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探讨

2016-02-04冯道明

山西青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优化教学现状

冯道明

新余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探讨

冯道明

新余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江西新余338000

摘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其难度相对较大。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出对本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转换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锻炼学生应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现状;教学优化

一、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校理工科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广泛应用于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等相关领域。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是随机现象,没有准确的“因果关系”进行严格控制,无法使用简单的定律加以概括,需要从从观测中分析数据找出规律,所以本课程的理论方法具有独特性。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课程多理论概念,复杂且抽象,教师表示本课程相对高数或线性代数在讲授上更有难度,学生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较难学,导致学生及格率偏低。因此,结合现实生产及经济活动,教师将知识点讲解透彻,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教学现状,对本课程的优化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概率统计法的应用能力。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内容理论性强,难以理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课程,课程中包含了大量定义,公式,内容比较抽象,难以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变原有的既定思维模式,还需要加强逻辑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内容复杂、基本公式定理难以理解、解题方法不易掌握,从而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际联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设置简单,知识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此为该课程的主要弊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思维方法和应用分析三部分,其一,理论知识是构成该门学科的基础内容,是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必须掌握的重要环节。其二,思维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转化和整合能力大有帮助,其蕴含在各大学科理论体系中,是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三,应用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应用实例分析方面的讲解,不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今后工作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形式固定,不易调动学生积极性

当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的授课形式仍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首先复习之前所学内容,再导入新课,新课内容即为讲授定理、概念,之后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所学课堂知识,最后进行概括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收新内容,缺乏自我思考,无法有效的掌握知识结构的框架和概念,师生互动较少,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同学对本课程的反感。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衔接好大学与高中相关知识

做好大学概率统计内容和高中相关内容的衔接,在高中阶段,概率属于选修模块。在大学阶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高中和大学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存在不同的学习要求,大学老师需要先熟悉了解高中概率与统计的教学内容,做好两阶段内容的衔接,以此便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过渡。关于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高中课本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只对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也未阐述其性质。但在大学阶段,随机变量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重点内容,为此,可在高中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增加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改革部分教学内容

改革《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转换教学观念,增加实际案例。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解释公式,证明定理,导致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降低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选用学生关注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的情景,从而拉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例如,有背景的经济、金融方面的实际案例,减少公式记忆,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来讲授解题方法,触发学生听课兴趣,提高学生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学校培养经济型、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教师可参考多本相关教材,汲取其中特点,形成符合自身特质的教学内容,结合多媒体设备,设计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和改革相应的教学内容。

(三)丰富教学形式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来源于实际且服务于实际,所以在授课时需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采取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随机现象时,可用抛硬币、元件寿命等例子来阐述它们具有的共同特点;讲授数学期望概念时,可用随机摸球为例,通过多次重复地摸球实验,研究其规律性等问题,之后可以将数学期望概念涉及到产品检验及保险行业的应用,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课程是如何巧妙的运用于生活中的。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处理,学生可以较系统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从中学习到处理方法,便于今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四、结语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优化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现状,对已有问题进行优化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通过结合实际案例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慧,高桂花,高艳侠.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5(1):48-52.

[2]李永明,盛世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16-19.

中图分类号:O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6-0154-01

猜你喜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优化教学现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创新探究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背景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