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婺源傩舞为例研究地方感视觉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2016-02-03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
关键词:傩舞婺源江西

曾 莉 万 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以婺源傩舞为例研究地方感视觉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曾 莉 万 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时代的更迭,傩舞早已经脱离了具有无穷威力的象征,而是作为一种仪式、一种表演、一种信仰、一种在年节之时可以增添喜庆气氛的舞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被保留下来的傩舞,开始变得萧条,甚至面临着败落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地方的文化遗产,所以,国内也出现了一股傩文化研究热,过去被认为粗俗简陋,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傩舞艺术,开始被人们重视,并赋予其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随着傩文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傩文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以婺源傩舞的现状为例,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传统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婺源傩舞;地方文化遗产;遗产保护;传承

对于很多人来讲,江西婺源并不陌生,它被世人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因为它拥有出众的文化生态资源,且拥有淳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对傩舞(nuo)这个神秘而古老的舞蹈相当陌生,但是,傩舞却与人类的生命、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傩舞”不但是一种具有驱鬼逐遗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而且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组织、一种民俗活动以及一种准宗教活动,可以说,傩舞在古代就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今天还可以看到傩舞的踪迹。

引言

江西婺源属于风水宝地,因为江西婺源的村落、宅院及田园,都是出自钟灵毓秀,其山峰、河流、古树皆出类拔萃,且婺源的文脉绵长,人才辈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相互交映,从而形成了婺源古今合一、独居魅力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婺源涵盖着大量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光是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产名录就有七个,国家级非遗产名录有婺源徽剧、婺源傩舞、婺源三雕、婺源歙砚,省级非遗产名录有婺源茶艺、婺源抬阁、婺源豆腐架。

地方感的概念在人文主义地理学里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指地方本身具有的特点,而且也指个体对地方的主观了解及感受描述所建立的地理认知、地理知觉等概念。江西婺源傩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典型案例,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本文基于地方感视觉的角度,通过对婺源的地方感特征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方案,从而引导地方使用者及世人养成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正确态度,并为婺源傩舞的传承保护和傩文化的推广提出了建议。

一、婺源傩舞的现状

因为傩是上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所以,傩舞源于巫术意识,它是在举行驱鬼逐疫时所跳的舞蹈。在古代,人们之所以跳傩舞,其一是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拜和敬畏,其二是人们相信表演傩舞能够保护自己的村庄,保佑家家户户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婺源在春节以及重要的节日,都会表演傩舞。傩舞不但蕴含着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在一起的文化价值,而且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一旦消失,就永远消失了。总的来说,傩舞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宠儿。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地区,处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婺源傩舞是江西傩文化的重要支脉之一,明代初页就有对婺源傩舞外出表演的记载,2006年,婺源傩舞被国家正式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前,江西省几乎各乡各村都有狮傩班,曾出现过“三十六傩舞,七十二狮班”的景象。但是目前仅剩下秋口镇长径村的傩班,并且此傩班只在正月初二当天表演傩舞。有研究表明,婺源傩舞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婺源傩舞文化传承的力量薄弱,据了解,秋口镇长径村的傩班登记在册演员只有19个人。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更迭,婺源傩舞正在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第三,曾有有外地人及外国人对婺源傩舞文物器具以及傩舞文化进行盗窃,江西省婺源县的村民们为了保护婺源傩舞文化,所以,在外也绝口不提婺源傩舞。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在国家提倡大力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对地方感视觉下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应顺势而上,借梯登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全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一)宣传引导,增强保护意识

政府文化相关的部分要认证履行其工作职责,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当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要求真实且全面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信息,虽然婺源傩舞已经成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对其保护及传承的工作仍然不能放松,要大力宣传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婺源傩舞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推介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婺源傩舞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展江西婺源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政府主导,完善工作机制

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来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由政府出面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建立有效传承机制。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关键在于人的传承,要通过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支持传承和展示。在激活传承人的传承热情的同时,解决婺源傩舞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其次,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经常性的民间传统文化传习活动,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三)对婺源傩舞不断加以创新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合理利用,大胆创新,要融入时代,融入社会生活,要融入一些现代元素,真正使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与时俱进地延续其生命力。婺源傩舞几乎都是以走、跳为主,配合音乐的节奏而进行的,其舞蹈动作轻重缓急有序,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和有效的健身形式,所以,可以将婺源傩舞改编成傩操或者广场舞,这样不但可以促进群众的参与程度,向群众间接宣传了婺源傩舞及推广了傩文化,而且还能够让参与到婺源傩舞的群众感受社会丰富的文化生活,调节自身的心理情感以及锻炼身体健康。

(四)加大对傩文化的投入

婺源傩舞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不但具体经济功能,另外,傩舞的奇特、新颖也突出了娱乐性、艺术性及观赏性,经常让观看的游客流连忘返,从而实现其表演的价值。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确保婺源傩舞的传承、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并更大范围的对婺源傩舞的传承和傩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经营能力,将婺源傩舞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及将傩舞民俗村落打造成可以观光的旅游胜地,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婺源丰富的傩文化开始变得与当代生活格格不入,濒临着失传与消失的窘境,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的今天,之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活化石”婺源傩舞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度,以及加强对傩文化的传承保护意义,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其不但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重要印记。

[1]刘时伟.中国舞蹈“活化石”傩舞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J].戏剧之家,2016,(03):155-156.

[2]刘小泉,王伟年.体验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婺源傩舞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0-16.

[3]李俊怡.婺源傩舞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4,(08):6.

[4]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06).

《舞蹈人类学视域下的江西婺源傩舞研究》(项目编号:YG2014061)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2014.12-2016.12。

猜你喜欢

傩舞婺源江西
江西银行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爱江西奶奶
乡愁里的婺源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浅谈桂林市秀峰区张家村傩舞的音乐及功能
刍议赣傩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