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和西部地区的路径选择
2016-02-05王桂霞
王桂霞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和西部地区的路径选择
王桂霞*
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西南宁530299
摘要: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聚焦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缓解资源稀缺状态,理顺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关系等问题。生态经济的理论先导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直接理论来源是西方生态经济思想,其实践与发展得益于联合国有关报告和会议的直接推动。在发展生态经济中,生态绿色是基础,生态产业是支撑,生态园区是突破口,生态机制是保障。要澄清只讲保护不讲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就不能发展重工业、发展生态经济只是政府行为等认识误区。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园区;西部地区
生态、绿色等发展理念先后成为西部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近年来西部各地都在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因此,把握生态经济内涵,梳理理论发展脉络,探索西部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廓清认识迷雾,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和聚焦的问题
通俗地说,生态经济是“考虑生态制约的经济”,生态经济将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资源禀赋等自然因素纳入考量,谋求经济在更长的时期内持续健康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生态经济有不同的涵义。从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是经济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改善互促进、双提升、相互协调、彼此融合的良性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基础,环境友好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手段。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是交叉学科也是新兴学科,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渗透。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生态经济是指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建立具有良好经济、生态效益的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们谈论生态经济,大多是指经济发展方式。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经济聚焦和应对以下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将资源容量、环境容量视作稀缺要素,并考虑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空间内有效配置此类稀缺要素;二是怎样采取经济手段、制定制度措施,从而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善资源结构,进而缓解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三是怎样处理好生态环境与人类福祉关系,用货币来表现出生态环境的优劣,把生态资源存量及流量具体体现在现行经济体系内。处理好以上问题,有利于防范经济发展趋势偏离人类利益的方向,有利于防范经济的自由泛滥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环境,最终有利于防范经济的异化。
二、生态经济的理论源流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是生态经济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复杂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和长远来看是统一的、一致的;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的自然应当作为人的活动范围和对象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是实践,在此基础上主体与客体达到统一。三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体现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上,体现在人与自然相联系的基础性生产方式上,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要改造自然,就要变革一定历史时空下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的整个社会制度”,需要强调的是,这样,马克思将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从根本上解决生产方式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了。四是生态价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说到生态环境其实暗含着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此外,人与自然之间存在还存在价值关系,即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效用及对这种价值效用的评价。以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启发我们应对生态危机拓展了新思路,对当前发展生态经济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西方生态经济思想是生态经济的直接理论来源。一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1966年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二是罗马俱乐部报告为生态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罗马俱乐部是1968年由意大利为主的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学术研究共同体,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个研究小组向俱乐部提交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即罗马俱乐部报告。报告的主旨观点是,全球工业化必然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极度破坏的结果。同时,报告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导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归纳为五个方面: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工业投资和环境污染,并指出,这五方面因素相互影响制约。报告还就经济增长的极限值到底是多少开展了全球模型推演计算。报告以及随之引发的对世界发展前景的大讨论,推动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三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生态经济提供了理论框架。“可持续发展”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瑞典经济学家巴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尤其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在《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发展”。同时戴利还打破惯性思维提出“经济是环境的子系统”概念,认为经济作为子系统应当在环境母系统的范围内发展,不能超越母系统的规模,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后来这一概念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观核心理念。
联合国的推动使生态经济理论更具现实意义与操作性。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以后,先后在联合国会议上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等文件,九十年代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里约环境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两大纲领性文件,并明确要求各会员国按大会文件精神,结合本国实际研究制定各国的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这一里程碑式事件表明,生态经济已由理论务虚走向实践行动,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我国早在1994年即已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曲与指针。
三、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西部各省区提出多种举措,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在新兴生态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水环境改善建设、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土壤修复与改善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生态城镇建设等方面都有相当大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发展生态经济的步伐仍然不够快,效果不够明显。在生态经济建设中如何发力才有实效,选取合适的发展路径是关键。
生态绿色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生态环境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予以强调,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葆有良好的生态、保持优美的环境,是我国西部各省区发展生态经济的自然基础,西部各省区要做的就是保持绿色存量,做大绿色增量,扩大绿色影响,发掘绿色潜力,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生态产业是支撑。生态经济理论需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支撑,发展路径问题不选择好、解决好,就不可能构建基于生态的科学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水月镜花。首先,要优先发展生态效益强、有利于生态修复的产业,重点是林草业、水利建设和新能源产业;其次,要大力推动产业的生态化,将各产业向生态类型发展,发展重点是节能型工业、节水型农业、水运交通等方面,减少生产建设以及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资源消耗量;再次,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重点是企业三废治理与城乡垃圾、废水治理等,打造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产的产业体系;最后,由于西部地区生态产业起步晚,总量小,技术含量偏低,有必要引入战略性合作伙伴,加快发展。
生态园区是突破口。一是努力将现有园区建设成生态园区。将现有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提升,推广应用先进生态环保技术改造原有技术线路,引进和培育新型生态型产业项目,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推进绿色生产,保证各生产链条有效衔接;加强园区内各类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循环利用,研究摸索最佳生产综合利用模式,确保生产、消费、废弃、利用四者有机统一。二是改变西部企业规模小,生产联系散,企业分布乱因而带来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三废排放量大的状态,生产性产业集中入园。立即着手规划,将散乱分布的生产性企业,特别是要将散布于县乡、未经规划论证的“四小”(小造纸厂、小煤矿、小塑料厂和小重金属加工厂)企业统一摸清家底,甄别情况,下大力气进行关停并转,将有改造价值的分期分批纳入市、县一级园区。三是搞好示范引领,建设若干生态示范城市、生态示范农村和跨地区的生态示范功能区,尤其要在一些生态破坏后遗症带来的较大现实问题的地区选点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大投入、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积极探索西部地区生态修复和发展的新路径。
生态机制是保障。一是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基础反映生态环境溢价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机制。二是加快建立生态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归属,确保自然资源能有序流转。三是加快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受益方要合理支付成本,及时补偿因生态环境建设而暂时受损方。四是加快建立纳入生态资源价值的核算和补偿内容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和考评体系,并以此为导向促使地方各级政府关注和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四、澄清西部发展生态经济的几个认识误区
只讲保护不讲发展的认识误区。综观世界,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只保护不发展而取得经济上长足进步的。生态也是生产力,就是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上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显在优势,而不能守着金山银山去要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西部各省区的不二选择。西部地区确立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尽可能发掘生态优势,避免沿海某些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弯路,尽可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将生态优势变现为发展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不能发展重工业的认识误区。经济发展逐步转到绿色发展轨道上有一个过程,在一段时期,虽然重点在绿色发展上,但对不严重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产业要兼顾发展。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加大的形势下,对一些支柱性产业如果完全不发展,经济有面临失速的危险。因此对石化、冶炼、装备制造等重工业,在合适的地区要继续发展,在特定时期甚至要加快发展,但是发展的总体规模要适度、环保设施要跟上。在一定时期,非生态型项目和生态型项目共同发展是务实、稳健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绿色发展是空话,是遥远的目标,因为我们扩大非生态型的发展项目是有控制的,发展生态型项目是按规划稳步推进的。
发展生态经济只是政府行为的认识误区。生态经济作为一种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的新的制度安排,其运行基础仍然是市场机制,政府起着倡导、规划、指引等作用,但政府不能代替生态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要明确企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主体,明确市场在发展生态经济中起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引导投资向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方向转化,而政府的职能是制订措施有效,执行措施有力,有效将资源与环境约束传导到微观经济主体,让损害生态环境的主体有切肤之痛,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有获得感,为生态市场的建构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鹏,杨桂华.生态经济学学科基本问题的新思考[J].生态经济,2010(10).
[2]王金叶,梁佳,张静.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6).
[3]马建平.几个经济发展前沿理念的辨识与比较[J].经济纵横,2013(6).
[4]袁霞.论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生态经济,2014(3).
[5]郝文斌.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北方论丛,2015(2).
作者简介:王桂霞(1983-),女,安徽宿松人,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F427;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7-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