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都市共享空间的公共性
2016-02-04李亚辉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李亚辉(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简析都市共享空间的公共性
李亚辉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摘要】在历史长河中,公共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任何历史事物一样,从无到有,并随着时间流动而变化。公共性的问题,永远随着时间,随着王朝更替,随着文化时尚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流变、演化。因此,我们在考察公共性问题时,必须历时性地看,考察具体时空中的政治、地缘、文化、科技等等条件。
【关键词】都市共享空间;公共性;属性
城市中,公共空间作为接收和传播信息的现实环境,必须是以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群体所共同享有的空间,公共空间作为人群活动的场所,最重要的特性即“公共性”。“公共性”不仅体现了公共空间的一种表象和特征,更深层地揭示了作为个体的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一、公共性的社会属性
顾名思义,社会性是指室内外公共空间和场所中具备多人以上活动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空间与场所围绕着人的生存和活动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外部要素——社会要素、政治要素以及交互要素。
在西方广场发展史上,法国巴黎协和广场戏剧性的历史变迁,可谓是体现公共空间社会性、政治性、交互性最好的案例之一。建造之初的广场名为“路易十五广场”,它的最重要作用是彰显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整个广场就是一个政治宣告,是一个“视觉-空间”的逻各斯极权象征体系。因此,在广场的中央,毫无疑问地伫立着统治者的雕像,广场的所有设施和设计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辐射、蔓延。1789年的革命,首先针对的也正是这个“视觉-空间”的逻各斯体系——统治者雕像被拆除、瓦解逻辑的中心,正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政治象征的逻各斯并没有被瓦解,只是城头变换了大王旗,在路易十五雕塑原址上革命者修建断头台,处死了路易十六,并以一系列的血腥杀戮宣示着革命的恐怖战胜了反革命的皇权。虽然改名为“革命广场”,我们看到广场作为社会观念交互、政治力量博弈的“视觉-空间”象征体系的基本逻辑并没有改变。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后,重修时在原来修建骑马雕塑和断头台的广场中央,伫立着埃及总督赠送的方尖碑。此时,“视觉-空间”的逻各斯依然得到了保留,所不同的是,这时的象征内容变成了比较宽泛的法兰西国族的强盛、文明与骄傲。这源于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随着社会结构中专门派生出了另外的政治斗争与群族博弈的公共空间——议会。协和广场作为公共空间,其社会性中的政治具体性被淡化,社会力量博弈斗争的交互直接性也几乎消失了。随着这一变化,协和广场的社会性已经体现为单独的个体(市民或游客)与法兰西的历史、文化、艺术的交互以及与广场具体空间的交互,或者以广场为平台人与人之间的具体交互活动。至此,协和广场的社会属性终于抵达了它的当代身份——市民广场。在当代,广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自由交往,共同享有的公共空间。
二、公共性的人文属性
公共性绝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的共同享有这么简单。作为与人活动密不可分的具体环境,人文属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公共空间中的“人文性”犹如公共空间的“文化存储和表达”。换言之,公共空间中不但有它独特的文化脉络储存,还应该有其独特的表达;正如上文所说的协和广场,这种独有的文化是通过可视的视觉语言传达给公众的,是艺术家们经过对文化的提炼和处理,所达到的艺术家、公众和管辖者之间的审美共识与意蕴的平衡。
在杭州市中山中路的文化改造过程中,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以历史文化脉络为依据,充分利用了老街的现有结构,比如河流、墙面、路面、节点等,把中山中路的文化蕴含以开放的方式呈献给公众。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把这条街看作是一个收集、存储和保管记忆的巨大容器。这种方式不仅起到了对文物的保护,还彰显了杭州人尊崇祖先的美德,更兼顾到了外地游客对中山路文化历史的解读。这种在公共艺术创作中整体考虑人文属性的做法,相对于建设一个单独的文化博物馆的花费要少的多,但产生的效果远远大于后者。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城市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因此人们愿意聚集在城市。”[1]我们可以理解为,城市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多源、多元,现代城市建设除了实用功能和经济指标等用以衡量城市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标准外,人文元素的高度享有和表达互动的程度,无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公共艺术品就是这一指标的最重要体现。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家创作和公众参与的一个具体环境,必然需要艺术家在公众和公共环境之间充当信息转换器的角色,把艺术家对于该空间及其历史文脉的独特个体经验通过创造性的环境意象和文化形式置放在具体的公共空间,并传达给公众。艺术家在共享的公共空间中详细的观察、思考、理解特定的空间环境,把艺术家独特的空间感觉和灵感物化到公共空间中。这样人文属性自然也就成为艺术家在公共空间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公共性的物质属性
早在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就出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大型建筑——以钢架和玻璃为主要材料的《水晶宫》。这是英国建筑设计师派克斯顿为英国设计的展示馆,也是世界博览会上第一座采用现代材料建造的展馆,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采用几何形体构建的主体,共分三层,中间最高,侧边依次降低。74000平方米的总面积不但在使用功能方面满足宽敞明亮的要求,还完全满足甲方工期短的需要,而且也方便了展览过后立即拆除的实际需求。《水晶宫》除了以上值得骄傲的设计外,很明显就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改变,最直接地突破了人们审美的惯性,把人从日常生活的空间带到了另外一种新鲜的体验。
我们也可以在一些优秀的纪念碑作品中找到更能强调“精神呼唤”式的“物质的个性化与公众接受”的统一。矗立在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可谓是物质属性的公共感知和个性化表达之间达到平衡的最好的例子之一。这是一座为了纪念在越战期间英勇牺牲的美国战士而修建的,整个纪念碑墙体用黑色大理石砌成,长500英尺,呈V字形,在物质属性上形成一个坚固而悲情的存在。该纪念碑不但在材料和结构的设计中巧妙地利用公众对于石材和巨大墙体的物质感知所形成的心理感受,艺术家林璎还更多地把个人独特的对于纪念碑物质属性的东方感觉融入到设计中,很好地平衡了物质材料的公共体验和私人的独特体验,在纪念碑和所有人之间建立了感情沟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创作必须高度重视物质属性的公共性和艺术家本人对于物质独特感觉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必须从物质材料和造型视知觉感受的角度,思考公共性的物质感觉和视觉-心理体验之间的关系。必须兼顾物质感觉的公共体验与私人体验,物质的个性化处理和公共接受、以及公共感知之间如何相互平衡的问题。
四、公共性的时代属性
根据谢振才《“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中解释,从“公共”的概念起源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的演变是复杂多样的。就“公共”一词的来源解释就有各种不同:一种源于中国古代,在《礼记·礼运》和《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中记载为公众的;公用的;共同的。因此,中文语义自古就强调大多数人共同享有而非个体私有。一种起源于希腊,强调的是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目的、利益不能只看到个体,共同的整体的利益应该是最大之善。但是,公共性对于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社会和古罗马不管是共和时期还是帝制时代而言,指的都是公民所享有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那些为数众多却不被认作公民的奴隶们,则不在公共博弈之列。同样只是在最近的不到一百年时间内,黑人和妇女才有权利先后参与到公共话语和公共权力博弈的游戏之中。哈贝马斯研究的另一种公共性起源则认为,公共性是建立在现代公民社会基础上的公、私二元对立,不受公共权力部门的作用。因此,从起源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公共性”的当代概念发生很大改变。
而艺术领域,艺术品在历史上向来是服务于特定阶级、阶层和意识形态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的提出相当晚近。事实上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公共艺术概念才在美国第一次被提出,同时大量的公共艺术品也被放置在室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展示,把空间层面上的公共享有提升到情、境、景融合的状态。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放大后置于室外,其中包括米罗、考尔德、奥登伯格、杜布菲等大师级艺术家。后来随着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表现形式的发现和扩展更加丰富了雕塑家创作的活动,与此相应的美国一些城市的不断开发建设也为雕塑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如此看来,在历史长河中,公共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任何历史事物一样,从无到有,并随着时间流动而变化。公共性的问题,永远随着时间,随着王朝更替,随着文化时尚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流变、演化。因此,我们在考察公共性问题时,必须历时性地看,考察具体时空中的政治、地缘、文化、科技等条件。
注释:
①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4,46.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