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歌唱的必备要领
2016-02-04贾伟波
贾伟波
(山西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浅谈声乐歌唱的必备要领
贾伟波
(山西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学习歌唱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段的“温故知新”去多悟、多想,发挥自己的潜意识去研究创造更新自己的意识。
声乐歌唱;必备要领;呼吸
通过几年的声乐专业的学习,我由最初的大白嗓,不敢唱,逐渐到今天可以辨别自己的声音,通过自己的音乐素养表达几首完整的作品。下面,我就将我本人所学到的点滴介绍给朋友们,以供参考。
一、关于呼吸
呼吸有很多方法:有的是锁骨呼吸,这种方式很浅;有的是胸部呼吸,把胸部扩张;有的是横膈膜呼吸,当我们吸气时横膈膜下降扩展,胸肋骨跟腰部向四周围扩张,甚至与后背,都应该有声音;最深的是腹部,这种声音向下太沉了,有的时候也需要。最适合我们的是胸部,腰部的四周围包括后背的肌肉,后背主要是用于上高音的时候,中声区不用那么大的力,实际上气的长短是看音乐的,音乐需要你长你就吸气多一点,短的呢,就不要吸那么多的气。练习的时候不用吸那么多的气,够唱就可以了。就是在呼吸的过程里当一吸气就形成我们呼气的形态,不是说为了打喉头把喉头压下来向外撑,过去强调打开喉咙,过去老是在研究到底怎样打开,结果弄得甚至不敢唱了,一般讲打开的状态就是整体的身体的扩展。好的呼吸就是一吸气就开了,力量就到了腰的周围,上面是放松的,一张嘴就有了。感觉腰的周围都起来了,在说话时要感觉气息包裹着声音,拢着声音,有了那种润润的感觉,就能唱歌了。也有老师强调“高音低唱,低音高唱的说法”,就是当我们在唱低音的时候要有下意识的感觉头腔上面还挂着声音,当我们唱高音的时候要感觉下面胸腔还在沉着。否则,声音就会压着或是挤着上去的。带着呼吸慢慢找叹气的感觉,以气带声,气声结合,声音永远要做到气上。
二、关于哼鸣
哼鸣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开口,一个是闭口。闭口的哼鸣是舌尖顶住上牙龈后,然后自然闭住。开口的哼鸣是舌尖顶住下牙龈,舌头中部抬起一点。共鸣位置在咽壁,共鸣音响灌咽腔,共鸣反射找焦点,前“哈”后“哼”气通畅。音域升高变母音,腔体“打开”要舒畅。“关闭”拢住共鸣点,声音胀满鼻咽腔。抬起“软腭”打哈欠“打开喉咙”气通畅。注意,我们在唱的时候喉咙不要憋,哼鸣跟整个发声系统要一致,哼唱时要由弱渐强,由淡到浓,像闻花一样,放在呼吸上,传向远方,(即怎么哼就怎么唱)但必须要有那种“润”的感觉,因为“润”是声带闭拢的一个非常自然的一个振动,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所谓“声贯于顶,气贯于底”,要叹在呼吸上,像抽泣时的状态。
三、关于吐字
由于我们从小的生活习惯跟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使得很多人养成了说地方方言的习惯。所谓“字正腔圆”,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普通话都说不清,那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就更不要提腔体和共鸣了。所以吐字是发声的关键。只有清晰的字打在腔体内才有可能发出最美好的声音。无论是世界上哪种语言,吐字都是舌头、嘴唇、下巴等部位的运动再加上气息与声音的配合完成的。舌头有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舌头做伸缩运动;一种是舌头做形状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点类似与捏橡皮泥。舌头在咬字中是用的它的第二种运动方式也就是做形状的变化来完成咬字的。在歌唱中舌头咬字是不仅与发音准确性有关,而且也与正确的发音歌唱状态有重大关系。在日常说话时,喉结一般处于自然的状态,舌头处于一种习惯的咬字位置。当歌唱时,由于舌根与喉结相连,所以当喉结下沉时,舌头也要随着喉结下沉才能与喉结保持自然松弛的状态,再通过舌头的形状的改变来进行咬字。但是往往人们已经习惯了喉结在自然状态下舌头在口腔中的咬字位置,一旦喉结下沉,舌头还保持着原来的咬字位置咬字,但是舌头却因喉结的下沉幅度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力,这就造成了发声器官的紧张,影响正确发声。通俗唱法比较贴近说话状态,所以舌头咬字对发声影响不大,但是民族唱法由于喉结的明显下沉,舌头咬字对发声已经构成很大影响了,而美声由于要求喉结做最大幅度的下沉,所以舌头咬字对发声构成的影响最大。这也是人们说美声难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在正确歌唱中,舌头应该随着喉结运动自由的伸缩,舌头做形状变化来咬字才能配合正确的歌唱。
四、五个母音
五个母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aeiou”,以意大利的母音做基础,这种感觉喉咙张的比较开,而且传的比较远,因为我们在保持唱一个音的时候,张力是很平均的。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在说这几个音的尾音时往往会不自觉的收成另外的一个音,没有归韵到位,要保持原音的本身把这个母音的张力坚持到底。还有就是在练习母音的同时必须得感觉到打开了之后再唱。练习的时候我们要从中声区开始练。人们一般把音域分为: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中声区是最自然的声区,男低音就是降6或者6到3;或者降7到4;男中音的中声区就是从2到6或者降3到降7;男高音或者女高音的中声区就是从4到1或者升4到升1。在发“a”元音时,如果下巴张的太小,就变成了类似“e”的元音了,再小的话就变成了“i”元音了。经常有人说要把“i”“e”半元音开口来唱,真不知道开口怎么能唱出来标准的元音来!各种元音的发音都源与自然,发“i”元音是,下巴张的很大,舌头不能远离上颚,然而下巴又是和舌根连接在一起的,这样一来,舌头与下巴之间的拉力很大,必定导致舌头与下巴的紧张从而影响发声。 如果舌头远离了上颚,那么虽然紧张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音已经不是“i”元音了。所以,下巴的张开幅度要根据要发的元音来要求,不能一律张大。嘴唇要始终与下巴配合好,根据发音需要来字。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如果是一位在艺术上造诣较深的人,只须依靠呼吸的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使人察觉到张大着嘴。这也是人们常说美声难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所在。
以上所说的仅仅是我在学习美声唱法上的一些个人观点,学习歌唱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段的“温故知新”去多悟、多想,发挥自己的潜意识去研究创造更新自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