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

2016-02-02苏庆芳

北方音乐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

苏庆芳

(河南省鹤壁浚县县直幼儿园,河南 浚县 456250)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

苏庆芳

(河南省鹤壁浚县县直幼儿园,河南 浚县 456250)

【摘要】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性格的第一处所,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幼儿时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庭教养方式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在这时候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孩子性格的影响问题。文章将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幼儿性格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幼儿性格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的不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孩子的良好性格培养所需的家庭教养方式。

【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性格;家庭教养

一、教养方式的不同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一)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有些家长会对幼儿的所有行为加以限制,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是符合家长心中的期望的,家长往往过于强制性的要求幼儿的所有作为,这给幼儿带来了太多的不自由,并且这就是对幼儿性格的发展带来最大负面影响的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在日常活动中,幼儿的所有活动都处于家长的安排之下,家长没有尊重幼儿的自我喜好,而是完全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哪些活动对幼儿的将来有好处,可以有利于他们将来的生活。幼儿往往是不享有抉择权的,他们完全的处于任由家长摆布的情形下,无论他们是否喜欢家长的安排,无论他们心里究竟接不接受家长的安排,他们都必须去做,没有人会告诉他为什么,家长只会告诉他这是你必须要做的。虽然家长采取这种教养方式的初衷是为了幼儿好,但是不问幼儿是否愿意,而是一味的要求幼儿,这样不仅仅只是限制了幼儿的自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导致幼儿过早的产生逆反心理,加深幼儿对家长的距离感。在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期的处于家长的压制之下,容易形成胆小、怯懦、乖僻且过于以自己为中心不去考虑他人感受的冷漠的性格。他们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后,由于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决定的,他们往往没有自主权,长大以后的他们就会处于不独立、过于依赖他人帮助自己做决定,而不愿意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的状态下,这样其实对于他们的未来是更加不好的。

(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

采取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家庭中的家长首先会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他们给幼儿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不会去强迫幼儿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幼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有着自己的决策权,对自己的事情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受到家长的强制。其次,家长会给幼儿足够的可以由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及空间,幼儿不会处于家长的监视下,而会得到家长的尊重,享有着自己的隐私权。接着,家长往往会和幼儿相处的像朋友一样,他们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独立性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很强,且喜欢与他人交往并具有责任感。

(三)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

现如今,独生子女是社会的常态,家长将自己唯一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无论幼儿要什么家长都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幼儿的所有行为在家长那都被视为正常的行为,有些很过分的行为也仅仅被当成是幼儿的任性,他们往往过于的纵容幼儿,这样的爱最后都会变得适得其反。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通常骄横跋扈,不知道关心别人,而只是单纯的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关心他,自私是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常态。

(四)放纵型家庭教养方式

家长对幼儿的行为虽然说不应该完全的进行控制,但是同样的完全的不对幼儿进行控制也是不可以的。家长放任幼儿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看电视的时间、出门玩耍的次数等,他们几乎不对幼儿提任何要求,只是一味的对幼儿的行为持放任的态度,很少会对幼儿的作为发火甚至是训斥幼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通常是不成熟的,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差,较为缺乏责任感,且往往做事情处于一种较为随性的状态下,不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作为做出负面的评价,过于的自我。

二、运用科学的教养方式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是幼儿的榜样,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方式直接的决定着幼儿的性格,所以,改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家长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家长爱自己孩子的表现,但过于的强求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家长在对幼儿的未来抱有期望的同时应该要注意对他们的各个方面都予以培养,不要过于重视智力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无论是性格、情感、品德、素质、为人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将其视为是与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很多家长在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们的一生做了规划,希望他们可以按自己的规划走,不要辜负自己对他们的期望。所以家长往往会对幼儿安排很多的课程,阻碍了幼儿自由自在、活力十足的成长,而是每天都像机器一样的不停的转动,一成不变且具有极大负担的生活为他们的性格奠定了一个不好的基础,在这种高强度的生活下他们没有办法像一个普通的幼儿一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而是处于一种提前长大的状态下。为了让幼儿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性格,家长应该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避免幼儿在自己的教养下,成为一个性格有缺陷的人。

(二)教导幼儿学会倾诉,开阔心胸,培养幼儿的宽容之心

性格外向的幼儿在遇到让他不愉快的事情时,往往会用发脾气、哭闹、摆臭脸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而性格内向的幼儿遇到让他感觉不愉快的事情时,往往只会自己放在心里生闷气而不会表现出来。这样就导致性格内向的幼儿和性格外向的幼儿即使遇到的是同一件事情,性格外向的幼儿宣泄出来以后很快就好了,性格内向的人却会因心心念念着这件事情而不断的受到折磨。性格内向的人因长期处于痛苦和忧虑之中且得不到家长的疏导,往往会造成他们的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若是幼儿的性格比较内向,家长就应该经常性的和他们谈心,通过不断的告诉他们很多事情是都可以告诉家长的,并且将自己心里的事情也和幼儿分享,让幼儿渐渐的敞开心扉而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你,让你帮助他解决。通过不断的努力让幼儿会将自己遇到的事情和你倾诉之后,还要从各个角度帮助他分析这件事情的本身,告诉他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并且教他们要学会宽容。

(三)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形象

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且家长和幼儿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因此家长往往会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幼儿面前应特别的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内容、语调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幼儿的细节。家长的素质通常决定了幼儿的素质,所以家长即使是为了幼儿也要不断的通过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高素质行为习惯给幼儿带来好的影响,并且可以经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和幼儿分享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应该学习的美德,这样将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希望幼儿做到的事情首先家长自己要做到,否则幼儿会产生一种“为什么家长都没有做到的事情要我做到”的心理,这样是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的。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三、总结

性格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幼儿时期又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文章对幼儿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下所会形成的性格进行了阐述,并且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出,还提出了使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家庭教养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希.浅析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245-246.

[2]王莉.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110-111.

[3]王欣辉.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之影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115.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探讨家园共育在实践中的影响因素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农村家庭环境对聋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