆进行展播。

(二)体制外精英与自治组织的运行

白裤瑶文化保护协会于2010年成立,2011年正式注册。目前会员有100余人,大多为青壮年。工作内容主要是民族纪录片的拍摄,这个协会的成立可以看出白裤瑶社区居民开始从比较“被动”地去接受到开始“主动”地去进行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协会发起人之一LCJ是原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副馆长,怀里村白裤瑶人,曾担任小学教师,与村民关系融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撰写的文章《小镇》、《生命的故乡》,可以看出他对家乡、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撰写过《白裤瑶服饰文化的解读》的论文。

协会的另一名发起人LX,白裤瑶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工作,后担任副馆长一职,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第一届纪录片创作培训班”学员,培训结束后,她结合自己的专长及兴趣,拍摄了瑶族服饰中瑶纱的制作流程,凭借着用心地剪辑和朴实的叙述风格,《瑶纱》在2013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的首届生态博物馆纪录片影展中,获得了“最佳剪辑奖”,同时在第三届人类学纪录影像年度论坛上放映,获得业界好评。

两位发起人积极开展协会的各项重要工作。协会目前与云南“乡村之眼”合作拍摄纪录片,与香港社区伙伴合作开设传承班,出版《铜鼓报》。两位发起人在当地政府部门都担任一定职务,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协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及便利。

(三)社区大众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

2004年南丹里湖白裤瑶怀里村白裤瑶风情表演队应建馆而生,演员都是怀里村的白裤瑶群众,目的是让村民参与保护传承和发展白裤瑶色彩斑斓的民族民俗文化。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预约民族风情表演,由博物馆组织社区村民进行展演,每场展演20至30人,平均每场的收入是1200元,民族风情表演已为游客表演超过300场,白裤瑶风情表演队开始从村寨走向区内多个县市,从区内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世界为各地民众表演。具有代表性的有:2008年到中南海为国家政要演出、“2008年中国外交部年会”上为驻华的各国大使展演20多场次,同年到法国演出;2009年以中国少数民族代表赴美国演出;2014年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加“非遗专场风采表演”,同年在“2014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开幕式上,作为当晚唯一的生态博物馆节目压轴演出等等。

同时,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主办的各大展演活动中,也极力邀请各生态博物馆,由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邀请社区居民组成表演队参加,力求向观众展现最原生态的展演。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副馆长何春告诉笔者,每当到村里召集去广西民族博物馆表演的队员时,村民们都格外的热情,因为到广西民族博物馆进行表演,不仅有一笔比平时展演时更丰厚的报酬,还能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看看,站在华丽的舞台上为城里的观众表演,让他们觉得非常的自豪。

为了增强馆民交流,提高村民参与保护区社区工作的积极性,每年大年初一,博物馆工作人员都会组织村民开展民俗活动比赛,内容包括刺绣比赛、射箭比赛、陀螺比赛、接力跑比赛等等。白裤瑶的重大节日——年街,工作人员也会到里湖街播放纪录片,看到影片中熟悉的脸庞、熟悉的生活场景及亲切的民族语言,不少在逛街的群众也纷纷驻足观影。201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工作人员在里湖街上发放《博物馆宣传手册》、《博物馆条例》以及《文物保护法》,让群众们了解白裤瑶文化和博物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活动加强了生态馆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增强团结,凝聚了社区力量,也鼓励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保护、传承和宣传民族文化的事业中来。

将生态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联系到一起。由于白裤瑶没有文字,如今白裤瑶的年轻一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来自于学校,从而缺乏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因此,生态博物馆在2008年开始与怀里小学、里湖小学、里湖中学合作,在学校开展白裤瑶民俗文化传承班以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2015年起更拓宽了与学校的合作范围,除了向同学们授课,更主动地邀请孩子们亲身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工作中。2015年暑假期间,开展了“第五期暑假白裤瑶青年志愿者乡村文化体验调查活动”,邀请回乡过暑假的青年们跟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起拜访社区的鬼师、艺人,通过老人们的叙述了解民族历史。针对里湖中学开展的“第二期白裤瑶文化纪录影像培训”活动,不仅让学员们掌握了摄制纪录片的技能,同时也激发了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加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可。2015年10月开展“爱祖国·爱民族”小小讲解员讲解比赛,让白裤瑶孩子们在学校除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外,再度重新去学习、整理、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鼓励孩子们参与到乡村记录影像与讲解志愿者工作中来,培养孩子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责任感,塑造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性格,促使白裤瑶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四、结语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不仅仅满足于讲解、陈列、展演、保护与记录等日常的工作事务,更主动向主管单位、指导单位、学校、村民搭建良好的沟通方式以寻求发展,将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事业与居民的生活联系起来,而社区居民也开始与博物馆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社区的居民虽然无法准确理解“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但是通过生态博物馆长期以来的宣传和科普,以及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可以说,生态博物馆起到了传播文化火种的作用。培养文化主人意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笔者相信,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通过这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仍然让人看到了生态博物馆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莫志东.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J].中国文化遗产,2015(01):32-39.

[2]本土化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http://kj.sach.gov.cn/news_detail.asp?t_id=10823.

[3]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复旦大学,2008:126-128.

作者简介:陆思宇(1986-),女,壮族,广西都安人,硕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博物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学。

中图分类号:G26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52-03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文化建设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