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耗散结构中的熵值理论看诗歌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
2016-02-02黄琼芳
黄琼芳
从耗散结构中的熵值理论看诗歌翻译中的相对不可译性
黄琼芳
[摘 要]论文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特别是翻译活动中熵值的变化,通过对一些实例的分析得出文学翻译中某些文本存在相对不可译性。
[关键词]耗散结构;熵;文学翻译;相对不可译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主要研究非平衡状态下宏观体系自组织现象,即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1],是20世纪60或70年代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创立的。
从耗散系统特征的角度来审视翻译活动,将增强对许多翻译的解释力,使译者更进一步认清翻译活动的本质。基于这一意义去看待文学翻译不可译的相对性,可以给予更加动态、发展、全面的观点去看待或描述翻译过程中对文本解释的可能性。
一、理论基础
(一)熵增加原理
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有进化,才能发展出新的有序结构,只有产生于开放的系统,足够的物流和能流才能保证系统的进化,一个被切断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生物体必将遵从“熵增加原理”,必然走向死亡。不平衡是有序之源,不稳定性是产生新结构的动力。在一个开放系统中, 通过外部催化和内部自催化,激发系统的相干性,完全可在外部无序性增大的同时,实现内部的有序化发展。熵问题的本质是从自组织、自成长的“增势”过程到自衰落、自死亡的“熵增”演化过程。
开放体系的熵变与孤立体系不同, 开放体系中[2],除了考虑体系内部的熵之外, 还必须考虑体系与外界熵的交换。即开放体系的总熵变为: dS= diS+ deS.
diS:由体系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变,叫熵产生。diS不可能为负( 熵增加原理);deS:体系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引入的熵变,叫熵流。可通过控制外界条件使它为正、为负或为零。如果deS〈0,且其绝对值足够大,就能在抵消体系的熵增加(diS〉 0) 后,使体系的总熵减少,从而使体系走向具有生机活力的耗散结构[3]。
(二)诗歌翻译
索绪尔认为,语言各项要素的价值由围绕着它的要素决定,要素之间对立与差别关系网络构成了一个系统,离开了该系统, 任何要素都无价值可言[4]。诗歌翻译旨在将原作的艺术境界传达给译文的读者,使这些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用一种审美的方式进行阅读。语言之所以可以激发读者的审美体验,与语言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读者的个人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因此,诗歌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为了能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艺术感受,译者就不得不参照译语环境,找到能够调动译文读者做审美阅读的语言手段。
二、研究论证
diS:由体系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变, 叫熵产生。diS不可能为负。在诗歌翻译中,译者通常追求‘意美、音美、形美’或者说“神形皆似”,“意美”或者说“形似”一般指的是字词、结构及作者对文本的实际翻译,是不可更改的,必须体现出来的,其必然会有的许多文本本来的限制是增加的熵;deS:体系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引入的熵变,叫熵流。
在诗歌翻译中,若体系内部要保持信息的保真则其diS值就会很大,在与外界体系发生作用时(原文的知识环境、译本的知识环境、译者背后的大环境等等。原文诗歌要保持的韵律与译文所要追求的韵律能否一致)追求diS的保真diS就会很大,而且deS中与外部系统的互动就会受到更多的限制,而且diS涉入过多的话deS很有可能也为正,就是增熵,是无意义的翻译。另一种情况就是deS为负但因diS限制过多其负值不足以抵消diS产生的正熵,dS的结果还是负,该翻译也无意义,该诗歌则相对不可译。但若放弃diS值过大的保真使其熵值很小的话也违背了忠实这一翻译原则。所以这类不可译是有相对的针对性的,对于一部分读者它也许是无意义的不可译,但对另一部分译文读者又确是有意义的可译,因而它们得出来的熵值是不同的。
三、实例论证
以南宋大文学家李清照的《乌江》两个较为著名的译本为例,原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王守义译[6]: when you are living , be heroic, even dead, stand tall among ghosts.I remember how general Xiang Yu killed himself rather than come back a failure.
王译把诗人的基本意图全表达出来了,但要知道此篇是首诗歌,属于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歌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上述译文几乎毫无诗歌的形式和韵律可言。
许渊冲译[7]:Be man of men when you’re alive, And soul of souls if you were dead.Think of Xiang Yu who’d not surviv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shed.
许译在韵脚上采取了abab,诗行也很对仗。特别是第一二句堪称经典,但为了追求韵脚对仗,后两行读起来并不是很流畅且与原诗想要表达的意思差异很大,特别是在气势上,由前两行的高亢如洪突然跌入谷底,丧失了原诗所有的意境和气势:秋风萧瑟,横刀立马,血染战袍,仰天长啸,威武不屈,跺跺脚地动山摇,吼一吼惊鬼泣神。[8]
分析:“诗歌的要求是把外语译成本国语,把诗译成诗”[9]。在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中,诗歌在格律、形式和接受美学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对追求完全理想状态的读者而言,该诗歌的任何译本都是无意义的,就追求韵律节奏感的诗人而言,王译得出来的属增熵,是无效的,因为虽追求信息的保真但语素在外部系统中相互作用,如译入语诗歌的常用韵律形式。再看第二个译本,因过于注重外部系统的运作,虽形式上套上了译入语的韵脚格式,但是文化背景和文本本来的信息有些丢失,气势上的落差导致行文并不很流畅。这么说来诗歌就是不可译的吗?换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译本对想要了解文化背景的初学者来说并无不妥,反倒能了解更多,第二个译本的韵律也是恰好在译入语中找到了一种对应。所以诗歌的不可译性是相对的。
[参考文献]
[1] [2] [3] NICOI.IS G.PRIGOGINE I.Exploring Complexity[M].New York:Freeman.1986.
[4]费尔迪南• 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153- 161.
[5]段晓静.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广泛应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64-67.
[6]王守义、约翰诺弗尔.唐宋诗词英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7]许渊冲,Song of the Immortals-An anthology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M].Beijing:New World Press, 1994.
[8]杨清波.李清照《乌江》七译对比研究[J].中国翻译,2014(04):79-81.
[9]丰华瞻.语言特点与诗的艺术[A].中西诗歌比较[M].三联书店,1986.
(责任编辑:斐然)
全文赏析: 活着时应作为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逃回江东。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采用的投降逃跑主义路线,彰显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5]。
[作者简介]黄琼芳,女,湖南芷江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理论(湖南长沙,410004)。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37-02
[基金项目]中国研究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项目编号:C-2015Y0403);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G2015B021);中南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5JG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