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视角对敦煌艺术研究的新洞见—评邝蓝岚新著《敦煌壁画乐舞》

2016-02-02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俗学乐舞壁画

张 多

民俗学视角对敦煌艺术研究的新洞见—评邝蓝岚新著《敦煌壁画乐舞》

张 多

敦煌学(Dunhuangology)作为一门国际显学,发端于1920年—1930年。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来自敦煌洞窟文献、文物研究的热潮,中国国内学术界开始认识敦煌学。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为陈垣先生所编《敦煌劫余录》所作的序中,阐述了“敦煌学”的概念。近百年来,敦煌学领域在大批中外一流学者的建设下,成就斐然。在这样厚重的学术积累之下,后学要想在此领域出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邝蓝岚(Lanlan Kuang)博士为美国华裔青年学者,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Department of Folklore and Ethnomusicology, IUB)①Ethnomusicology一词,邝蓝岚翻译为“音乐人类学”,但按照中国学界通行译法,常译为“民族音乐学”,本文采取后一种译法。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她的博士论文Staging the Cosmopolitan Nation: The Re-creation of the “Dunhuang Bihua Yuewu”, a Multifaceted Music, Dance, and Theatrical Drama from China (《盛世中国:中国多元化敦煌乐舞之重塑》)在美出版,同时出版了同名纪录片。邝蓝岚在硕士阶段受训于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她2004年完成的硕士论文As Time Unfold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Chinese Folk Song “Liuyeliu” through Intertextual Processes and Multimedia Representation就选取了中国山西宁武民歌作为田野研究对象。硕士毕业后,邝蓝岚因选取了敦煌壁画和乐舞艺术作为主攻研究领域,开始了长达八年对敦煌壁画、历史和乐舞的田野研究、访学和纪录片拍摄。

2016年,邝蓝岚在结合博士论文完成后四年时间的追踪研究,翻译并修订了英文版博士论文,以《敦煌壁画乐舞:“中国景观”在国际语境中的建构、传播与意义》的标题,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一、敦煌艺术研究的新视域

敦煌学研究虽然集中了国际上许多一流的学者和团队,但是由于涵盖范围广,具体的微观论题研究上仍有许多薄弱之处。邝蓝岚敏锐地看到,在基于敦煌壁画乐舞资源的现代创编、表演、传播方面,鲜有研究力量介入。作者将研究的领域框定在“敦煌表演艺术”,尤其关注将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相结合,将敦煌壁画乐舞表演视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系统分析,并且通过拍摄纪录片,亲身实践这种表演艺术传播与展示的过程。

邝蓝岚在经过长期田野作业之后,将敦煌壁画乐舞在现代语境、国际语境中的建构、传播归纳为“自我指涉性敦煌元元素系统”(self-referentail system of Dunhuang meta-elements),进一步简称为“敦煌元系统”

在中文修订版中,邝蓝岚进一步区分了敦煌元系统中的“展示性传播内容”和“隐性论述性内容”。“展示性传播内容”主要指敦煌壁画、雕塑中体现的乐舞服饰、造型、场景等直观视觉图景,以及根据遗迹图景发展出来的现代敦煌舞台美学。“隐性论述性内容”则是敦煌乐舞在哲学层面的诗学、审美和东方意象。在这样的研究思路下,作者跳脱出了敦煌壁画、雕塑、古代乐舞文献的释读与考证,将目光聚焦于现代中国古典舞“敦煌舞派”的艺术实践,从一个当下的田野现场,观察敦煌艺术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e)之后的艺术景观。

邝蓝岚重点跟踪调查了西北民族大学的高金荣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董锡玖教授。高金荣教授是古典舞重要流派敦煌舞派的创始人之一,她在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前身为舞蹈系、音乐舞蹈学院)深耕数十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舞蹈家,开创了学院派创编、传承、教学、科研、表演敦煌舞的模范样例。在西北民大,敦煌舞的表演、欣赏蔚然成风。敦煌艺术与蒙古、回、藏、维吾尔、裕固等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共同交织,塑造了西北民大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①笔者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对敦煌舞派的教学、表演、校园文化深有体会。西北民大多元文化的在高先生等一批甘肃艺术家的努力下,敦煌艺术的演艺产业也成为甘肃的文化品牌,《丝路花雨》《千手观音》等剧目还上升为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作品,在国际舞台上演。这是敦煌艺术在当代传承、传播的重要事实,但是以往的敦煌学研究并未充分关注敦煌艺术的当代生命力问题。邝蓝岚不仅跟随高金荣先生学习基本舞姿,还使用先进数码手段对敦煌舞的教学、表演进行非线性记录与呈现。这种参与观察、非线性摄录、访谈、文献与洞窟考察相结合的田野研究方式,保证了作者“从洞窟到舞台”的研究预设得以实现。

在邝蓝岚的研究中,关键的问题是分析现代敦煌舞的姿态、舞美、音乐、编导如何将壁画中的视觉资源转化为与敦煌壁画乐舞一脉相承的现代艺术景观。因此,她尝试借鉴音乐景观(soundscape)、表演理论(performance studies)、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民族音乐学、软实力理论、中国古典美学等多种理论视角,试图尽可能细致地分析从洞窟壁画到现代舞台的转化过程。这些理论方法深受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学术传统的影响,也是敦煌学研究在方法论层面上的一次尝试。

二、民俗学视角为敦煌艺术研究带来的新洞见

《敦煌壁画乐舞》是一部注重理论视角的著作,作者的学术训练背景主要继承了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的传统。该系是世界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镇,与中国民俗学界长期保持学术交流关系。当然,邝蓝岚著作所选取的理论方法不仅限于民俗学,兼有民族音乐学、人类学、传播学、艺术学、政治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但是限于笔者的专业背景,对其在民俗学理论方面的运用感受较深,因此本文将着重评论其民俗学理论的探索。

邝蓝岚在该著中使用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主要是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她力图在呈现、描写敦煌壁画乐舞在当代语境中表演、展示的过程中,注重“语境”因素对舞蹈语言交流产生的影响,十分注

校园文化环境,与敦煌文化本身的民族文化多元特征相吻合,而这一点也是邝蓝岚著作所强调的。意将研究本身作为一种交流框架,从而探究敦煌舞实践的意义。这一部分研究,将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所擅长的口头艺术研究,拓展到舞蹈和舞剧的研究中,较好地探索了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的理论张力。但这一部分研究仅仅是全书的一个分析环节,全书的主要脉络仍是要探究敦煌壁画乐舞的现代建构与传播,探究“中国景观”发生成立的机制。作者宏观的追求是要研究敦煌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性项目,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表演语境的转化,从而产生国际影响,塑造中国形象。

但正是这样的宏观追求与主要脉络,深深烙印了美国民俗学20世纪后半叶发生转变的学术思想。美国民俗学在20世纪前半叶一度盛行“历史-地理”和比较的方法,但其研究在20世纪后期逐渐偏向实践的研究,也即关注民俗个体、事件、行动、语境、当代建构和公共文化。口头艺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注意其与社会、文化政治、公共生活、战争、性别、商业、文化遗产等议题的联系。邝蓝岚在书中提到的几位民俗学家,如罗杰·吉奈里(Roger Janelli)、查尔斯·布里格斯(Charles L.Briggs)、芭芭拉·科申布莱特-吉布丽特(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等,都是十分注意将口头艺术、民俗文化、日常生活放置在特定语境中研究,注重对文化变迁、交流、传播与展示的追踪。

邝蓝岚的著作秉承美国民俗学、民族音乐学的研究特色,有效阐释了敦煌乐舞的建构历程,分析了从洞窟、壁画到舞台、剧目的文化景观形成机制。书中对现代敦煌舞姿态与壁画人物姿态创编关系的分析颇为精彩。邝蓝岚采访了董锡玖教授对舞姿的观点,梳理了前辈艺术家对“飞天”的舞台化实践,最后请高金荣教授为自己示范敦煌舞的基本姿态。这些“典型姿态”是高先生研究壁画人物,经过长期舞蹈实践总结出来的。为便于教学,高先生将这些姿态逐一命名,比如手部姿态的灵感多源于千手千眼观音像,有合掌式、平托式、佛手式、抱笙式等。进而邝蓝岚结合壁画与佛教文献分析了不同时期佛教壁画中的体态特征,同时也注意到南亚舞蹈、南传佛教艺术对敦煌舞姿态创作的影响。最后作者选取《千手观音》来分析这些舞蹈姿态如何被塑造成为舞台的景观。这种基于田野作业的研究,不仅体现了民俗学关注语境、关注传承个体的理论特色,也使得作者在敦煌壁画乐舞的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

民俗学理论对敦煌艺术研究最大的启示意义,在于倡导“朝向当下”的敦煌艺术研究,倡导实践的研究。当代民俗学理论注重文化传承、文化媒介等的视角,注重对个体、事件、语境、过程的实践研究,而这些对敦煌艺术的现代生命力而言无疑是重要的议题。邝蓝岚的著作较好地示范了如何进行敦煌艺术传承的当代研究,如何对壁画乐舞的创编和叙述进行研究。

三、多学科理论融汇的探索

该著作将不同领域的理论用于阐释敦煌壁画乐舞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地理概念在国际语境中的特殊位置,阐释敦煌壁画乐舞依附时空的诗性美学被激发重塑的过程。这些理论对敦煌学研究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其艺术内涵之深广,对研究者的广博与专精都有极高要求。邝蓝岚的研究大胆尝试多学科前沿理论与方法,无疑为敦煌艺术研究的理论创新做出了探索。

该著作在分析“敦煌元系统”概念时,主要运用了元理论、认知科学的思想与方法,在这基础上探讨作为软实力的“中国景观”如何得以建构。作者论述敦煌的语境重置问题主要借鉴人类学景观概念、艺术表演景观概念,细化了“中国景观”的具体细节分析。作者还积极借鉴民族音乐学、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来分析敦煌乐舞的表演实践。这些来自相邻学科领域的理论在阐释具体问题时都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也显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训练。

以表演理论为例,邝蓝岚区分了21世纪的四种表演研究范式:剧场表演学、人类表演学、口头表演学、社会表演学。作者重点介绍了理查德·鲍曼和戏剧家理查德·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的两种表演观。鲍曼的表演观注重交流(communication),倡导民俗学研究从事象(item)转向事件(event),最终指向民俗的实践。后来露丝·斯通(Ruth M.Stone)将这种表演观用于音乐表演的田野研究。谢克纳的表演观则是从戏剧出发的,他将舞台艺术从剧本排演的窠臼中解脱出来,重视环境戏剧实践中的语境塑造。他提出的人类表演学在戏剧学界影响深远。邝蓝岚抓住了两种表演观都重视交流的特征,致力于特定语境中的事件研究。虽然两种表演观有理论出发点的较大差异,但邝蓝岚基本做到了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就敦煌壁画乐舞本身的特点而言,壁画人物飘逸、飞升、灵动的特色十分突出。敦煌舞演绎飞天,正是将这一特点通过传统绸舞表现出来。邝蓝岚注意到了用绸舞表演飞天的早期历史,试图抓住敦煌壁画人物飘逸艺术特质,阐释从宗教壁画形象到舞台表演的美学过程。宗白华先生曾指出敦煌艺术“以人物为中心”是其独步中国艺术史之处,壁画彩塑人物“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人像的重点在于其克服了地心引力的飞舞旋律。敦煌之艺境全以音乐舞蹈为基调。①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1948年。收入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因此,将“乐舞”放置于敦煌人物艺术的整体风格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前提。邝蓝岚将这种艺术美学特征融入到对舞蹈家着力表现轻盈体态的分析中,揭示了“中国景观”建立的核心性艺术要素。

尽管该著作在多学科理论融合方面还需进一步打磨,但是瑕不掩瑜。这一著作不仅将民俗学、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一个新的领域,反过来推动了敦煌学研究朝向当下的进展。作者选取这一重大论题的勇气,多年来田野作业的辛苦,都使这一著作具备了启迪读者、提出问题、引领方向的特质。

(邝蓝岚:《敦煌壁画乐舞:“中国景观”在国际语境中的建构、传播与意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Kuang, Lanlan: Staging the Cosmopolitan Nation: The Re-creation of the “Dunhuang Bihua Yuewu”, a Multifaceted Music, Dance, and Theatrical Drama from China, ProQuest.UMI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2012.)

[责任编辑:王素珍]

K890

A

1008-7214(2016)05-0117-04

张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Dunhuang meta system)。在这个机制下,敦煌壁画乐舞作为一个元认知、元文化的有机体,从古老的洞窟中走出,在现代社会的舞台、媒介中焕发出生机,为世界展示了一个蕴意厚重的“中国景观”(Chinascape)。

猜你喜欢

民俗学乐舞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龟兹乐舞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壁画上的数学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北朝、隋唐壁画
总括*
《超越“20世纪民俗学”: 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序 言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