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乐府诗与汉乐府诗的语言风格比对研究
2016-02-04张蒙
张 蒙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李白乐府诗与汉乐府诗的语言风格比对研究
张蒙*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写的汉乐府诗飘逸潇洒,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以往的模式。李白写的汉乐诗笔法多端、任随性之、变幻莫测、完全达到了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因此,本文针对李白乐府诗的语言风格和汉乐府诗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李白乐府诗;汉乐府诗;语言风格
乐府诗在汉代文学苑圃里是相当充满奇异色彩的文学作品,它所流传下来的文学精品经过不少年代的鉴定,不仅得到各个时代的肯定,就算在21世纪也是不断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另外,李白在唐代时期也是颇为盛名的诗人,尤其他写的汉乐诗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诗歌创作模式,还为历史长河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并且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可见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对文学的影响。与此同时,李白的乐府诗风格不旦保留了汉乐府的精华,又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带有自己的风格特色[1]。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李白乐府诗都有着极高的评价,并认为李白的一生诗作精华就在与此。
一、唐代乐府诗对汉乐府诗的接受和传承
(一)精神上的接受与传承
汉乐府最重要的风格特征有大类,指的就是纪实性与叙述性。并且汉乐府出的诗歌除了直接叙事类作品之外,最为明显的就是反映在说理和言情类作品的情感体现。与此同时,汉乐府很多的作品都是被文人加工润色,甚至有的文学作品直接出自文人仿作。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作品依然保留着民歌通俗和生动的基本特性,并且对乐府诗要求文句流畅,结构规整,并且尽可能施加一些文采,使口语型的歌谣体逐渐融入了一些文字型诗体的艺术因素[2]。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对汉乐府诗的继承上,精神上的接受与传承是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两首诗不仅继承了汉乐府的批判现实精神,还在形式上彻底的模仿了汉乐府,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开展新乐府的动力。又比如《西门行》“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为乐当及时”。《善哉行》“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筝酒歌”。《满歌行》“饮酒歌舞,乐复何须?照视日月,日月驰驱。轗柯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这些诗歌词都诗从精神上来传承的。
(二)形式上的接受与传承
乐府诗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的一种文体题材,它主要是以反映古时候的社会生活的以及人文风情,甚至对古代王朝也有描写。所以对于乐府诗除了精神上的接受和传承,它的诗歌表现形式上,叙事纪实也是它最为主要的特征,这是区分其它诗体抒情言志的主要特点所在、主要以形式上的内容表现诗人个性[4]。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还饱含着感情,饱含着人民的爱憎,即使是叙事诗,也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唐人对乐府诗歌上接受与传承主要是由解题仿作和借古辞与古事而拟作的两大类。其中,借题仿作指的是借鉴汉乐府的题目来进行创作,比如以《巫山高》为例,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霞乍舒卷,蘅芳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属。怃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游子虽然思念故乡但是却不能回到故乡,是游子怀念故乡的时候所做,唐人大部分的诗歌都是感叹巫山神女为主,比如户照邻的“巫山望不及,望望下朝雾”这些都是题目都是与内容相互依存的,还有一类就是没有内容就是仿作题目,比如说《陇头》是唐代诗人而拟作的,都是一些感慨边塞的诗。
二、李白乐府诗和汉乐府语言风格的对比
(一)以情感叙事
李白写的汉乐诗是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体裁,它不仅具有一种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并且在抒情的时候犹如一种排山倒海和一泻千里的气势。尤其是李白写的七言歌行中往往采用大开大合和跳跃宕荡的结构来表现,主要以开头常突兀,然后又以中间的形象转换倏忽,在最后写诗句的时候又省略过渡照应,让衔接的过程看似无迹可循,整首诗把作者的感情表现的干净利落充满浓郁色彩[4]。而李白乐府诗歌的叙事又略有不同,李白的现实主义叙事潇洒飘逸又别具一格。李白的叙事主要表现在为了服务,以概括为主,简称为叙事服务。比如在《门有车马路》中,李白对现实的叙事就表现在“十四为君妇,十五始展眉,十六君远行”这几句直接具有,没有一丝的赘述。
(二)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乐府诗虽然具有很多的浪漫色彩,但是他的浪漫色彩并不是平常的温柔,而是表现在他的夸张雄奇和豪放不羁。在写诗的过程中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例如在(《醉后寄崔侍御》中讲述对权豪势要“手持一枝菊,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5]。当他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他要“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浪漫情怀和对友谊的珍惜。总之,他所写的诗都是从各个方面活脱脱的去表现他自己的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傥不群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李白所写汉乐府诗能被世人所喜爱的原因所在。
三、结语
总之,李白的诗歌在唐代的时期最具有代表的标志,也是唐代精神的首席代表,并且它的艺术魅力在流传以来一直都是永垂不朽。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白把唐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傅如一.李白乐府论[J].文学遗产,2014,23(12):345-346.
[2]曹钰.论唐代乐府诗对汉乐府的接受[J].安康师专学报,2014,14(12):456-457.
[3]彭小琴.李白古体乐府的语言风格[J].新闻爱好者,2014,15(12):5023-5024.
[4]班固.汉书[J].北京中华书局,2014,15(16):980-981.
[5]张媛媛.如山上雪姣若云间云-论汉乐府的杰出艺术成就[J].青年文学家,2015,19(45):3012-3013.
[6]胡震.唐音葵签[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4(14):456-457.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2-0241-01
*作者简介:张蒙(1982-),男,河南周口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