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6-02-04张妮
张 妮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分析
张 妮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教育在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当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声乐教学在我国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十分关键,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除却培养演唱技巧以外,对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也尤为关键。在传统声乐教学当中,大多重视声音而忽略舞台表演能力,寻求不到舞台感变成目前声乐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加强声乐中演唱教学的舞台表演能力则尤为关键。
声乐演唱教学;舞台表演能力;培养
引言
声乐隶属表演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十年磨一剑,声乐艺术的价值所在需要透过舞台给予展现,舞台则成为声乐演员存在之地。演唱者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演唱技巧,还要看其是否具备较好地唱歌心理、舞台风度以及气质,从而构成特有的演唱风格。为了能够呈现出这样的效果,演唱者应当透过不断学习来把握和使用一些声乐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演唱技巧,还应当分析、处理、构思声乐表演。因此,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演唱技巧、具备舞台表演意识,还应当训练一些舞台表演能力。
一、声乐演唱中舞台表演的作用与原则
表演艺术是透过人进行演唱、结合演奏、通过表情以及动作打造的形象表达情感以及生活的艺术。舞台表演艺术则为演员透过舞台的表现,令作品更加具有影响力,吸引观众的眼球,表达作品想要传达的深层次内涵。这则需演员不断分析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之后透过肢体表情传达给观众。演员好比创造者,其所表演的角色则为艺术品。
(一)声乐演唱中舞台表演的重要性
舞台表演对于声乐演唱而言尤为关键,想要把作品真正完美的展现出来,不但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唱功,还需要通过自身的表演,把作品内的人物完美的展现于观众。首先,演员通过掌握作品以后,再进行作品的二次创作,依照自身对作品人物的推敲,把感情投入到作品当中,充满感情的演唱会可以让作品更为生动,富有活力。在表演时不可违反作品的意愿,以尊重作品为前提,进行创作。人物性格特点应当与作品相符,不可太过夸张,如此才可以让作品保留原汁原味。其次,舞台表演时良好的表现可以让演员更好地发挥。演员在表演当中,可以把自身当作角色本身,如此才可以在演唱中更为投入,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声音的状态,以此更加吸引观众。在演员全心全意投入到角色当中时,其所展现出的演唱能力十分惊人,远超过平时的演唱状态,将演与唱相结合,以便达成完美的状态[1]。
(二)声乐演唱中舞台表演的基本原则
进行声乐演唱时,演员表演应当以用心投入为原则。这是由于只有用心感受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才可以与作品创作人拥有相同的感受,从而演唱出更加感人的歌曲。通过用心感受,融入自身的创作,参考前人的表达方式,但切不可彻底模仿,不然只会丧失表演自身的价值。只有近乎完美的歌唱,才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欣赏。这是因为在其演唱时,融入了自身的情感,用心感受作品,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为观众展现出生动的角色,让观众置身其中,不自觉的会对表演鼓掌,这也是舞台表演所拥有的魅力所在。
二、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舞台意识
1.加强培养鉴赏能力
学习与模仿成为声乐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这需要平时尽量让学生多了解成功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学会分析与理解。比如通过频繁了解可以发掘到我国诸多著名的演唱家,在演唱的过程中存在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细心分析可以看出,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声乐表演已经向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向转变,并且这些歌唱家的表演技能及舞台亲和力都十分强大,即传递了美妙的歌声,也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可以令欣赏者的情绪受到感染。很多歌唱比赛的优秀选手在歌唱当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通过丰富的情感获得评委及观众的好评。
2.加强培养联想意识
单一的使用技巧与演唱方式的舞台演唱已经无法符合当前观众的所需,想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则要注重感染观众及提高舞台表演魅力,把自身的表演和舞台相融合,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所以,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联想力,把自身演唱的内容带入大脑中,如此才可以提高演唱的感染力。并且,在歌曲类别不同时,应当针对特点设定强弱音,添加肢体表演,这些均应当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补充。
3.提供更多的舞台表演机会
声乐教学是无法与舞台表演向脱离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声乐教学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舞台表演的课程,经常让学生接触舞台,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可以在实践中获得锻炼。并且,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他人的表演发掘自身的不足,再结合老师的专业指导进行修改。表演后进行总结也尤为关键,这对于舞台表演技巧和上台演出具有良好的铺垫作用。把实践课程教学当做考核的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注重艺术表演力的培养
对于声乐演唱而言,演唱者扎实的演唱实力成为完美作品的基本因素。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必须扎实,才可以通过这一方式深入进行创作。假如不具备扎实的演唱方法,则无法论及声乐演唱的艺术体现。目前,有诸多学生天生具备良好的嗓音,音色洪亮、圆润,十分有利于声乐课程的学习。可是老师应当注意,优质的音色也应当具备适宜的发音条件,只有搭配对的音乐作品,才可以把演唱者的情感以及特点真正展现出来。只具备好的嗓音并不能真正演唱好一首作品,因此应当加强情感和肢体语言的指导。例如在演唱《十五的月亮》时,演唱者应当置身其中,再配合一些动作,才可以打造出情景结合的意境,从而才可以将观众的接受度进行提升[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媒体发展下,声乐演唱方式愈发丰富,人们对演唱的标准愈发提升,在声乐演唱当中,舞台表演尤为重要。演唱者在练习时应当学好基础知识,之后在表演中提高自身的舞台表演实力,通过不断演唱逐渐成熟,良好的表达作品的内涵,有利于观众更好的接受作品。演员也需要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处理方式等层面进行努力,令演唱统一,传达出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以此提高音乐的精髓,让观众体会到更为感人、优秀的作品,让观众通过演唱者真诚的演出而更加热爱音乐。
[1]罗建玲.声乐舞台艺术表演训练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40): 52-53.
[2]张小浩.声乐舞台“语言”的“诱惑”——论在舞台表演中声乐演唱语言的规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1-44.
张妮(1988—)女,湖南,硕士,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