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室内音乐作品《水墨画意三则》的初探研究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7期
关键词:音乐分析创作背景

赵 彤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现代室内音乐作品《水墨画意三则》的初探研究

赵 彤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水墨画意三则》是一首由著名作曲家贾达群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作品中乐曲由“工笔”、“浸染”和“泼墨”三个联系的乐章组成,以极强的民族风格表现了中国水墨画的独特意境,也突显出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在本文中,笔者从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乐曲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乐曲做初步的探究,将一幅富有中国文化气息的水墨画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关键词:《水墨画意三则》;创作背景;音乐分析

一、水墨画意三则的创作背景

回望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不论是东方作曲家还是西方作曲家,都有运用音乐去描写美术作品或视觉景象的先例。西方乐坛的著名作品有穆索尔斯基著名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而东方也涌现出了如史志有先生所作《清明上河图》组曲一般的佳作。然而,在数量繁多的此类作品中,著名作曲家贾达群先生创作的《水墨画意三则》实属异类。这首作品创作于2005年,是作曲家受到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乐团的邀请,为17人的室内乐团而创作的一首在其音乐学院百年院庆时成功演出的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作品,在本曲中,作者不是单纯描写某一画面或某一美术作品,而是将视角对准了中国水墨画中的三种绘画技法“工笔”,“浸染”,“泼墨”来进行描写,以小见大,通过对艺术手法的描写,表现中国水墨画的独特魅力。通过查阅资料笔者了解到,相比于其他科班出身的作曲家来说,贾达群教授可谓是其中的异类。他半路出家,艺术之路由学习美术开始。在13岁他跟随著名美术教育家王兴煜先生学习美术,一学就是八年,这也为他日后创作出《漠墨图》,《水墨画意三则》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相关的作品埋下了伏笔。

二、作品的音乐分析

《水墨画意三则》作品中由不间断的三个乐章组成:工笔、浸染和泼墨。从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作曲家通过精致的节奏安排与细腻的和声及音色变化,于不同的侧面用音响刻画了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所领悟到的意境和趣味。

1.“工笔”作为乐曲的第一乐章,自然要在一开始就点明主题,为乐曲定下基调。为了表现工笔技法细致入微的艺术特点,作者在传统的四拍子节奏之下,大量运用了重音与旋律线的交织对比,描绘了画家在运用工笔技法时“点”与“线”的时而交织,时而重叠,时而消失,时而出现,给人以精致细腻之感。

在“工笔”这一乐章中,作曲家主要运用了马林巴、颤音琴、牛铃、竖琴等乐器来表现点与线之间的缠绕与分离。由音乐织体我们可以看出,马林巴和颤音琴主要是表现旋律线条,而牛铃、竖琴则主要用重音奏法来表现旋律线进行过程中一个个突出的点,这样点线结合,动静交错的音乐构成使得第一部分给人以工整,细致之感。

2.接着乐曲来到了第二部分——浸染。“浸染”作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一种代表手法,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也在本段音乐中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在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单簧管、双簧管以及铜管的乐器,使其音响相互融合,时隐时现,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水墨在宣纸上慢慢浸开的动态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本段中,作曲家试图将音乐织体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朦胧的音乐美,而力度变化的运用使得这一朦胧,忽隐忽现的情景更加富有张力,一幅真实的浸染场景顿时跃然纸上。若隐若现的音乐之后,在本段即将结束的部分,乐曲的风格由朦胧逐渐转为了清晰,为浸染过程的做了完美的收官,也为最后奔放的泼墨埋下了伏笔。

3.最后,乐曲来到了第三部分——“泼墨”。如果说工笔表现了中国文人细腻清秀一面的话,泼墨则毫无疑问的表现了中国文人奔放洒脱的性格。就整首作品来说,“泼墨”无疑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经历“工笔”的开篇立意、“浸染”的层层铺垫后,音乐的力量在“泼墨”部分终于以层层递进的方式积累到了最高峰,并在乐曲的最后以一泻千里之势挥然而下。本段的前半段采取了无序、凌乱甚至有些即兴的创作风格,表现了泼墨时的不拘一格与浑然天成。在中部则选取了一个基本的旋律线条,并在不同的配器下反复了三次,以期达到层层递进,积聚力量之感。在这里,作曲家似乎借鉴了《波列罗舞曲》中的一些创作手法。而在这三次的音乐陈述之后,乐曲来到了最后的高潮,肆意的音乐织体再次出现,并伴随着更加洒脱的旋律,仿佛让人们看到了画家泼墨创作时的畅快淋漓,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潇洒与傲骨。

三、结语

本文从著名作曲家贾达群《水墨画意三则》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这首乐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水墨画意三则》这部作品中,贾达群运用自己高超的创作技巧将室内乐队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从第一乐章“工笔”中精细的点线描绘,还是第二乐章“浸染”中微秒的色彩变化,以及第三乐章“泼墨”中潇洒奔放的大写意,无不刻画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作曲家兼具音乐与美术两方面的深厚背景,为他创作出这样的优秀曲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乐曲中,作曲家运用了西方的作曲手法,形象的描绘了三种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表达了心中所想。

[参考文献]

[1] 段文晶.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贾达群《吟》、《水墨画意三则》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

[2] 王妍.从传统文人画到现代水墨画转变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5.

[3] 徐元勇.走进贾达群的音乐[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03.

[4] 吴春福.用音符铺染的水墨画卷——贾达群《水墨画意三则》[J].人民音乐,2006,07.

[5] 王旭青.声色兼备意无穷——听贾达群室内乐作品音乐会有感[J].人民音乐,2015,03.

猜你喜欢

音乐分析创作背景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