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6-02-02赵雅颉
赵雅颉
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赵雅颉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大学生是社会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决定着它能否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先进文化建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几千年的风霜洗礼后沉淀下来,凝结了人类的集体智慧,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当前,加强大学生的这方面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悠久历史的积淀,蕴藏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体系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所谓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1]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爱国的传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必然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弘扬爱国主义,发扬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树立为国家前途和命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勇气和决心。
2、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之一就是:集体主义。它为人们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趋向,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秉承集体主义观念,主张用“仁爱”的思想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并倡导他们在集体中应有的风雨同舟、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正确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并在集体中发挥他们的价值。
3、克己修身的自律精神教育
克己修身指的就是学会克制自己,加强自律,以达到修身养性,这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主要途径。在儒家看来,若想提升个人的身心修养,必须要做到“慎独”和“自省”。“慎独”是一种道德自律的精神,指的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做到严于律己,;“自省”即自我反省,一个人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观念,勇于进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够明确的辨别是非善恶。
4、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十分注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孔子在创建儒学时,就开始重视以“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顽强拼搏精神,如《论语》中指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者之将至云尔。”[2]《礼记•大学》提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易传》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思想,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理应具备这一高贵品质。
二、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
目前,我国高校中只有一小部分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而且课时较少,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课堂教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因此,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首先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教材,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在教学内容上,高校不仅要选取最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如儒学经典,先秦诸子的经典之作,还要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其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创新、突破,除了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还应该设置探究合作式学习,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不断丰富教学情景,通过播放音乐,图画展示、电影放映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激发情感,无形之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2、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首先,让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都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在校风、校训、校歌、校旗等方面都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使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各种场所都能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其次,要积极发挥高校的宣传作用,以积极向上的正面舆论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校报等方式广泛的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形中促使大学生对他们的接受、认可和赞同,从而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最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还要让大学生积极的参加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如: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或者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并领悟我们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也有利于他们做到知行统一。
3、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相应文化知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这一课程的教师理应全面的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深刻领会其蕴含的深刻涵义,这是教师上好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能够以身作则,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就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那些道德素质偏低的教师则不能承担这一教学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端正其教学态度,上这一课程的教师不应该只是以公共课的态度去对待,而是要将其作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以充满热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以提高教育的成效。只有以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和保障,才能确保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有序、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融合在人们周围的各种教育因素,间接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6]可见,环境对人思想状况和价值选择的影响是无形的,我们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保障。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它的各种方针政策,为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创造平台、提供条件。同时,大众传播媒介也要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积极发挥其传播信息的功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大力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当然,各界社会团体或公共部门要努力加强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迟成勇、吴锦旗.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3):62-6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3.
[3]礼记•大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673.
[4]周易•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4.
[5]张耀灿,陈万伯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1999.152.
(责任编辑:潇红)
[作者简介]赵雅颉,男,山西运城人,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山西临汾,041000)。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1-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